大秦:开局捡到八岁始皇帝
作者:猫熊是我 | 分类: | 字数:98.5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96章 视察泾阳,县令乐
第297章 视察泾阳,县令乐
泾阳县。
位于泾水之北,乃八百里秦川腹地。诗经有云:玁狁匪茹,整居焦获。侵镐及方,至于泾阳。
此地颇为重要,不少老秦人皆世居于此。所以沿路而行,能瞧见诸多秦人裹着黑色头巾,行色匆匆。虽然说曹秀并非是泾阳县令,他所作所为也确实影响到了邻县。毕竟他现在可是咸阳出了名的卷王,令其余县令是无比羞愧。也逼的这些人只能选择卷起来,要不然就会受到内史腾的责罚。
这其实就是所谓的鲶鱼效应,逼的他们只能选择内卷。沿路上能瞧见稀稀落落的茅房,还有隶臣隶妾推着粪车,然后用来沤肥施肥。
如今正值寒冬出现冻土,所以并不适合修路开垦荒地。不过倒是有些人正在修桥,还有不少人扛着木头哼哧哼哧的走着。
曹秀拉开帘布,正好瞧见丑夫乘坐牛车路过。旁边还跟着十来位壮汉,皆是神采奕奕相谈甚欢。
“欸,丑夫?”
“见过县君!”
丑夫连忙就要下车作揖,曹秀却是笑着挥手,“你们这是要来泾阳盘火炕?”
“正是。”
丑夫有些不太好意思的点了点头,而后认真道:“吾在泾阳也认识些勋贵,早早便定下让吾等来盘火炕火墙。其实大可找别人来做,可却信不过外人。为此还多花了两倍的价钱,就为了让我们来泾阳。就这牛车,也是他们派来的。”
“那挺好。”曹秀轻轻颔首,“本君还有要事,便先走了。”
“县君慢走!”
曹秀放下帘布,脸上也很得意。像周遭县现在也有盘火炕的,那都是考工室中的寺匠。只不过他们干活手艺明显差了些,经常会出现缝隙跑烟。毕竟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让木匠去干泥匠,明显不合适。况且丑夫等人盘了得有上百个火炕,技术是相当娴熟。当天到了就能开工,不出两天就能干好。主要还是手艺好,绝不拖泥带水。
另外就是曹秀大开方便之门,只要他们如实汇报消息,便会给他们开传,方便他们前往别的县干活。
“现在看来,泾阳也不错。”
乌倮眯着双眼,饶有兴趣道:“这可都有赖于曹君,所以方有今日转变。听说各县长吏皆被内史训斥过,让他们动动脑子效仿曹君所为。可在倮看来,他们不过是东施效颦罢了。想要效仿,需要有足够的财力支撑。更重要的是以身作则,爱民如子。可他们若待黔首太好,便相当于犯了民萌之罪。他们不敢,也不能如此。所以,注定此生都难以追上曹君。”
“咳咳,倮君谬赞。”曹秀尴尬一笑,而后便笑着道:“想不到倮君竟然也知晓韩非之言。”
“倮为商人,而倮最大的买家便是当今陛下。既是如此,自然要投其所好。倮听说陛下对韩非之言是无比推崇,所以是专门让人花费大价钱购买书册。每日翻阅苦读,也算是有些心得。也难怪陛下推崇韩非之言,重用李斯。”
“是啊……”
曹秀若有所思的点头。
乌倮能成为天下首富,自然也是有真本事的。最起码光靠以物换物溜须拍马,根本难以得到如今的成就地位。天下间的商人很多,可又有几人能与之相媲美?
……
二人在车中是相谈甚欢。
渐渐的,马车在夏侯婴的操控下停了下来。曹秀掀开门帘,便瞧见石亭内站着不少人。为首之人留着长须,着黑色锦衣。站在最前面,满脸都带着期待。当看见曹秀的马车后,更是激动的连忙走上前来。
“在下泾阳县令,乐。”
“曹君有礼了。”
曹秀也是连忙抬手回礼,“乐君有礼。只是这大冷天的,完全无需在外苦等。想必乐君也都听说,内史命吾兼任茶官长,眼下掌管各地茶坊茶叶。此次来泾阳,便是为了此事。”
“乐都知道。”
乐虽刚过而立之年,但看起来是颇为沧桑,甚至连鬓角都有着白霜。他是靠着军功,一步步晋升上来的。先前他就是内史腾帐下百将,在灭韩之战中表现突出。后来便留在颍川郡担任乡啬夫,因为治理地方不错,再加上叶腾担任内史正是用人之际,于是乎便将其调至泾阳为县令。
他这县令当了快有八年,至今都是兢兢业业从未犯下过错。但可惜能力有限,所以便一直在此位置干着。要是来年表现还不行,他这县令也就当到头了。
也真是如此,所以他对曹秀此次来访是无比重视。虽然说是为了茶叶茶坊而来,但要是能得其相助,没准就能增加些政绩,那他这县令职位也就能保住了。
“那秀也就不与乐君客套。”曹秀轻轻抬手,“想来乐君是早早就已准备好,知晓那茶树的具体位置,所以有劳乐君带路,秀今日先看看再说。”
“这是自然,这边走。”
乐是早早就已准备好,所以也直接是乘坐马车。曹秀让夏侯婴留下,主要是帮着喂马休息。而他自己则与乐同乘,至于乌倮自然是骑马而行。乌倮本就是胡人,八岁就能骑马疾驰。他最不喜欢的就是乘坐马车,总觉得太过颠簸。所以,他宁愿是骑马远行。
相较于曹秀奢靡的车架,乐的就有些不太够看了。拉扯的两匹老马还都是矮脚马,速度也慢的很。关键是车架内装饰都很简单粗陋,一看就知道是没怎么花钱,连张像样的兽皮都瞧不见。
“吾虽为县令,但实在是捉襟见肘。这马车简陋了些,还望曹君莫要见怪。”
“不碍事,都一样的。”
“吾其实有一事不明。”
“乐君直言便是。”
乐皱着眉头,“泾阳与栎阳并不相邻,按理说武功县会更近,为何曹君不去武功县,而是要来泾阳呢?莫非是内史对吾有些意见,所以令曹君来泾阳敲打?”
“不不不,这和内史毫无关系。”
曹秀尴尬的连连挥手,没曾想对方竟然会脑补成这样。他之所以会来泾阳,纯粹是因为后世泾阳茯茶极其出名,为此还有句俗语:自古岭北不植茶,唯有泾阳出砖茶!
试问,他怎能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