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成了六个反派的后娘
作者:姜岁岁 | 分类:古言 | 字数:106.5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94章 秦老太被打,小四研究兵法
顾半夏心里一紧。
她在二十二世纪也见过不少因为高考没有考好,而对同学的羡慕转为嫉妒,从而做出杀人举动的学生,她只觉得那些人年少无知的冲动是导致悲剧发生的大部分原因。
可是面前这个人,五十多岁,在这个时代已经可以当爷爷。
竟然对这些足以当他儿子甚至是孙子的年轻人下如此毒手。
还真是人心险恶。
衙役把凶手送进了县衙。
并且让顾半夏一家人,还有受伤致死的童生的同窗一起去县衙指认,同时派去两个衙役,将死亡童生的尸体抬到县衙。
顾半夏抱回小六。
轻轻的摸了摸小六的小啾啾,“摸摸毛,吓不着。”
县衙
县太爷看到顾半夏,心里哭笑不得,每次遇上小娘子都得出事。
仵作检查了一下死者的伤口,确定匕首刺伤是致人死亡的唯一因素。
结合死者同窗的证词和顾半夏的证词,定下了凶手的死罪。
“哈哈哈——”
凶手在县衙上忽然癫狂,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力气,竟然挣脱开了身后压着他的两个衙役。
声音嘶哑着大声吼道,“时不待我,时不待我,时不待我啊!”
喊了三声。
他弓着身子一路快跑,撞上县衙之上的红色椽柱,顿时,鲜血迸溅如同泉涌,顾半夏立刻捂住小六和小耳朵的眼睛,“老大老三闭上眼睛。”
县太爷也被惊了一下。
等到反应过来,迅速指着已经瘫软在地的尸体,“拉下去!”
两名衙役上前。
一人抓住凶手的一只脚,像是拖死猪一样拖出了衙门。
回去看榜的路上
顾半夏依旧没有从刚才的事情中抽身出来,“老大老三,日后同同窗相处,切记心思不正,心胸狭隘,喜欢悲天悯人者万万不可深交。”
老大老三同时点点头,谨记娘亲的教诲,“娘,我们记下了。”
方才的去世童生,也狠狠的抨击了一下两个少年的心。
榜单前,只剩下了寥寥无几的人。
秦老大一家人赶着马车姗姗来迟,秦老婆子坐在最中间,一副老娘天下无敌的表情。
顾半夏继续去看有没有老三。
秦飒挠了挠后脑勺,“娘,你别看了。”
顾半夏一边看一边问道,“为什么啊?”
秦飒红着脸说道,“考试那一日,儿子没有做文章。”
顾半夏一愣:“……”
扭过头。
眼睛灼灼发亮,似乎一切小动作在她面前都会无处遁形,双手搭在秦飒的肩膀上,“告诉娘,你不做文章,你做了什么?”
老三低下头。
不太自然的说道,“我写了……打得满地爬,快寻祖师麻。铁脚威灵仙,砂糖加醋煎,一口咽入喉,鲠骨软如绵。宁得一把五加,金玉再多不拿,补肾祛风除湿,强身保健最佳。知母贝母款冬花,止咳化痰一把抓……都是娘教的顺口溜……①”
顾半夏一时之间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
她一只手拍了拍额头,“你这个家伙……”
算了算了。
老三志不在此。
能好好的坐在书院里读书识字就不错了。
顾半夏轻轻捏了捏老三的耳朵,“你啊你,不过还是要乖乖读书认字。”
秦飒连连点头。
这时候。
秦老大低声说道,“怎么没有大勇的名字呢?”
秦老太自信满满,“你肯定是漏了,这么多名字你慢慢看,咱们家大勇说了考的都会做的都对,咋还能没有呢,再看一遍!”
秦大嫂撇了一眼顾半夏。
故意提高声音,“是啊,咱家大勇天生就是读书的料,一个小小的童生不在话下,将来可是要考秀才考状元的人呢!”
顾半夏嗤笑。
方才她从头到尾找了一遍,的确是没有秦大勇的名字。
没有办法。
秦老大只能再从头找一遍,“呦!”
