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穿越复国:王子只想种田

作者:青红蛮蛮鸟 | 分类:历史 | 字数:45.9万

第64章 面对父母

书名:穿越复国:王子只想种田 作者:青红蛮蛮鸟 字数:3430 更新时间:2024-11-16 11:14:03

姚琳对于算计自己的父亲非常积极,当然她觉得自己是在为父亲谋取福利。

虞城到齐邑十来里路,她半个时辰就到了。

齐邑就是姚齐在虞国的封地,在虞城的北边,有千余人,既是虞国最大的外邑,也是虞国在北边的屏障。

既可见虞侯姚思对弟弟的信任,也可见姚齐的勇武。

说到勇武这个特点,有必要简单介绍一下舜帝的武德充沛。

舜帝被称为“中华道德文化的鼻祖”,《史记》所载:“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

但大家千万不要认为舜帝仅仅是通过以身作则、说教等这些文绉绉的方式来传播道德的。

其实舜帝是相当的武德充沛,不然在这种原始的部落时代,很难作为部落联盟的首领。

两个故事说明一下舜帝的武德。

第一个故事是象耕鸟耘。

传说舜帝在历山种田时,有大象为他耕地,后人说是“圣德感召”。

这种说法我们也不能否定,但是总觉有点玄乎。

但如果说是舜帝驯服了大象为他干农活是不是更容易接受一些?

武德不充沛,能够驯服大象吗?

第二故事是执干戚舞。

舜帝时蛮族有苗常常挑衅,大禹要去征讨,舜帝没有同意,他采取了持干戚跳舞的方式,蛮族有苗见了之后,就臣服了。

多么容易啊,跳支舞蛮族就臣服了,又是一个“圣德感召”的典型。

但是我们要知道能战方能止战,更要知道干戚舞是什么。

所谓干戚是两种兵器,盾牌和大斧,历史和神话中另一位和干戚有关的人物我们都知道:刑天舞干戚。

“执干戚舞”常被体育史和武术史学者视为武术套路的早期形式,是武术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标志。

大家现在知道舜帝的干戚舞是多么的武德充沛了吧,为什么蛮族马上就臣服了吧。

仁者必有勇,文为体,武为用,这样才能形成清晰立体的华夏道德文化鼻祖形象。

所以,姚齐的勇武其实是有家族传承的。

这种传承之下,让他将十来岁的儿子姚恭留在身边,而将女儿姚琳送到虞城去了。

姚琳回家时,姚齐正好带人去周边巡视了。

姚恭已经有十多天没有见到姐姐了,他不怪姐姐在虞城玩耍没有带自己,因为父亲已经说过原因了。

对姚琳的突然回家,姚恭既开心又诧异,更惊喜的是姐姐还给自己带了礼物。

三个精致的竹编当然让姚恭大开眼界,不过一对硕大的鹿角更让他啧啧称奇,羡慕不已。

在姚恭满是崇拜的眼神中,姚琳又手舞足蹈地讲了一遍自己在纶邑愉快而又勇猛的狩猎过程。

果然家才是心灵最好的归宿啊。

姚恭拿过鹿角比划了一下,问道:“姐姐,这么说你的狩猎生涯算是在纶邑开张了啊?”

姚琳赏了弟弟一个爆栗道:“我上次还在虞城猎到一只兔子!”

姚恭摸了摸头,嘿然道:“我知道,那不是兔子撞树上了吗?这头鹿听起来可不一样。”

姚琳一阵无语,其实是一样的。

姚恭见姐姐不说话,叹了口气道:“姐姐你既然回来,肯定知道为什么爹让你去虞城也不催你回来。”

“这些时又是忙春耕,又是忙巡视,打猎的距离又太远,倒是好久没有好好打猎了,等过些时情况明朗了,我也要去纶邑跟着康哥玩几天。”

凡是人口聚集的地方,野兽就会相对少一些,因此在齐邑想要打猎,要向外围前进很远。

纶邑本来人口就不多,活动范围有限,之前又被狼群驱赶了不少食草动物过来,自然狩猎要方便得多。

姚琳心疼弟弟,越发觉得自己用秫米和纶邑做交换的正确,温声道:“姐姐本来不知道寒浞这件事,还跟康哥他们说好明天送一头猎物来呢。”

明明是件好事,语气中却带着惋惜之意,姐弟情深的姚恭自然听得出来,笑着说道:“是不是姐姐答应的还礼是粮食,现在知道不好办了,担心失信于人?”

“姐姐,不用担心,等会儿父侯回来,我就闹着说要吃肉,让父亲送粮食到纶邑去换!”

姚琳讪讪一笑,感觉已经被姚恭看穿,可是他还是站在自己这边,于是将狼牙吊坠从脖子上摘下来,戴在姚恭脖子上,温声道:“也别让老爹太为难,不是还有1000多斤秫米啊,先送过去再说,康哥也不会介意的。”

姚恭眨了眨眼睛,笑着说道:“好的!”

