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黑科技的大国航天

作者:729仓库管理员 | 分类: | 字数:104.3万

第二百五十二章 亚轨道轰炸机!

书名:黑科技的大国航天 作者:729仓库管理员 字数:4444 更新时间:2024-11-02 13:58:09

“我们现在没有这样的全球部署性质的战略轰炸机需求吧?”

坐在老首长对面的张星扬,皱着眉头说道。

“还是说新一代战略轰炸机,又有了什么新想法?”

“老轰六,也确实是到了该换的时候。”

张星扬最后忍不住吐槽道。

如果评选出空军之中服役最久的主战装备,那么绝对非轰-6莫属。

自从59年第一架轰六原型机在哈飞下线,到最后一架轰六推出空军序列,超过一百年的时间。

堪称百年老将!

在上百年的改造历史之中,不断对轰六进行各种改造和加强。

从航电系统到内部设备布局,再到挂载武器,都是一变再变。

甚至在后期的改进之中,机体外形和发动机布局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导致,即使是将轰6-z放到图-16的设计师德米特里·马尔科夫眼前。

他也很难将自己面前的家伙认出来。

“新一代战略轰炸机,要面临的困难远远高于你之前接手的歼-20项目。”

老首长身体坐得笔直,好像一把利剑:

“我们目前也是向你征求意见,你觉得下一代轰炸机应该具备哪些性能?”

“全球打击的超远程战略轰炸机,只是大家在鹰酱空军基础上提出的一个想法。”

“具体怎么样,还是要看伱们这些技术专家的意见。”

作为歼-20的最终掌舵人,张星扬的意见份量,在高层的心里还是非常重的。

张星扬这时候也咂摸出一点味道了,想了想之后说道:

“武器的发展实际上还是为了国家的需求。”

“新一代战略轰炸机怎么发展,还是要考虑到日后我们要面对的战争情况。”

从来没有脱离实际情况而出现的武器。

“我们日后的战略重心,必然是在东海和南海两个海上方向。”

张星扬说完这些大前提之后,老首长点了点头表示认可。

这些稍微留意一些的人,都能够看出来。

“既然如此,那么我们的新一代战略轰炸机,最先要考虑的就是航程问题。”

航程对于国内的众多战斗机、轰炸机来说,其实都算是一个扎心的问题。

在另一条时间线,轰-6的航程问题一直到轰-6k和轰-6j换装发动机之后,才勉强解决。

最大起飞重量达到了95吨,最大航程达到了8000公里,理论最大作战半径达到了接近4000公里。

在张星扬所在时空中,盛京发动机研究所最近几年在发动机上取得了不少突破。

轰-6h和轰-6g都已经换装了新发动机,航程也已经达到了6500公里,最大作战半径3000公里。

如果搭配上即将完成研发的空射型远程高超音速反舰导弹。

最新的空射高超音速反舰导弹,射程在1800-2200公里之间。

已经能够对鹰酱的航母战斗群,产生致命威胁。

毕竟,一般的航母舰载机预警、拦截范围不过800公里,再远就超过航母的打击范围。

“目前的轰-6航程实在是太短了,前出第一岛链都有些勉强,更别提在跨越广阔的太平洋。”

“新一代战略轰炸机,在航程上最少要达到一万公里!”

“战略轰炸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要承担投掷核弹的战略任务!”

虽然核武器小型化已经是目前的趋势,战术核武器的更新也是越来越快。

但是只有战略核武器的块头,很难再缩小。

它们也基本上只有战略轰炸机能够投掷,这也是战略轰炸机名头由来的重要原因。

“出于核三位一体考虑,航程最好能达到公里,最少也在公里之上。”

老首长听到之后,挑了挑自己的眉头,不过也没多说什么,而是示意张星扬继续。

“其次,就是隐身能力。”

说到这,张星扬突然说起另外一件事:

“您应该之前也听说过,驾驶歼-20的战斗小组,在模拟空战之中,取得的成绩!”

“听说过,战损比是81:0!”