闻言。
老太婆和秦大嫂纷纷开心的围上去,“是不是找到咱们家大勇了啊?我瞅瞅是哪几个字。”
秦老大憨憨一笑,“不是大勇,是老三家的小易,小易考上童生了,真厉害。”
秦易微微一笑,礼貌而疏离的说道,“谢大伯。”
啪啪——
两巴掌同时落在秦老大的后背上,“找咱家孩子,你没事找小贱种做什么?!”
魏宗元安排送顾半夏回去的小厮牵着马车过来,“小娘子,我们家大公子说今日由我跟着你们,你们眼下是要在府县逛还是要回家啊?”
顾半夏道,“我买点糕点就回,我们家几个宝宝都爱吃芙蓉斋的糕点。”
一家人上了马车。
还听到身后气急败坏的声音:
“这是怎么回事啊?怎么可能没有我们家大勇。”
“娘,你说是不是把咱们家大勇给落下了?”
“指定是这样,咱得找个地方讨回公道。”
“娘,那咱们得去哪儿?”
“去……去县衙!”
“好!”
秦老婆子和秦大嫂此时此刻就像两只发疯的野猫,她们觉得秦易都能考上童生,他们家大勇肯定考得比秦易好啊,大勇身体比秦易壮,身量比秦易高,脸盘子都比秦易大,脑子指定比秦易更好使才对。
婆媳气势汹汹的准备去县衙。
秦老大偷偷拉住儿子,“你跟爹说实话,你真的觉得自己的文章做的很好?”
秦大勇心虚,可这时候要是说不好,奶奶和娘就得打死他,他抿着大厚嘴唇子点点头,“嗯,我是第一个做完的呢!”
到时候就算说他做的不好,也没事。
反正他一直说的是,自己是第一个做完的,从来没有说过自己是做得最好的。
秦大勇为自己的小聪明沾沾自喜。
从芙蓉斋回来。
顾半夏特意嘱咐小厮从县衙门口走。
路过县衙门口,顾半夏掀开窗帘,就看到秦老婆子和秦大嫂被扔到地上,两人趴在地上不敢动,屁股上都是血,想必是挨了板子。
围观群众高声阔论。
“这是咋了?”
“嗨!这对婆媳俩今日忽然击鼓鸣冤,说是她们家孩子的童子试成绩被人打了低分,他们家孩子是第一个做完的,就应该是做的最好的,县太爷就调来了他们家孩子的文章,你知道她家孩子做的文章是啥不?”
“哎呦喂,你就别卖关子了,快说吧,我这心痒痒啊。”
“咳咳咳,我家院子里有一棵桂花树,小时不知,便问大人,阿爷说这是一棵桂花树,阿奶说这是一棵桂花树,爹说这是一棵桂花树,娘说这是一棵桂花树,二叔说这是一棵桂花树,二婶说这是一棵桂花树,四叔说…(此处省略七大姑八大姨说)…哦,原来这真的是一棵桂花树啊,桂花树好香好香,可以做桂花饼,我一顿能吃十个饼,啊,甚是幸福。”
“哈哈哈,笑死我了。”
“这还没完呢,他奶奶和他娘还夸写的好嘞,非说没考中是里面有猫腻,胡搅蛮缠,最后让县太爷赏了十大板,打的半死。”
马车上,几个孩子笑的肚子疼。
顾半夏也忍俊不禁。
一家人开开心心的回了镇上,把两个崽儿送到书院,书院这会儿才接到消息,这批童子试,除了秦易,还有一个十四岁的少年考取了童生。
院正开心不已,奖励了两个小少年一块松烟墨。
回到堂上,秦易发现,秦大勇和唐钧都没有来。
宅院
顾半夏推开门,看见小四和沈沉头对着头,坐在地上叽叽咕咕。
十分专心致志,连有人进来都没发觉。
她走过去。
往地上看了一眼。
嗬!
竟然是一本兵书。
“咳咳咳。”
“娘!你回来啦,我和沈舅舅钻研兵书呢,他好笨。”
沈沉:“……”
顾半夏笑着问道,“小五呢?”
小四随口回答,“小五去给兰花姨帮忙卖凤爪和卤味了,兰花姨开给小五工钱的。”
——————
①出自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