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想做个昏君
作者:小糊涂虾 | 分类:历史 | 字数:22.8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56章 舞弊案
太后娘娘对姬瑾瑜的态度,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不止是宫中的太监宫女,群臣也是如此。
原本以为只是随便选了个无依无靠的傀儡皇帝,太后娘娘却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对他放权,这就等同于,太后娘娘成了他最大的依靠。
虽然在小朝会上被群臣堵了回来。
但是,太后娘娘已经有这个打算,堵,是堵不住的。
即便是明面上,还轮不到姬瑾瑜做主,但是,批红却已成了姬瑾瑜这个皇帝的权力。
就在他回宫的时候,刘喜就已经将玉玺送过来了。
刘喜的身份,姬瑾瑜也大概了解了一些,毕竟,这在宫中其实也并不是什么秘密。
据说他是几十年前太后娘娘生父救下的一个孤儿,在太后娘娘生父的培养下成才,只是,在一场大战中不幸受创,太后娘娘入宫后,因先帝的种种原因,处境不妙,刘喜本就受创,自愿进宫,此后一直守护在太后娘娘身边。
在知道他的身份后,姬瑾瑜还真没想到他有如此忠义的一面,难怪,除了太后的吩咐,对谁,他都不假以颜色。
或许,只有太后,才是他唯一的主子。
照例,姬瑾瑜开始翻看奏折。
翻着翻着,他看到,有接连十几份奏折都在弹劾一个礼部名为林礼的官员。
林礼,礼部主事,正六品。
在地方上,可能是大官,但是在这个四五品官员都多如过江之鲫的京都,却算不得是什么大官。
身世暂且不知,不过,这些弹劾他的奏折却是指责他在监考乡试上,有舞弊的行为。
舞弊?
姬瑾瑜仔细的查阅起这些奏折。
在奏折上,并没有发现什么漏洞,长孙千文的批示是革职流放,看起来一切都很正常。
如今,这个林礼,已经被下了大狱,只待批红,就会被流放。
他将这些奏折都挑了出来,“来人。”
“陛下。”
“去,将这林礼的卷宗拿来,朕要亲自过问。”
“遵旨。”
小太监带着姬瑾瑜的旨意,很快就从刑部拿来了林礼的卷宗。
记载的很详细,林礼暗中收受考生贿赂,不顾当地监考官反对,选出了一名解元。
林礼虽然在京都,只是一个正六品,但是,在乡试上,却是主考官,乡试后,在当地就闹的沸沸扬扬,最终,经过数月,林礼被下狱。
但是,具体收受了多少贿赂,卷宗上却没有详细写明,只说林礼与那考生关系亲密,试后,两人多次结伴畅饮。
本来此事,一直都没处理,直到林礼下狱,那解元居然愤而打伤了当地的一位监考官,说那监考官诬告林礼。
其他不说真假,林礼选出的解元打伤监考官却是事实,从侧面也反映出,两人确实关系不浅。
“倒是有些血气。”
姬瑾瑜又看了一下,这解元,居然已经三十几了,那看来科举不是考了一次了,居然这次能中头名。
要么是他贿赂了林礼。
要么是他遭受了不公待遇。
从他愤而出手打伤监考官来看,后者似乎可能性更大一些。
“到是想见见这个林礼。”
姬瑾瑜眯起眼睛,右手在桌面上有一下没一下的敲着。
礼部掌管礼仪与科举。
对姬瑾瑜来说,其实很重要,毕竟,科举,可是人才通道。
他看了一下卷宗上记录的林礼生平。
家祖是跟随武皇帝征战起家,也算的是勋贵之家,不过,到现在却已家道中落,林礼甚至没有习武,反而习文,堪堪在礼部混了个六品官职。
“陛下,苏将军到了。”
苏青墨来了。
看来是练武的时间到了。
“叫她进来。”
片刻,英姿飒爽的苏青墨身着铠甲走了进来。
“苏青墨参见陛下。”
“苏将军免礼。”
姬瑾瑜随意的摆摆手,然后问道,“苏将军以前是青衣卫的人吧?”
青衣卫,有点类似于明朝的锦衣卫。
隶属于皇帝直接管辖。
如今是掌管在太后娘娘手中。
“是。”
苏青墨脸上的神色未变,依旧是板着脸。
“那苏将军能不能替朕去狱中提个人出来?”
姬瑾瑜眯着眼睛问道,随手将林礼的卷宗递给身边的小太监,小太监拿着卷宗呈给苏青墨。
“可以。”
苏青墨并没有过问姬瑾瑜为什么要提这个人出来,合上卷宗后,清脆的应道。
历来,皇帝叫青衣卫提取犯人,亲自审问的情况也不在少数。
毕竟,这是科举舞弊,事关人才选举。
“那就有劳苏将军走一趟了。”
苏青墨将卷宗递还给小太监后,对姬瑾瑜行礼后,转身就走,背后,却传来姬瑾瑜的声音,“苏将军,朕觉得你应该多笑笑。”
苏青墨的身形微微顿了一下,接着面色不改的大步离开。
……
约莫过了一个时辰,随意洗刷了一番后的林礼被带到姬瑾瑜面前。
很普通,很瘦。
记载上写的是林礼,四十有一,头上却已见白发。
或许是在狱中吃了不少苦头,让他看起来很憔悴,双眼凹陷,走路也有些不稳,如此弱不禁风的模样,很难想象居然是个武将世家出来的人。
“罪臣林礼,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林礼拜倒在地。
“起来吧。”
林礼想要撑起来,却一个踉跄,还是小太监将他扶起。
“林礼,你可知罪?”
“臣……臣……”
林礼张了张口,嘴唇有些发颤,最后再次拜倒在地,“陛下,臣,无罪。”
“哦。”
“说说吧。”
“臣受命前往监考……”
在林礼的话语中,他是在阅卷中,发现那名为杜白的考生文采远超于其他考生,但是,本地几位监考官却视而不见,反而大力推举另外的考生。
说起来,林礼还是第一次担任外地监考这个差事,不忍人才被埋没,最后力排众议选了杜白。
之后的事情确实如卷宗所记载,他与杜白相谈甚欢,甚至有点忘年交的意思。
他还发现,杜白这个人,不仅仅只是文采斐然,对国事政事也有独特的见解,武艺也不错,当时还以为自己为国选了一位文武双全之人,却没料到,会发生后面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