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穿书后,成了六个反派的后娘

作者:姜岁岁 | 分类:古言 | 字数:106.5万

第324章 先皇后宫(2)

书名:穿书后,成了六个反派的后娘 作者:姜岁岁 字数:2242 更新时间:2025-02-02 02:03:01

大皇子正是当今皇上,生母是当今太后,原本只是惠妃身边的一个小宫女,勾引了皇上,被惠妃找借口打入了辛者库,后来大皇子六岁的时候,惠妃无子,逐渐失去恩宠,这才想到了把小宫女母子俩接了出来。

从一个碌碌无为的小宫女一路爬到当今太后的位置也是有本事的。

二皇子正是先太子,生母便是先帝唯一的皇后,只是皇后娘娘英年早逝,在小太子四五岁的时候就因病逝世,小太子只好养在了皇贵妃的名下。

三皇子正是皇贵妃的儿子,兄弟俩从小感情甚好,三皇子文学造诣甚高,却因为违背先皇的旨意,娶了一位医女,一直被先皇刻意冷落。

还有四皇子,四皇子是皇帝最小的儿子,如今年龄也便十七八岁,被当今皇上封了一个闲散王爷,整日寻花问柳,饮酒做对,倒是也过得逍遥自在。

时间线拉回到当年。

当年的太子辅佐皇帝,勤政爱民,口碑极佳,众大臣纷纷对太子殿下不吝夸奖,加之对于先皇后的追念感情,也让皇帝更加喜爱这个儿子。

后来。

先皇不知为何突然沉迷上了炼丹,他始终相信天底上有一种长生不老丹药,派遣了不知多少臣子去帮他五湖四海寻药。

也尝试吃了不少丹药,没有长生不老,倒是把自己的身体吃坏了,生了一场大病,眼看着身体越来越差,遍访名医也无济于事。

一天不如一天。

后来。

不知什么样的机缘巧合之下,有大臣向皇上举荐了一位道人,据传闻这位道人,明阴阳,懂八卦,知奇门,晓遁甲,有病乱投医,皇帝立刻亲自接见。

那人见了皇帝的第一面,只是看了看皇帝的面相,就说皇帝如此是有小人作祟,他在宫里闭关三天,寻出幕后作怪之人的方位。

而方位指向的位置正是东宫。

皇帝大怒。

立刻派御林军前去搜东宫。

令所有人都没想到的,御林军却真的在东宫之中搜寻到了巫蛊之物,甚至还搜寻出了一件龙袍,皇上顿时龙颜大怒,立刻下旨将太子押入大牢。

第二日的朝堂之上,因为三皇子替太子求情,皇帝株连,顿时也将三皇子下狱。

两皇子在大牢里被关押了足足一个月。

皇上不闻不问。

在道人“仙丹”的作用下,皇帝的身体越发强健,每日整个人都给人一种容光焕发的感觉。

他越发相信自己之前患病就是因为太子诅咒自己早死。

甚至突然之间就对太子起了杀心。

那些拥护太子的臣子们得知消息,纷纷结队而行,在乾清宫门口,长跪不起。

多人的劝说,让皇上终于隐隐约约有了改变主意的迹象。

可这时候。

皇上身体却更差了。

他再次找来道人,道人再次闭关,矛头依旧指向太子,说是太子及其党羽们要拥护太子登基,将皇上抬入太上皇的位置。

皇上一听这还了得。

他还没有死!

就巴不得尊他为太上皇了。

皇帝一气之下就病倒了,在病榻上传出来了一道圣旨,将太子一家三皇子一家,以及替太子和三皇子求情的臣子们全家,通通格杀勿论,一个都不留。

圣旨一下。

朝堂震荡。

如此恶毒,所以有人怀疑这张圣旨并不是皇帝亲自拟的,然而,皇帝被抬出乾清宫,亲自承认圣旨之意是他心意。

御林军却只能依旨行事。

因为圣旨来的太过于突然,所有人都没有任何的防备,加上又是深更半夜颁的圣旨。

御林军闯到东宫。

东宫里所有人几乎都没来得及反抗,就已经被夺了性命。

一家一家的杀。

一个一个的杀。

整个京城血流成河。

用伏尸百万,流血千里来形容,也不为过。

之后。

皇帝的病越来越严重,在他生命中的最后一次上朝中,宣布立了大皇子为太子,当天晚上就驾崩了,大皇子当了一天的太子后,直接继位成了皇帝。

说完之后。

沈沉长吁了一口气,“当年,那天晚上,我们家也是一晚没睡,我爹一个人坐在院子里,我当年年纪小,却能明白他的挣扎,反正从那晚以后,我爹几乎再也没有上过朝,自请永久镇守边疆。”

青竹先生捏起拳头,“果然与我听闻的分差不多。”

顾半夏问沈沉,“当年太子和三皇子家里可有孩子?”

沈沉想了想。

点了点头,“我只知道太子妃有一女儿,三皇子家应该是有一个儿子,不过满门抄斩,肯定一个活口都不留的。”

顾半夏抿了抿唇,“我知道了。”

顾半夏又问,“当今国姓是什么?”

沈沉:“凤。”

顾半夏沉默下来。

东宫巫蛊政变是她听过的第二次,上一次还是前来京城的路上,在客栈里听店小二说的。

和沈沉说的相比,店小二说的颇有些以讹传讹的特点,把这件事情神化了不少。

反而沈沉娓娓道来的叙述,让顾半夏更觉得可以信任。

太子的女儿,三皇子的儿子……

顾半夏的面前浮现出了几个崽崽的小脸蛋。

若是论年龄,怕是老大老二老三都有可能。

沈沉拖着腮帮问道,“姐,你还有什么想问的吗?”

顾半夏摇了摇头,“暂时没有了。”

沈沉哦了一声,“那我先去找小六玩了。”

青竹也急忙跟着跑了出去。

顾半夏:“……”

她觉得是时候问一问孩子们了。

原本想着等孩子们什么时候想说的时候,主动告诉自己,但是现在看起来,她必须要知道事情的真相以后,再决定自己的下一步该怎么走。

如果事情真的是她想象中的那样……

到底是铤而走险的留下来,还是保全家人回到老家?

顾半夏喝了口茶水。

茶水已经冰凉。

顺着喉咙流下去。

之后。

顾半夏从房间里走了出去,就看到院子一角,小耳朵在给菜苗儿浇水。

顾半夏走了过去,“哎呦,都长那么高了。”

小耳朵扭过身。

冲着顾半夏笑了笑,说道,“娘,沈沉驮着小六出去了。”

顾半夏嗯了一声,“小耳朵你过来,娘有几句话想要问问你。”

秦珥哦了一声。

放下手里的葫芦瓢。

跟着顾半夏走到院子里的石桌前,坐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