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成了六个反派的后娘
作者:姜岁岁 | 分类:古言 | 字数:106.5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77章 拉下去,砍了吧
沈沉自己搬着小板凳坐下来。
自己给自己倒了一杯茶水。
刚要开口。
青竹先生忽然过来,在外面敲了敲门,问道,“沈沉,你要不要玩捉迷藏?”
沈沉连忙说,“你们先玩,我等会就到。”
顾半夏:“……”
青竹先生哦了一声,很快两人就听到了脚步离开的声音。
沈沉喝了口水,这才继续说道,“怎么形容呢?其实现在大周朝总体来说,也就当今圣上这一个派系,因为先太子和三皇子早就不在人世了,四皇子又是个吃喝玩乐不顶事的,现在被封了个闲散王爷,每日朝都不上,街头柳巷花天酒地,所以当今圣上位子坐得稳稳的。
现在朝廷里所谓的派系,也不过是文武百官之间的明争暗斗,大体局面现在已经形成,太师首辅这些官员只要不犯特大错,位置绝对是稳稳当当,可是呢,这其中就有一个变数,这个变数便是九千岁。
为什么说九千岁是变数呢?他只是一个太监,却能达到和首辅平起平坐的位置,而且,他在当今圣上面前的发言权,远远比其他的文武百官要重,恨他的是真恨他,但是亲他的也是真亲他。
这就导致,朝廷中以喜不喜欢九千岁为标准分成了三派,一派是以首辅大人为首厌九派,一派是以黄太师和我爹为首爱咋咋地的派,还有一派是以兵部侍郎为首亲九派,这派人很少。”
顾半夏轻轻的点点头。
原来如此。
也就是说太师是不站队的。
顾半夏又问沈沉,“黄太师和太师夫人,夫妻俩为人如何?”
她可不想千里迢迢去了京城,却因为没有保住母子二人,被黄太师暗戳戳的搞死了。
冤枉不冤枉呀!
沈沉拍着胸脯说道,“姐,你放心,黄太师绝对是个好的,他们夫妻俩乐善好施,和我爹也有些交情的。”
顾半夏手指轻轻的敲击着桌面。
缓缓颔首。
沈沉迫不及待的问道,“姐,你还有什么要问的吗?”
顾半夏暂时摇摇头。
沈沉端起杯子。
把剩下的水吨吨吨的喝完,“那我出去和青竹他们玩儿了。”
顾半夏看着沈沉急匆匆的跑出去的身影,头疼的按了按脑门。
要是被沈将军知道他家小儿子被小四小五带成了这样子……
嗐!
顾半夏去找了小耳朵。
她一直猜测这几个孩子的身份非同一般,去不去京城,还是要询问一下小耳朵的意见。
如果她们担心会被人认出,那顾半夏肯定不会带他们去京城,她顶多自己跟着太师夫人去给太师小姐接了生,就回来。
听顾半夏说完事情的来龙去脉。
小耳朵沉默了一盏茶的时间,“娘,我想去。”
顾半夏笑着摸了摸小耳朵的脑袋,“好的,娘知道了。”
小耳朵鼓起勇气,好奇的问,“娘,你不问我为什么吗?”
顾半夏笑着看着大女儿,“时机成熟了,你自然会主动说的,既然你没主动说,就说明时机尚未成熟,娘便不问。”
小耳朵眼睛湿湿的看着顾半夏。
顾半夏有一下没一下地顺着她的头发,“每个人都有秘密,娘也有秘密,这是正常的,不要有心理压力,既然我会带你们去京城,无论如何我都能保护住你们。”
小耳朵一下子扑进顾半夏的怀里,声音闷闷的说,“娘,你真好。”
顾半夏微微一笑。
抱住秦珥,拍了拍她的后背,“什么时候跟小六一样小了?”
秦珥笑起来。
既然决定了前往京城,就得着手开始安排这边的事了。
第二天一大早。
顾半夏先去客栈里告诉了太师夫人自己的决定,太师夫人高兴极了。
不过顾半夏要了半个月的时间,来安排盐水村清风镇这边的事宜。
太师夫人满口答应下来。
别说半个月。
就算一个月两个月,只要最后的结果是小娘子能跟自己一起去京城,那也值了。
顾半夏的本意是让太师夫人先回去的,不过太师夫人却留下来看顾半夏的安排。
甚至还和顾半夏一起跑了一趟盐水村。
盐水村
顾半夏说明了来意。
村长媳妇儿和朱小苗他们都依依不舍地看着顾半夏。
村长媳妇儿眼睛湿乎乎的说道,“怎么突然就打算跑那么老远啊?咱们清风镇多好,盐水村多好啊,你说说你咋想不开非要去天子脚下?”
朱小苗也说道,“怎么决定的这么突然?”
顾半夏也没说别的,只道是,“老大这不是去了京城学习么,他小小年纪一个人在京城,我实在是不大放心,你们放心吧,这可是我的老家,等到什么时候老大金榜题名了,未来不用担心了,我就再回来,天天跟你们坐一起唠嗑。”
大家都破涕为笑,“半夏,你得记住你说的话啊!”
顾半夏爽朗的一笑,“这是肯定的。”
又找到了大掌柜陈有才,算是把盐水村这个摊子完全的托付给了陈有才。
陈有才受宠若惊,保证一定会好好的经营制药坊,努力为顾半夏多赚银子。
看着顾半夏一个人一个人的有条不紊的交代。
一直跟在顾半夏身边的太师夫人忍不住的点头,她太喜欢这个丫头了,完全是活出了她年轻时候向往的样子,做事雷厉风行美若天仙却又英姿飒爽。
之后。
顾半夏一个人去了老秦家的祖坟。
轻车熟路地找到了秦老三的墓地。
把带的香和纸拿出来。
在墓地前烧上一烧,“我要带着你几个崽崽去京城了,要是你在天有灵,就保佑几个崽崽们全部顺遂吧,你要是不保佑,以后逢年过节的就没人给你烧纸了,你自己掂量着办……”
此时此刻的千岁府——
一袭暗红色里衣,一手撑着脑袋,一手握着手炉,假寐的九千岁冷不丁打了一个喷嚏。
扑通扑通,像下饺子似的,在旁伺候的一众人分别跪地。
九千岁狭长邪肆的眸子依次扫过众人,哑着嗓音问,“今日地龙是谁烧的?”
一个小太监战战巍巍的伏地,“是……是……小人……”
吓得说话都不利落了。
九千岁敛下眼眸,冷嗤,“抬头。”
小太监涕泪纵横地抬起头。
九千岁只扫了一眸,目光一厉,便惫懒的眯起眼,“拉下去,砍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