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科技的大国航天
作者:729仓库管理员 | 分类: | 字数:104.3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二百零九章 世界天眼里!
从大漠戈壁之中的敦煌,继续向西上千公里,从塔里木盆地南端的昆仑山脉脚下穿过。
张星扬一行人,终于来到了这一行的最后一站,喀什。
“张总师,这一趟实在是太累人了。”
即使是身体比较好的周璇,在快要到达喀什的时候,都有些忍不住吐槽道。
张星扬伸了一个懒腰,浑身的骨头劈啪作响:
“回去的时候,咱们就可以坐飞机了。”
听到张星扬说出这个好消息,一行人都要激动地流泪了!
这一路实在是太辛苦了!
这年头的公路条件,那是谁走谁知道。
更何况,他们是开了将近三千公里的路程!
一行人之中,身体素质最好的张星扬都感觉自己的全身骨架要散开了。
更别提其他人了。
“早点忙完,我们就能够早点回去。”
他们这一次穿越这么远的路途,并不仅仅是为了给熔盐发电站选址,还要来到祖国的最西部,规划一座大型的雷达通信站。
这座雷达站,其实同样是探月计划的配套工程之一。
月球虽然相比较于其他的星球,距离我们更近一些,但是也有数十万公里的距离。
这么远的距离,即使是宇宙最快的电磁波,也会有一定的延迟。
延迟倒也还好,毕竟在初期我们并不特别需要通信的实时性。
但是另外一个问题,就有些让人无法忍受了。
那就是测控准确性。
要想探月卫星,能够准确地抵达月球轨道,对于信号的要求就很高了。
在月球入轨的时候,如果测控精度不到位,很容易发生偏差。
不仅仅可能需要消耗额外的燃料,减少卫星的使用寿命。
更有可能因为燃料不足的问题,导致卫星入轨失败。
这一点,实际上在各个国家进行月球探索的历史上,是非常常见的失败原因。
“要不你们先休息一下?”
张星扬看了看自己身边,似乎快要累垮的数人问道。
“不了,不了。”
周璇连忙摇头拒绝,他现在最想要的就是回去好好休息几天。
今天如果耽搁一天,那么后边还不知道要延迟几天才能够回去。
毕竟当地可不是每天都能够有回去的航班。
“你们呢?”
张星扬又问了问其他的几个人。
当然主要还是这里边的技术人员,负责张星扬安保工作的并不在这之内。
他从外表来看,似乎是一点事都没有。
“我们还是尽快开始工作吧!”
大家几乎都是不想要因为休息而耽误时间,纷纷要求直接开始工作。
“好吧,那么我们直接去吧。”
张星扬闻言也没有多说什么,既然大家的工作热情很高,那么他也不好打击大家的工作热情。
负责众人向导工作的,是当地一位年轻人。
“欢迎大家来到喀什!”
年轻人十分地热情。
在见到大家之后,就热情地和大家握手。
搞得在场不少人,都有些不好意思。
“我们这次要去的是一个乡里,可能会需要一点时间。”
年轻人的普通人说得很标准,如果不是深邃的眼窝和高鼻梁和大家并不相同,大家很可能将他认作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汉族小伙儿。
“不过也没有多远,一个多小时就到了。”
他开着车在前边给大家引路,众人则是坐着已经陪伴了数千公里的吉普车在后边跟着。
进入喀什地区,反而没有了之前常见的沙漠戈壁风光。
反而是大片大片的农田和果园,在道路两侧连绵不绝。
虽然已经是十月季节,但是依然能够看到大片大片的绿色,从远方的天际,一直绵延到眼前。
那些都是最近几十年防风治沙的成果之一。
“如果不是路上走的农人,容貌和我之前常见的不同,我还以为已经回到了家乡呢!”
看着道路两侧连绵的农田,周璇忍不住感慨道。
“喀什,自古以来就有人在这开垦定居,和其他地方没什么区别。”
张星扬一只手支在吉普车的车窗上,一边淡淡地说道。
在未来,因为星球天气控制系统的应用,这样的场景其实已经不多见了。
因为那时候,这里和江南也没有什么区别了。
虽然人类的工业伟力确实值得惊叹,但是这时候这种农田和沙漠戈壁交织的场景,也让张星扬感到别有一番韵味。
掏出自己随身携带的一部胶卷机。
张星扬在车辆行驶的间隙之中,拍下了一张照片。
照片之中,远处是高大笔直的杨树林,随着画面的拉近,是一片片的葡萄园。
在行驶了接近一个半小时之后,终于抵达了今天的目的地。
“不好意思,这里道路不太好走,身体都还好吧。”
负责向导工作的小伙子,从车上跳下来之后,有些抱歉地说道。
“没什么,我想大家这段时间应该都已经习惯了。”
第二百零九章 世界天眼里!
张星扬看了看众人之后,笑了笑说道。
在这之前的几天时间,他们几乎都是在走这样破烂不堪的道路。
实际上,这一段路,比他们之前走的还要好不少。
“这里就是预计建设雷达站的场地。”
年轻人指了指自己面前的一片空地,对着大家说道。
“目前已经做好了简单的三通一平工作,建设工作随时都能够开始。”
张星扬先是看了看这里四周的情况。
这里之前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不过水电都是通的。
当然,这些都不是重点。
重点是这里距离城市和大型工厂很远,周边也没有什么农田。
对于大型通信天线的建设来说,还是比较有利的。
因为这样的电磁波环境比较干净,不容易受到干扰。
“这里之前是做什么用的?”
