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大明:穿越成皇子,我选择摆烂

作者:月河倒影 | 分类: | 字数:28.9万

第73章 方法

书名:大明:穿越成皇子,我选择摆烂 作者:月河倒影 字数:2215 更新时间:2024-10-30 02:35:19

朱樉这话,自然也是有他的道理。

这也是历史上即将会发生的事情。

在明朝后期,拖欠宗室弟子俸禄的案例比比皆是。

由于宗室弟子只有取了名字后才能领俸禄,朝廷甚至故意不给那些旁支弟子们取名字。

有些宗室子弟从生到死,甚至连个像样的名字都没有。

而且最惨的是,明朝的宗室弟子只能窝在家里吃闲饭。

他们既不能考功名,也不能上街干活,甚至连做点小买卖都不行。

没有俸禄,他们就要被活活饿死。

为了活下去,那些旁支弟子们是花招奇出,有些甚至故意上奏得罪皇帝,来换取吃牢饭的机会。

毕竟牢饭也是饭,吃牢饭总比饿死强不是么。

而且有些宗室弟子们为了活下去,甚至在地方上故意侵吞原本要交给朝廷的税收。

这也进一步加剧了地方上农民的负担,最终造成了民不聊生的悲惨画面。

可以说,明朝灭亡,也有这些宗室弟子的一份子。

朱元璋听见朱樉这话,也是沉沉的叹了口气。

他怎么也想不到,一个不起眼的政策,带来的祸患竟然会如此之大。

朱樉能预料到的事,朱元璋也不会想不到。

一想到最终这些宗室子弟会因为朝廷发不出俸禄而挣扎在温饱线上,朱元璋就心如刀割。

没想到自己的一番好意,终究是害了他们啊!

半晌,朱元璋才清了清嗓子道:“既然一个人生5个人太多了,那就规定一位王爷只能生3个孩子吧。”

“把这前提假设改一改,你们再算算。”

朱元璋想得很好。

既然一个人生5个负担不起,那每个人只要少生点不就完事了么。

少生点,也许国家就能负担得起了也说不定呢?

台阶下的几名算学博士闻言,也是立刻动起了手来。

很快,为首的一名算学博士就代替众人报出了答案:“假设第1代,每位藩王生3名孩子,25名藩王加起来一共生了75人,每人800两银子俸禄,一年就是6万两银子。”

“第2代,这75人又每人生3名孩子,一共就是225人,每人400两俸禄,一年就是9万两银子。”

“第3代,这225人又每人生3名孩子,一共就是675人,每人320两俸禄,一年就是21.6万两银子。”

“第4代,这675人又每人生3名孩子,一共就是2025人,每人240两俸禄,一年就是48.6万两银子。”

“第5代,这2025人又每人生3名孩子,一共就是6075人,每人160两俸禄,一年就是97.2万两银子。”

“第6代,这6075人又每人生3名孩子,一共就是人,每人160两俸禄,一年就是291.6万两银子。”

“第7代,这人又每人生3名孩子,一共就是人,每人160两俸禄,一年就是874.8万两银子......”

算到这,算学博士自己也不好意思说下去了。

好家伙,光是到第7代就又要花出去800万两银子了。

这一来二去的,情况不还是没变么。

早死60年和晚死60年,又有什么区别呢?

横竖都是死,还不如痛痛快快早点死来的舒坦。

朱元璋一听这话,也是有些愁眉不展:“既然如此,那每个藩王只能生2个孩子如何?”

此话一出,就连朱元璋自己也不禁失笑。

看来自己也是被这可怕的推论吓懵了,一时有些慌神了。

要知道在大明,多子多孙就意味着福气,就意味着有充足的劳动力。

就连那些连饭都吃不饱的落魄户,也会咬咬牙生个三四个孩子,盼望孩子能带领一家人改变命运。

要是一个藩王只能生2个孩子,那岂不是落魄的连乡野村夫都不如?

朱元璋一辈子风里来雨里去,可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变得连普通人都不如。

朱元璋叹了口气,朝众人道:“诸位,大家有什么好主意,都畅所欲言吧。”

“要是能有什么好办法,朕大大有赏!”

殿上的众臣闻言,也是一个个低下头,冥思苦想了起来。

一时之间,大殿之上寂静无声。

突然,朱允炆灵光一现,起身出列道:“陛下,我以为可以减少宗室旁支的俸禄。”

“让人少生孩子,实在是于礼不合。”

“但是稍微减少一些每个人的俸禄,却是很可行的啊。”

“人多了,每个人少吃一点不就完事了么。”

此话一出,一旁的方孝儒简直无力吐槽。

我的好皇太孙啊,这话怎么是您能说的啊?

这话其他人都能说,就您万万不能说。

上一秒您还在大谈特谈提高宗室俸禄,下一秒您就在义正严词的说削减宗室俸禄。

这种前后矛盾的话,就算是出自一名普通臣子之口,也会被嘲笑意志不坚。

更何况您可是大明皇朝的皇孙啊!

这种自相矛盾的话说出口,您的威信何在?!

这简直就是自掘坟墓。

朱允炆此话一出,大殿上顿时一片死一样的寂静。

半晌,才听朱樉发出了一声笑:“我的好侄子,怎么上一秒你还在说要提高宗室俸禄,下一秒你就说要削减宗室俸禄了?”

“你这究竟是想提高宗室俸禄呢,还是想降低宗室俸禄?”

此话一出,朱允炆瞬间闹了个大红脸。

这......这事他不是也没想到么。

尴尬的朱允炆,只能开口努力挽尊:“这不是此一时彼一时么,之前我是看宗室弟子生活艰辛,所以才想提高他们的俸禄。”

“现在我说降低宗室弟子的俸禄,是站在整个大明朝的立场上着想的。”

“这两者之间,其实并不矛盾。”

“所以我觉得,我提这个建议是正确的。”

“相信那些宗室弟子在知道我的良苦用心之后,一定会感激我的。”

然而朱樉闻言,却是毫不客气的指出了朱允炆话中的矛盾之处:“侄子,你这话可就不对了。”

“难道站在大明朝的立场上考虑问题,那些宗室弟子的降俸禄就不是降俸禄了吗?”

“无论如何,降俸禄就是降俸禄,拿到的钱少了,那些宗室弟子怎么可能会感恩戴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