姚齐回到家中,看到小棉袄姚琳回来了,心里还是很开心的。

他听到女儿咋咋呼呼地叮嘱了自己一番,心里正在高兴,接着又听到女儿抱怨齐邑的肉没有纶邑多,没意思。

看着女儿气鼓鼓地回虞城,儿子又开始提议去纶邑换肉吃,姚齐就知道这两个小东西在算计自己。

姚齐轻嗤一声,心道:换就换呗,有话直说不会吗?跟自己的老子还打哈哈。

杜康这次来虞城可谓收获满满,除了基本解决了粮种的问题,最让他陶醉的是姚瑶伏在他背上留下的香甜气息和柔软感觉。

这让他一路都脚步轻快,心里想着要是这次就将姚瑶背回纶邑多好啊。

当他再次路过“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水塘时,他想起了穿越前的那个早晨村口的荷塘。

晨风吹拂,朝阳冉冉,片片荷叶挨挨挤挤的,密不透风,成了一片绿的世界。

那里荷花应该已经快开了,绿的世界会点缀无数的红色、粉色和白色,然后结出无数香甜可口的莲子。

看来得抽空把这些莲藕都移到纶邑的沼泽和水塘中去,到了明年姚瑶一定会喜欢的。

杜康又不由得想起了前世的母亲,脑海中浮现的却是这一世的杜母的形象。

其实二人在容貌和对杜康的爱没有差别,但是显然在某些方面差别很大,比如气场,比如权谋宫斗。

杜康很想将在纶邑收获的烦恼说给杜母听,她一定能够帮自己分析出事情的原因。

一般来说,“很想”就是“不会”。

因为杜母屡次撮合自己和姚琳了,而且听起来把握十足。

他不想因为姚友和萧晨的一些行为造成杜母对姚瑶的误会和偏见。

很多事情难就难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婆媳关系复杂他虽然没有经历过,但也是早有耳闻的。

就是当年奶奶和母亲的关系也并不是一开始就那么和谐的。

既然现在种粮的问题解决了,回去就将寒浇讨伐封国导致的一系列事情如实说了,然后就说是姚瑶和姚友一起想办法为纶邑解决了粮种的问题,没必要节外生枝。

巧媳妇两头瞒,不会错的。

毕竟上午耽误的时间太多,杜康回到纶邑已经是未时了,二黄跑出来迎接了他。

不用说世俞带着大家和大黄一起去狩猎。

哪怕纶邑的肉发出的臭味越来越浓了,他们依旧热爱打猎而不喜欢耕种。

杜康无奈地叹了口气,看来另一个计划也要快点落地了。

唯一让他欣慰的是留守人员陶七在编织承重颇大的箩筐,这些都是为耕种准备的。

杜母看到儿子回来,自然高兴,又见他提着一囊箭枝,笑着说道:“我当琳琳粗心大意呢,看来这把弓倒是送给你了,这孩子有心了。”

杜康感慨这位母亲的老辣,真的是洞若观火,回应道:“我初时也是不知,后来才知道这是姚瑶和姚琳两人算计姚友,将这把良弓带到纶邑,故意落下的。”

杜母不置可否地点点头,淡淡说道:“你耽误了一夜才回,进来说话吧。”

杜康刚刚在心头涌起的将一切疑惑尽数告知杜母的想法,又被压下了。

因为杜母听到姚瑶的名字后,没有任何夸奖和感谢的表示。

杜康喝了一大口水,如实说了虞国的情况后,笑着说道:“阿妈,你也知道,我一向不务农事,多亏了姚瑶和姚友想了这么个法子,才给我们拨了两三千斤秫米做粮种。”

杜母冷笑一声说道:“我儿是个实在人,你不务农事,难道我不通国事吗?”

“当年大夏和寒浞交战,也未曾说土地也不播种了。纶邑不是虞国的土地吗?”

“我看要么是姚友无能,要么是有人在为难你,你倒是觉得多亏了他们。”

杜康觉得自己真的是个小白,连姚琳和姚瑶的小小计谋都看不透,怎么可能瞒过杜母呢?

但是他还是打算瞒着,因为“他们”两个字分明把姚瑶带进去了。

杜康笑道:“想来还是因为我不务农事,故而对我耕种不放心吧。”

杜母温声道:“你在想法子,为娘是看得到的,放手去做就是了。你说要4000多斤粮种,还有差额怎么办?”

杜康又将姚瑶的豆子和姚琳的秫米说了一遍。

杜母颔首笑道:“琳琳这个法子倒是不错,顾全了大家的面子,这孩子倒有这份心思。”

“放心,明天多派些人过去,姚齐那边不会有问题的。”

“世俞今天就应该有收获,让他明天一早就带人过去,什么都不告诉他,送过去就行了。”

有了杜母肯定的判断,杜康再无疑虑,但是他依旧很失望:杜母只字未提姚瑶。

对于这个和自己前世母亲一模一样的母亲,杜康是有着别样情怀的。

他希望自己的爱情和婚姻能够得到她的祝福。

他很想亲口问一句:“阿妈,你是不喜欢姚瑶吗?”

他和姚瑶的婚事已经在虞国受到阻力了,杜母的反应让他没有信心得到想要的答案。

杜康用略带消沉的声音说道:“阿妈,还有一件事情,我想听听你的看法和意见。”

杜母依旧用微笑鼓励着儿子,仿佛已经看穿他的一切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