老首长面露严肃,这场空战着实让人惊讶。

因为交战双方,都不是易于之辈,红蓝双方都是空军的王牌部队。

但是,装备的差距有时候真的能够决定战场上的胜负。

即使红军拼尽了全力,甚至有飞行员主动牺牲自己当诱饵,但是依然没能打下一架歼-20!

“虽然这样说可能有些自夸自擂的成分,不过歼20的性能确实全面超越了我们之前装备的所有战斗机。”

张星扬笑了一下说道:

“在战后的分析之中,大家都认为对于战局影响最大的,就是雷达隐身性能。”

“双方的武器方面,其实没有差别,都是使用的霹雳-9d。”

“但是红军一直无法发现蓝军,只能够一直被牵着鼻子走。”

“这也说明,在今后的战争之中隐身性能的重要性。”

“我们的新一代战略轰炸机,也必然要采用隐身技术,才能够保证在完成突进过程之中,不被敌人的雷达发现。”

第二百五十二章 亚轨道轰炸机!

“否则就只能让我们的飞行员玩命了!”

张星扬知道不少后世的战例。

比如,飞行员们驾驶着非隐身的轰6-k,依然以超低空突破了航母战斗群的防线,以几乎贴身而过的方式在敌人航母上空飞过。

这样的飞行,对敌人的心理造成的震撼,是无比巨大的。

在轰-6k飞过的时候,几乎航母的性命都握在射击员的手里。

当然,这样的超低空飞行不是没有代价的。

海上超低空飞行的危险性自不必说。

轰六的初始条件,就决定了它并不能完成超低空跳伞逃生。

(根据《轰6飞机技术说明书》第七册,轰6的允许弹射表速不大于620公里/小时,座椅离机后3秒内人椅分离,两秒后打开救生伞包,5秒后降落伞张满。这加起来已经过去接近10秒时间,人早就掉到海里了。)

所以每一次超低空远程轰炸,对于飞行员来说都是在玩命,在阎王的生死簿上反复横跳!

“隐身设计对你们来说,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吧?”

“毕竟有了歼-20的隐身设计经验。”

老首长不解地说道。

“战斗机和轰炸机的隐身设计难度,不在同一个层面上。”

“就一个最简单的道理,轰炸机比战斗机大得多,想要达到同样的雷达反射面,轰炸机的结构设计和隐身材料都要更优秀。”

张星扬说完之后,看向对方定了定神之后继续说道:

“这才是两个比较重要的指标,其他的还有雷达、航电系统、挂载架、发动机等等。”

“我们完全是要从头设计一款全新的轰炸机,甚至连个参考目标都没有。”

“对我们来说,这样的轰炸机还需要较长的时间,来做各方面的研究。”

“所以现阶段,我们开发新一代战略轰炸机的条件,还不够成熟对吗?”

老首长沉默了一小会之后,才开口道。

“是。”

之后,办公室之内陷入了短暂的寂静。

两人都沉默着。

“其实,想要达到类似的打击效果,也不是只有战略轰炸机能够做到。”

过了几分钟之后,张星扬打破了办公室之中的寂静。

“哦?”

“还有什么武器,能达到这样的远程投送效果?”

老首长也被勾起了兴趣,“你别告诉我是要用远程弹道导弹。”

“远程弹道导弹的造价有些过高了,不适合用来作为常规打击。”

“不知道您老,对航天飞机了不了解?”张星扬问道。

“目前世界上,貌似也就鹰酱在用航天飞机,具体情况我还真不了解。”

“航天飞机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是可以作为武器存在的。”

张星扬抛出了一个,在这时候还比较新鲜的观点。

“如果将航天飞机看做是一个武器投放平台,搭载的卫星换做导弹,您认为会如何?”

老首长皱起了眉头,有些不确定地说道:

“能够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到达预定目标上空?”

“他们目前的技术,还做不到这一点。”

“不过有一点,您没说错,飞行速度将会很快。”

张星扬紧接着说出了研究院正在进行的一项研究。

“我们目前正在进行的煤油燃料火箭冲压组合循环发动机,就能够做到这一点。”

张星扬念出的这个专业名词有点复杂,老首长稍微思考了一会也没想明白,“这是个什么发动机,有什么厉害的地方吗?”

