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星不熄
作者:清歌醉远 | 分类:科幻 | 字数:113.4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60章 生机再现
在大约25亿年前,地球和月球终于以行星系统的形式出现在了太阳系,而在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则遗留了大量的皓星裂解形成的碎片。
那些碎片有的被行星引力捕获,而更多碎片则一直在皓星轨道附近运行,他们偶尔相互撞击,构成了小行星带。
这个小行星带的存在,仿佛在提醒世人,要谨记曾经的悲惨历史。
而对于地月行星系统来说,在新的引力场环境下,更快的运行速度让地球结构一直处于调整当中,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地球上几乎每天都发生里氏10级以上的地震,板块运动频繁,地质结构极其不稳定,海啸和火山喷发不断。
另外,由于地球和月球调整了轨道,太阳系原有的引力场规律被打破,亿万年来一直畅行无阻的彗星和小行星,受到了地球和月球的引力干扰。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地球和月球面临着无数彗星和小行星的撞击,这样的结果是联合工作组所没有预料到的。
基于地球本身不断的地质灾害、外来小行星频繁撞击,还有氧气浓度不足等众多原因,定居三个星球的人类才没有选择返回地球生活。
灾害频发氧气不足的状况持续了几亿年,地球生存环境才有所好转。
直到20亿年前,地球逐渐变得安全并宜居,真正的地球时代才终于到来。
讲到这里,‘李不凡’停止了讲述,突然间,整个厨房里都安静了,三位听众仿佛还沉浸在‘李不凡’的故事当中。
‘李不凡’看着呆傻状态的三人,在他们眼前使劲晃晃手里的玉雕物件,喊道:“哎!哎!醒醒!”
陈晓如梦初醒,说道:“那我明白了,我就说嘛,如果月球是这样诞生的,那一系列问题就都迎刃而解。
比如月球为什么是扁的,比如为什么月球朝向地球一面的地壳比背向地球的一面薄很多,比如,月球的质心为什么是偏的等等。”
刘琳琳则用一只手支着下巴颏,用崇拜的口吻说道:“不凡哥,你知道的真多,你得病后完全变了一个人,我好崇拜你呀,要是没有陈晓的话,我估计我都会爱上你。”
单雷厉声说:“琳琳,注意形象,注意影响啊,反对个人盲目崇拜。”
‘李不凡’则笑而不语,突然,他加重语气狠叨叨地说:“该吃饺子了吧,你们倒是快包啊!”
三人齐声答道:“好嘞,您呐!”
午饭后,大家似乎意犹未尽,尤其是刘琳琳,根本没有要走的意思,她嗲嗲地说:“不凡哥,晚上想吃啥?我给你做,你再讲一段怎么样?”
‘李不凡’阴阳怪气地说:“哎呀,我困啊,现在想睡觉,至于晚上么,能吃到韭菜皮皮虾馅的饺子就爽了,我讲故事可以,但是喜欢听的人太少,我没心情讲。”
刘琳琳马上向着洗碗的单雷和陈晓厉声问道:“单雷,陈晓,你俩喜不喜欢听故事嘛,快说!”
二人马上答到:“喜欢,喜欢!又吃饺子又听故事,不喜欢,那纯属是脑子有病,和以前的‘李不凡’有什么两样?”
听到回答的‘李不凡’满脸得意,头杨得老高。
‘李不凡’有点困了,他讲故事的嗓门降低了不少,然而依然不影响故事的内容。
在皓星裂解后的很短时间里,两个大型星体上的生命都灭绝了,星球上每日只有地震、火山喷发和无休止的飓风。
氧气的含量逐年降低,原因很简单,裸露的地幔和地核里有大量的炙热岩浆,火山喷发也喷出大量岩浆,岩浆一边冷却,一边消耗大量氧气,岩浆中的化学物质和氧气反应,生成了大量的氧化物。
另外,在精确调整轨道的过程中,超大功率的质子推进发动机也消耗了大量氧气,所以,大气中的氧气浓度持续下降。
事实上,地质灾害、天体撞击、氧气浓度不足,这三者共同打消了人类返回地球的愿望。
在地球和月球变轨后,地球遭受了众多的彗星和小行星撞击,这本来是一次没有预见到的失误,没想到的是,正是这次失误,却让地球上的水含量开始大幅增加。
同时,某颗彗星或小行星给地球顺便送来了珍贵礼物,这些礼物就是看似不起眼的原始藻类植物——蓝藻和硅藻的祖先。
这些原始藻类植物在特定的地球环境、宇宙射线的共同作用下,逐渐进化为正常的藻类,这些藻类含有叶绿素,能够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氧气和能量。
自从藻类降临地球就开始大肆繁殖,并很快遍布所有的海洋和水体。
几百万年的时间里,地球上的氧气浓度提高到了30%。浓度已经超过了以前的皓星,这为人类的回归奠定了坚实基础。
然而,从25亿年前到20亿年前,地球接收了太多的含冰彗星撞击,地球上的水越来越多,整个星球都处在水的覆盖之下。
水面下,地壳和地幔也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改变。
由于小行星的撞击,月地之间的引力作用,促进了地球的板块运动,甚至造成了地幔的对流,这种地幔对流在产生地磁场的同时,也造成局部地壳凸起,终于在约20亿年前出现了众多小岛状的陆地。
又经过1亿年,那些小岛状陆地逐渐连片,地球上开始出现了最早的陆地——克拉通古大陆,其大小与现在的北美大陆相当。
地球上出现了陆地,按说,人类终于可以考虑返回了。
然而,由于地球和月球是三个星球共同开发的,三方存在共同开发协议。
所以,任何一方向地球派驻居民,必须征得另外两个星球的同意。
因为浑侗星球环境较为恶劣,所以,浑侗星球对于返回地球表现得最积极。
在浑侗星球的反复请求下,三方组成的星球返地联合工作组终于成立。
联合工作组进行了联合考察,测量了陆地面积,并对陆地进行了权属分配,三方再次签订了划界协定。
然而,由于路途遥远,协议签订后的200年后,浑侗星球的第一批居民才到达了地球。
令人吃惊的是,原来已确权的陆地面貌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之前所有的迁移预案和生存策略全都变得不切实际。
之前标定的陆地大部消失,新的陆地岛状涌现,岛上严重缺乏淡水,浑侗移民一时不知所措,面临无处栖身的窘境。
浑侗移民带来的植物种子和驯化的动物也没有足够的陆地可供种植或放养。
原来,在浑侗人迁徙的路途中,地幔的对流效应一直在持续,板块运动无时无刻不在进行,新生成的陆地一直在漂移,大陆的地质条件,包括形状和面积也一直在变迁。
来自浑侗星球的十几万名居民,要么选择返回浑侗星球,要么选择生活在地球的水世界里,他们陷入了两难。
千辛万苦来到地球的浑侗居民经过集体表决,毅然选择留在地球生活,归属浑侗人的陆地仅存几个不大的孤岛。
倔强的浑侗人,并没有退却,他们利用孤岛,构建水面村落,修建水上生活设施。
可是,长期在浑侗星球生活的居民们,严重缺乏水上生活经验,很多人甚至都不会游泳,在风浪、潮湿、高盐分等严苛的生存条件下,尤其在各种海洋真菌、细菌、病毒的联合攻击下,他们很快就败下阵来。
浑侗人的生存能力和免疫力完全无法适应,首批前来的十几万名居民,在坚持了几十年后,最终完全灭绝了,甚至没有返回浑侗星球的机会。
至此,第一次的地球回归计划以完全失败而悲壮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