张星扬摸了摸场地边上的一根水泥电线杆问道。
“这里之前,其实是个小型的过期弹药销毁场,所以这附近也就没什么人。”
年轻小伙笑了下之后说道:
“如果你们翻一翻这里的土,说不定还能够从土里找出没有被人带走的子弹壳。”
周璇闻言,用脚踢了几下自己面前的土地,没想到还真翻出来一枚弹壳。
“哟,竟然真的有弹壳!”
几人围绕着这片场地,认真地用随车携带的仪器,进行了几番测量之后。
确定,这里确实适合作为探月工程配套天线的建设地点。
“我们的十八米大型天线,总算是找到它的窝了!”
在探测完之后,张星扬有些松了口气地说道。
实际上,探月工程的天线有两个,都是十八米的大型天线。
只不过一个在东部,一个在西部。
几乎是在国家的东西两端,这也是出于扩大探月卫星的通信范围考虑。
——
“我们将要在这里,建立一座世界上最大的望远镜!”
“让我们能够,看尽浩瀚苍穹!”
戴着蓝白色安全帽的南仁东,指着眼前的连绵群山说道。
西南群山之中的喀斯特地貌,确实十分适合建设大口径的球面射电望远镜。
在八年之前,他就曾经提出来过建设“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在这之后的接近十年之间之中,他考察了一千多个洼地,跋涉了上万公里的里程。
终于找到了适合建设“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的地方,大窝凼!
刚刚从西北回来,身上还带着风沙味的张星扬,作为工程力学专家,也参与到了这项重要基础科学设施的技术论证之中。
众人目前站着的地方,还几乎是一片原始的丛林。
根本就没有道路。
几人来的时候,都是一点一点地爬上来的。
而这样的道路,自己眼前这位年近六十的老人,走了近十年的时间,形成遍布西南群山之间。
“这样的地方,工程建设难度很大,南老你要想好这一点。”
一旁随行的基础科学基金会的人,忍不住出言提醒道。
他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建设在这里,需要消耗的资金巨大。
其实这样的想法也是未可厚非的,毕竟这样大的工程建设,本身要花费的资金就已经很大了。
如今建在这个人迹罕至的地方,那要花的钱就更多了。
南仁东自然也是知道这一点,但是他也有自己的考量。
这里是他找了近十年才找到的好地方,无论是地理条件,还是电磁波条件,都十分适合建设“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甚至可以这么说,即使是再找十年的时间,南仁东也不觉得自己能够找到比这还要好的地方了。
“这里已经是我们能够找到最好的建设地点,如果想要未来的射电望远镜,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除了这里,我们的其他备选地点实际上都不是很理想。”
南仁东认真地向大家解释了一番,选择在这里的原因。
其实,从卫星地图上看,也能够发现这里真的是个十分理想的地点。
首先,它的地理位置就很好,东北距离平塘县城85公里,西南距离罗甸县城45公里,受到城市的电磁波影响很小,就有极为干净的电磁环境。
其次,大窝凼的地形也很适合建设大口径的射电望远镜,中间凹陷的区域可以很好的安置大型的射电望远镜。
控制球面方向的拉索装置,可以直接架设在四周围的山上。
“这下边,如果动工的话,应该要将水排干净吧?”
张星扬指了指下方的泥沼地说道。
作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这下边是一片片的小水潭。
“在动工之后,这下边都会被挖掉,然后打桩。”
一旁的土木工程专家,开始适时地给大家讲解建设的过程。
“其实工程的建设难度并不算是很大,最难的还是这里的环境。”
他一边说着,一边拍死了一只爬到自己手背上的虫子。
西南地区,从来多蚊虫。
这样恶劣的环境,即使是到了现如今的工业时代,也很难去进行改变。
“如果开工建设,那么要做好一定的防虫防痢疾的准备。”
“你们土木部分都算好的了,机电部分才难呢好吧!”
还没等他接着往下说,一旁负责项目机电部分的专家就说了起来。
“项目要求我们对30吨重的馈源舱,在140米的高空、206米的范围之内进行高精度控制。”
“甚至要求到了毫米级别!”
这样的庞然大物,这样的高精度,确实是难度很大。
张星扬忍不住在心中给他们点了一个赞。
“其实我们可以不用刚体支撑模式,而是采用柔索支撑的方式。”
张星扬在听了一会之后,发现他们似乎还没有考虑到他们在历史上采用的办法,于是出言提示到。
“张教授,仔细说说。”
张星扬仅仅是开了一个头,对面那人就好像是想到了什么一样,急忙说道。
“现如今的传统射电望远镜,都是将馈源舱和反射面采用相对固定的刚体支撑。”
“我们的大口径射电望远镜,显然没法采用这样的办法。”
“且不说这么大的东西,刚体支撑要多大的强度,就是转动起来,也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如果我们采用柔索,通过支撑塔,将它给撑起来,就没有那么多问题了。”
张星扬刚刚讲了大概的技术方向,对方就大声赞扬了起来:
“确实是个好办法,这样就连馈源舱的控制问题也能够一起解决!”
“依靠对拉索的控制,可以将馈源舱的控制精度大大提升!”
“张教授,不愧是力学专家,这么快就能够想到解决的办法。”
对方对着张星扬一顿彩虹屁。
不过张星扬也没有过多的谦虚,只是淡淡地笑了笑说道:
“这本就是我应该做的。”
对方在张星扬将目光放到下方的水坑之中时,开始小声地和自己身边的人,讨论起这一个技术路线。
张星扬随手丢下去一块石子,过了几秒钟时间,石子砸破水面的声音才传上来。
“高度大概在一百二十米。”
张星扬在心里默默地想。
看着眼前的大坑,他忽然想起了两句老话:
“鲲之大,一锅炖不下!”
“唯有天眼,一锅能炖鲲!”
想着想着,张星扬笑了起来。
“张教授,笑什么呢?”
“没什么,我想到一些好笑的事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