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魏
作者:老周不庄 | 分类:历史 | 字数:110.3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89章 弱者处处皆破绽
王濬攻克历阳的时间约等于行军的时间。
濡须、羡溪接连失守之后,江北的吴军已有惊弓之鸟,历阳守将潘翥一听说魏军赶来,生怕后路被魏军骑兵截断,根本不敢应战,匆匆撤退,连对方究竟来了多少人都没来得及搞清楚。
到了江边,上了船,潘翥才收到消息,魏军步骑不过万人,想攻下历阳并不容易,这才后悔莫及。
事已至此,也没其他办法,只好在战报上花点心思,将魏军兵力说成数万人。
究竟几万,不清楚。
刚刚接管牛渚的诸葛恪收到潘翥不战而走的消息,勃然大怒,派人到江上拦截,要将潘翥斩首。结果他的命令还没出大营,潘翥知道牛渚大营换了主将,二话不说,直接赶往建业。
一天后,诸葛恪收到了朱据的文书。
朱据委婉的解释了一下,说历阳地势平坦,利于魏军骑兵作战,不利于吴军,已经在朝廷准备放弃的范围以内,只是没来得及通知诸葛恪云云。
总之,潘翥没受到什么实质性的处罚,就这么算了。
诸葛恪很生气,却又底气不足,只能作罢。
历阳易手,王濬第一时间加固城防,又派骑兵到江边巡视,搞得诸葛恪想派人打探情况都束手束脚。朱据的解释虽然有掩饰之意,但理由还是成立的。历阳周围地势平坦,缺少成建制骑兵的吴军根本无法与魏军对阵,少量的骑兵上岸,危险极大。
但王濬轻取历阳,也提醒了江东君臣。
江北的防线守不住了,不让也得让。
魏国国力恢复,不会再容忍吴军在江北设防。以吴军眼下的军心、士气,想守住所有的防线是不现实的,只会给魏国各个击破的机会。
与其如此,不如集中兵力,守住几个要害。
比如江陵。
孙和与朱据、孙弘等人商量后,决定放弃江北诸屯,并尽快送质,完成与魏国的谈判。
这时,有人提出,孙和的儿子年龄太小,不如送弟弟。
提议者虽然没有明说,但意思却很明白,干脆把鲁王孙霸送过去当人质算了。
这个建议被朱据否决了。
他也想把孙霸送走,但孙和、孙霸争嫡的事动静太大,魏国也一清二楚。送孙霸过去,明显是借刀杀人,根本没有诚意可言,魏国不可能答应。
再者,万一魏国顺水推舟,接收了孙霸,然后转手就支持孙霸争立怎么办?
这是个馊主意,不能用。
反复商量后,这个人选落在了孙和的四弟孙奋身上。
孙奋今年二十岁,刚成年,与孙和的关系一直很好。他的母亲仲姬身份不高,赤乌六年被孙和的母亲王夫人迁出宫,赶到豫章居住。当时年幼的孙奋留在宫里,孙和担心他的安全,多有照顾,兄弟俩的感情反而比较好,有如一母所生。
送孙奋为质,足以表示孙和的诚意。
除此之外,孙奋的母亲仲姬本姓仲长氏,是山阳郡高平人,与魏司徒桓范的妻子同族。
虽然两个人都已经过世,但山阳仲长氏在魏国朝堂上有一定的影响力,也能照顾孙奋。
孙奋的妻子袁氏则是袁术的孙女,袁耀的女儿。汝南袁氏虽然败了,但在中原还有不小的影响力,也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怎么看,孙奋都是一个不错的人选。
除此之外,孙和又下达了一系列的命令,去三公九卿之类的官职,改用王国的官职名称,那些遥领的州郡也一律罢免,尤其是在魏国境内的。
孙和的这些命令下得很直接,很粗暴。
他就是要激起吴国文武的愤怒,好让他们认清现实。
再不团结起来,吴国亡了,你们也没什么好结果。现在只是虚名受损,将来可就是实利不保了。
——
孙和的爽快出乎曹芳意料,谈判的进程陡然加速。
协约还没签定之前,陆抗就撤离了沙洲,返回柴桑。
紧接着,屯守广陵的镇北将军孙越也撤了。临走之前,还将公廨打扫得干干净净。
腊月二十三,质子孙奋到达东兴堤。
曹芳原本没打算见他。
一个质子而已,有什么好见的。
蒋济知道消息后,特地让孙子蒋凯求见,讲述了孙奋的母亲出身,以及与桓范亡妻的关系,建议曹芳礼遇孙奋。一来以示人主之恩,二来对孙和施加压力。
如果孙和将来不听话,可以利用孙奋来代替孙和。
孙和的母亲王夫人是南阳人,羊衜等南阳人坚定的支持孙和,和王夫人有一定的关系。要想从内部瓦解孙吴,可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
弱者处处皆破绽,孙奋就是孙和的破绽之一,正用反用都可以。
曹芳知道,蒋济病得只剩一口气,不可能知道这么多。这肯定是有人将消息通报给了他,请他出面。当然,蒋济应该是赞同这一点的,否则也不会答应。
既然如此,就当给蒋济一个面子。
曹芳接见了孙奋。
一见面,曹芳就意识到孙和为什么要送孙奋为质了。
孙奋不仅年龄和他相仿,仪表堂堂,而且性格活泼,非常健谈。虽然身为质子,却一点也不拘束,是那种天生的自来熟。
更重要的是,这人没什么心眼,有点傻乎乎的天真。
简单点说,这是一个极佳的玩伴,甚至是宠臣。
大概孙和觉得他从小长于深宫,没有玩伴,所以给他送了一个过来。
除此之外,孙奋还有两个外挂,一个是他已故的母亲仲姬,一个是他的妻子袁氏。
两人都出身中原大族,亲朋故旧是少不了的。
只是蒋济只知道孙奋的母亲仲姬,却不知道孙奋的妻子袁氏。
曹芳也没说什么,只是让张华去打听,究竟是谁在背后传话。请人办事,还给人挖坑,这种人太歹毒了,绝对不能留在身边。
曹芳和孙奋聊得很愉快,不动声色的摸了一下江东的情况。
既然孙和将孙奋送来了,他没有理由不充分利用,要不然也对不起蒋济的建议。
孙奋毫不防备之心,有问必答,恨不得将自己知道的全部告诉曹芳,倒是省了曹芳不少事。
接见结束后,等在外面的张俨、李衡第一时间向孙奋打听接见的情况。
孙奋很兴奋,大赞魏国天子平易近人,简直比兄长孙和还要可亲,然后将见面的经过一一说来。
他还没说完,张俨、李衡就互相看了一眼,后悔得肠子都青了。
孙和这是哪根筋搭错了,送这么没心没肺的弟弟来做人质?
有这样的人在魏主身边,江东还有秘密吗?
事已至此,也不能反悔,只能期望孙奋知道的有限。
毕竟是久居宫中的皇子,又没有参与任何军政事务,了解的信息应该不会太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