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秦淮茹赖上我
作者:半场开香槟 | 分类:穿越 | 字数:57.5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42章 人口普查
没一会。
张主任就端着两碗白面走了出来。
“怎么不煎蛋?厨房有鸡蛋吧?”
“去,你不当家不知道财米贵,吃点白的都已经很好了,还煎蛋呢?”张主任白了赵羲彦一眼,“家里的鸡蛋都是有数的……这要是少了,看秦淮茹不找你麻烦。”
“不至于。”
赵羲彦摇摇头,“那把菜吃完吧,这秋老虎真是难受……”
“这个倒是可以,总不能浪费了不是?”
陈队长也顾不得烫,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
赵羲彦叼着烟,眯着眼睛看着两人,颇为感慨。
这年头,干部的生活好像也不怎么样啊。
“小赵,你们厂不肯放人。”张主任突然道。
“嗯?”
赵羲彦皱起了眉头。
“李为民说,你的档案被拿去部里审核了……所以不能给我们。”张主任冷笑道,“玩把戏玩到我们街道办来了,真有他们的。”
“嘿,看来他们还是没想放过我啊?”赵羲彦摇头道。
“真当他们能一手遮天了?”
陈队长轻笑道,“王主任找了你们人事部主任,又找了你们保卫科科长……再加上我联防办和街道办,给你重新做个档案,也就这么大个事。”
“少吹牛逼,你以为我是刚从乡下来啊?想做就能做的?”赵羲彦笑骂道,“不行就算了……反正我在家也挺好的。”
干部调任,为什么要先把“组织关系”弄过去,组织关系是什么?那就是个人的档案,尤其是干部的档案,除了经手人,一般人是拿不到的。
毕竟上面写了组织对个人的评价,除单位的一把手,几乎不会给任何人看。
“去你的,他有他的‘张良计’,我有我的‘过墙梯’。”
张主任冷笑着从口袋里掏出了一张纸,拍在了桌子上。
赵羲彦仔细一看,不由惊讶道,“好手段啊,借调?还是区里同意的?”
“不然你以为我为什么没吃早饭?”
张主任笑道,“我带着丁区长……亲自去了一趟轧钢厂,和你们张厂长聊了一个多小时,张志臣死活不同意,最后是我们丁区长让上级领导开口,这才办下来的。”
“厉害了。”赵羲彦拍手道。
“赵主任,现在你是街道办的副主任,你看要怎么开展工作?”张主任正色道。
“那当然是‘人口普查’。”赵羲彦笑道。
“人口普查?那是什么?”
张主任和陈队长都一脸错愕的看着他。
“人口普查,又叫‘全国人口普查’,人口普查……”
“你先等等,我记一下。”
张主任立刻掏出了纸笔。
陈队长也一口把面汤喝了后,抹了抹嘴,从衣服口袋里掏出了一个小本子和笔。
“用不着这么正式吧?”赵羲彦无奈道。
“要的要的,你接着说。”张主任急忙道。
“人口普查,需要很多部门参与,比如说联防办、统计局再加上街道办……人口普查最主要的执行机构,也就是我们街道办,毕竟没什么比我们更清楚一个街道的情况了不是?”
赵羲彦掏出烟,递了一根给陈队长。
“人口普查有什么好处?” 陈队长问道。
“当然有好处,我们国家有多少人,受教育的程度有多少,男女比例怎么样,职业该怎么分配,各行业占比多少,婚配死亡情况是怎么样,这些不止街道办,乃至于上面都应该知道。”
赵羲彦正色道,“往小了说是资源分配平均,往大了说是,可以让国家统一调配……不过这事需要全国统一联动,不是一个地方可以做的。”
“赵主任,你太厉害了。”
张主任双眼放光。
“这有什么厉害的?”
赵羲彦叹气道,“全国普查以后,以后要是有人犯了事……那他是什么地方的,去了哪里,社会关系是什么,一目了然,对于治安也很有好处。”
“嘶。”
陈队长倒吸一口凉气。
难怪人家年纪轻轻的能上部长,这眼界、这格局……真不是他能比拟的。
“我有一个要求……”赵羲彦轻声道。
“你说。”
张主任和陈队长立刻坐直了身体。
“别把我拿上去顶啊。”
赵羲彦无奈道,“我可以给你出主意……甚至可以帮你干工作,但你这个‘全国人口普查’不要写我的名字。”
“嘿,怎么一下胆子变小了?”王主任笑骂道。
“别来这套啊。”
赵羲彦撇嘴道,“我当个部长,都是腹背受敌……领导看我不顺眼,下面的人对我也不满,我又缺钱,何必去蹚浑水?”
“那倒是。”
张主任叹气道,“我家老头子说,你这样的人……出名太早,要是有人扶持,四十岁上个副部长都稳稳当当的。”
“还上副部长呢,你是想要是我死是吧?”赵羲彦笑骂道,“反正呢,我也就一个这样的要求……你报上去的时候,可以署名你和陈队长,反正这事和我没关系。”
“那怎么好意思呢?”陈队长搓了搓手。
“那写张主任一个人的名字就好了。”赵羲彦摊摊手。
“那可不行,压力怎么能给到张主任一个人呢。”陈队长义正言辞道。
“去你的。”
张主任笑骂道,“我在这当街道办主任的时候,你才刚退伍呢。”
“您是前辈,前辈……”陈队长讪讪道。
“做完人口普查呢,下一步做什么?”张主任看向了赵羲彦。
“你这未免也太自信了吧?”赵羲彦神色古怪,“你该不会以为人口普查做半个月就能做完吧?”
“那要多久?”张主任惊讶道。
“起码三个月到半年。”
赵羲彦叹气道,“这还是保守估计……毕竟上面可不会像我们讨论的这样,只要知道性别年龄就好了,需要知道的信息多着呢。”
“而且善后工作也麻烦的很……保守估计,起码要一年时间。”
“有什么善后工作?”陈队长惊讶道。
“比如说,我这屋子……赵山死了,你们找到了我,如果找不到呢?是不是不找了?当然不行,最少得个半年,找不到才充公不是?”
赵羲彦无奈道,“再比如,这屋子的后人去了外地,这屋子怎么处理,是协调当地对换一下,还是要人回来?这都是事,别把问题想简单了。”
从建国开始,到他那个时代,全国都只做了七次人口普查,这是为什么?难道是国家不想做吗?
不是,是做人口普查实在是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一般来说,十年一次是最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