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成了六个反派的后娘
作者:姜岁岁 | 分类:古言 | 字数:106.5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377章 不忠不孝,不仁不义
有些平日里就对九千岁阿谀奉承的大臣,此时此刻赶紧小声提醒。
“千岁爷,现在可不是胡闹的时候,赶紧跪下啊。”
也是万万没有想到,在今天这个场合,九千岁竟然还敢如此的嚣张放肆。
这个是一年一度的国祭。
这般的放纵。
怕是连命都不想要了。
九千岁一边笑着,一边穿越重重跪着的人群,直挺挺的站在了高台之下。
他抬起头。
仰望着站在高台上的人。
最终——
对于王权的追逐还是胜过了一切。
不得不说,他真将自己的野心彻底的隐藏住,差点就连九千岁都骗了。
皇上垂眸。
俯瞰九千岁。
此时此刻那人就在他的脚下,像是被他踩在脚下一般。
皇上轻声问道,“秦爱卿,所谓何事?”
九千岁仰头。
轻轻的叹息一声,“皇上,您可真是演的一出好戏啊。”
皇上眼睛里闪过一抹阴鸷,“朕不明白爱卿的意思。”
此时此刻。
首辅大人也慢悠悠的走到了九千岁旁边。
两人向来是朝廷中的死对头。
如今站在一起。
倒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首辅大人做了个揖,“皇上,既如此,那便不要遮掩了,将太后娘娘所行之事,一并昭告天下吧。”
说完。
不看皇帝的脸色,首辅大人转过身,面对着文武百官。
声色俱厉的控诉道,“当今太后,在为先帝的服孝期间,便和一男子有了肌肤之亲,这男子也不是别人,正是当年为先帝炼丹的道士,更甚者,前不久,太后娘娘还怀了这人的孩子。”
众人哗然。
太后娘娘踉跄了两步,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上。
皇帝的目光中波诡云谲,没有人猜测出他在想什么。
首辅大人依旧直言说道,“身为太后娘娘,其罪可诛。”
话音落下。
首辅大人跪在地上。
脊背挺直。
大声说道,“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太后娘娘不守妇道,作恶多端,理应五马分尸受车裂之刑,还请皇上不要为亲情所蒙蔽,可以秉公执法,给先皇一个交代,给祖宗一个交代——”
平日里跟着首辅大人的都是一群忠臣。
良言逆耳利于行。
他们觉得首辅大人说的对,纷纷拥护首辅大人。
皇帝放在龙袍下的双手不自觉地握成双拳。
他深吸一口气。
眼神都没有给旁边跪在地上的太后娘娘一眼。
就做了决定说,“傅爱卿言之有理,国祭结束,朕会拟旨将太后娘娘送到大理寺,接受大周律例的审判。”
太后娘娘缓缓的闭上了眼睛。
两行泪瞬间溢出来。
她应该开心的。
她儿子终于成了一个君王,摒弃了君王所不需要的感情。
可是为什么……
心里还是难受的紧。
她一只手按着自己的胸口,认命一般的说道,“皇帝千古,罪人知罪。”
皇上微微抬手。
示意太监把太后娘娘拉下去。
就在这时。
九千岁忽然抬起手拍了拍,嘲讽的说道,“皇帝可真是演的一出好戏啊,不去舞乐坊唱戏,真是瞎了这块料。”
皇帝目光阴鸷不定。
但是他知道眼下不是和九千岁硬碰硬的时候。
皇帝笑着,像往常一样儒雅,“爱卿,今日国祭,吉时已到,所以……”
皇帝话音未落。
不远处。
一个小小的身影,捧着牌位前来。
她缓缓的朝着这边走着。
穿了一身缟素。
白的有些晃人的眼神。
皇帝倏地愣住。
他眼睁睁的看着远方的小姑娘距离自己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而小姑娘的身后,还跟着几个孩子,手里纷纷捧着牌位,同样的一身白。
皇帝有些坐不住了,“来人,把她们拉下去,拉下去!”
守在周围的御林军是皇帝的人。
此时纷纷要出兵。
唰唰的声音是剑出鞘的。
可就在这时。
淳于烈突然出现。
淳于烈带来的狼厥官兵,将御林军团团围住。
皇帝沉沉一笑,“你以为我就从未防备过你吗?淳于烈?”
话音还没有落下。
皇帝大喊一声,“沈家军何在?!”
沈老将军出现。
他身后跟着成千上万的沈家军,将淳于烈带来的狼厥人里三层外三层的围住。
皇帝一挥衣袍,狠厉大喊,“杀无赦——”
三方鼎立。
里外是一伙。
基本上将狼厥人包圈。
就在皇帝以为狼厥会全军覆没之时——
九千岁拍了拍手,“可以出来了。”
沈大公子一身矫健的轻功从天而降。
沈老将军眯了眯眸子,“沈沉,何意?”
沈沉拿出虎符,“虎符在此。”
老将军一愣。
立刻摸了摸自己的胸口,“沈沉!你盗取我虎符!”
沈沉不理会。
落在九千岁身边,举起虎符,“沈家军听令——”
“在——”
声势浩大,惊天动地。
沈沉眼眶里充斥着极重的红血丝,眼珠几乎要爆裂。
他大吼,“今日,必当竭尽全力保护先太子先三皇子遗孤,保护九千岁首辅大人等为先太子翻案之忠臣,万死不辞。”
“是——”
老将军咬牙切齿,“沈沉,你疯了!”
沈沉充耳不闻。
他同九千岁和首辅大人一起,面对着皇帝,“狗皇帝,今日就是你的忌日。”
事情发展到这里。
文武百官还是一头雾水。
九千岁做什么似乎都正常。
可现在站在九千岁身边的,竟然是首辅大人和沈家最稳重的大公子。
这到底是发生什么事情了?
小耳朵上前。
一边走一边说,“我父亲是先太子凤九霄,我是父亲唯一的遗孤凤绮罗,父亲受小人陷害,含冤而死,尸骨未寒,我等被小人追杀,不得已躲进穷乡僻壤,蓄锐养威,为的就是有朝一日将真相昭告天下,以告慰父亲在天之灵,告慰我整个东宫几百口人的在天之灵,告慰那日血洗京城,成千上万口人的在天之灵——”
九千岁:“手段残忍,铲除异己,陷害忠良,自私自利,此为不仁——”
首辅大人:“戕害手足,残杀无辜,断后绝子,人伦不容,此为不义——”
沈大公子:“身为臣子,诟病先皇,欺上瞒下,手段腌臜,此为不忠——”
顾半夏:“身为皇子,算计皇上,东窗事发,推母顶罪,此为不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