“目前的飞机发动机,无论是涡喷发动机还是涡扇发动机,都无法突破到高超音速,对于战斗机而言,3马赫就已经是高音速了。”

张星扬耐心地解释道:

“这对于想要快速打击来说,根本不够用!”

老首长略微思考说道:“那火箭发动机不是推力很大,速度很快吗?”

“我们的火箭、导弹,不都能达到10倍音速吗?”

“火箭的发动机,也有它的问题,您不是没见过,火箭发射的时候需要消耗多少的燃料,甚至还需要捆绑燃料箱。”

“燃料箱实在是太重、太浪费了!”

“导弹的发动机倒是很好,它们采用的冲压发动机一般都能够达到3马赫之上,想要达到高超音速,依然有一段路要走。”

张星扬笑了一下说道:“我们现在就是在走这段路!”

随后,张星扬详细讲解了一下发动机在火箭/亚燃、亚燃、超燃、火箭/超燃之间来回切换的概念和意义。

“能够在这几种模态之中切换,意味着我们的航天飞机,能够在亚轨道之上做到飞行、减速、打击、加速等等过程。”

“目前我们在热力喉道调节、超包线高效燃烧组织等关键技术上,都取得了突破,距离研发成功几乎只有一线之遥。”

“虽然发动机研制成功和亚轨道轰炸机研发完成,几乎是两码事。”

“但是作为核心的发动机成功,其他方面几乎是水到渠成!”

张星扬在技术方面确实有着足够的信誉,老首长也相信他肯定能够在不长的时间之内弄出来。

但是老首长依然对亚轨道轰炸机这种从未出现过的东西,抱有一定的疑虑。

老首长倒是不太在乎,这东西可能会打破不在轨道上部署武器的默契。

他最在乎的,还是对亚轨道轰炸机的战斗力。

“亚轨道飞行器,一次发射就可以在轨道上待命达到数百天,这就好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敌人的头顶!”

张星扬详细地说明了一下亚轨道轰炸机的优点。

“因为高空之中所要消耗的燃料实际上并不多,我们的火箭发动机能够以极小的消耗,就维持飞行器的轨道高度。”

这一点倒是吸引了老首长的注意力。

毕竟现如今的轰炸机,无论是谁,都还做不到这样的长时间待命。

如果让亚轨道轰炸机携带数枚远程弹道导弹,那么不就相当于在亚轨道上部署了一个发射井?!

“我们的亚轨道飞行器,按照设计最快能够达到18马赫的急速,虽然这样的速度只能够维持很短的时间,但也足够对全球任意地点完成打击!”

其实张星扬之前帮助他们完成的分导式洲际弹道导弹,也几乎能够达到这样的速度。

但是,洲际弹道导弹几乎只能够依靠导弹井发射,很难说能不能活过敌人的第一波打击。

而亚轨道轰炸机,几乎没有这样的烦恼。

亚轨道稀薄的大气,让冲击波几乎没有什么发挥的空间。

而各种射线的作用范围十分有限。

这些都导致,如果真的发生末日战争,亚轨道轰炸机的存活率其实会很高。

并且能够在战争开始的半个小时之内,就抵达敌人境内,完成第一波反击!

“这样做,是不是太危险了?”

老首长这时候也已经被张星扬带入到思考亚轨道轰炸机的实际问题中:

“如果发生事故,很可能会出现意料不到的情况。”

“这毕竟只是一个设想,如何更好的利用亚轨道飞行器,还是要我们去探索。”

“现在我们还没有解决发动机的问题,等我们正式开始研发的时候,可以认真想想如何解决事故处理的问题。”

无论是新一代战略轰炸机,还是亚轨道轰炸机,目前都还只是在起步阶段。

我们首先要解决的,还是有无的问题。

至于剩下的问题,可以等研制出来后慢慢去解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