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大唐美好生活

作者:以为自己是条龙的虫子 | 分类: | 字数:80.2万

第34章 土地和食邑

书名:大唐美好生活 作者:以为自己是条龙的虫子 字数:2238 更新时间:2024-10-30 02:37:11

“见过几位先生。”

大大小小的孩子,神态恭敬的行了一礼。

这些孩子如今一个个面色红润,文质彬彬,和孟南柯刚来长安的时候大不一样。

那时候的许家村,除了许成光家里能吃饱饭,其他人家都是饥一顿饱一顿的。

那时候村里的大人孩子都是面黄肌瘦,一脸菜色,许多孩子连衣服都没有。

自从砖窑作坊建起来,许家村百姓除了干不了活的,都去了作坊做工。

这些天不但做工的大人每天都能吃饱饭,后来砖窑作坊也开始煮肉汤,还可以带回去给孩子们。

大人们吃饱了,开始变得身体健壮更有力气。这些孩子肚里有了荤腥也一个个面色红润,健康成长。

孩子们开始过来跟着读书识字以后,那些大人们用尽全力,给孩子置办了一身衣服。

在他们眼里,读书识字,是一件神圣的事,会让孩子明辨事理,出人头地,改变命运。

所以他们宁可自己受苦受累,也要给孩子准备一件衣服,这至少也是对知识的敬畏,对孟先生的尊重。

这几位文臣抬手让孩子们免礼,看着这些孩子文雅知礼,十分感叹。

这几个人看着孩子们带着的小黑板,过去询问他们可学会了那些字和术算题。当孩子们都正确的回答出答案,这几人更加惊叹。

等他们考较了一番,孟南柯挥手让孩子各自回家,伸手把几人让到客厅。

进了客厅,看到靠背的太师椅,和两把椅子中间的茶几小桌子,又是一阵惊奇。

坐在椅子上往后一靠,真舒服,这可比跪坐在垫子上强多了。

邓大娘端着茶水进来,一个个的上了茶。

孟南柯伸手相让。

“各位,请喝茶。”

其他人一看不是茶汤,而是一杯飘着几片叶子的黄绿色的水,都不敢伸手。

苏世长得意的摆摆手。

“这可是孟县伯独有的茶叶泡出来的茶,这种茶水,可是非比寻常。你们可要仔细品味那种先苦后甜,香味独特的滋味,包你们喝过之后,再也不想喝加了油盐酱醋乱七八糟一堆东西的茶汤了。”

说着,他抢先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在嘴里品味良久,最后才咽下。

其他人一看,也都惊异的端起茶杯喝了口,学着苏世长品味着。

“呼,这茶水,好啊。先苦后甘,淡淡的清雅香味,回味无穷。”

“品此茶,如品人生。”

“苦也,饮过此茶,确实再也喝不下那茶汤了。”

孟南柯没想到这茶叶竟让这几人沉浸其中,满口赞叹。看来文人对茶的喜爱,确实发自肺腑。

“呃,这茶叶制作极难,非常稀少,所以在下也不多。不过既然大家如此喜爱,待会儿我就送给每人半斤,省着点喝也能喝一两个月。”

“如果是别的东西,我们肯定不会要。不过这茶叶,我们可就厚颜收下了。”

几个人都十分高兴,没想到孟南柯会送他们半斤,虽然只有半斤,也能时时品尝一下如此美妙的滋味了。

几个人互相聊着天,品着茶。

有两个人隐隐说出想和孟南柯结亲的打算,孟南柯苦笑着婉拒了他们的好意,并说出已经和翼国公府上有了约定。

有人不解。

“翼国公府,好像只有一个庶出女儿吧?孟县伯可是纳妾?如果是纳妾,不耽误你娶妻啊。”

孟南柯摇摇头。

“非也,是娶妻。”

“啊?可是,娶个庶女?你如今也是贵族,开国县伯的身份,怎么……”

“在我看来,不管是嫡女庶女,只要喜欢,身份不重要。我以前还是平民身份,这有什么?”

这几人摇头叹息,这是古代,作为读书人,作为士人,骨子里的那种坚持,和孟南柯的想法差异太大。

这几人把孟南柯看成异类,一时间不知道再说什么,竟然有些冷场。

最后还是苏世长活跃气氛,谈论起孟南柯的拼音和术算,这才让众人又热烈起来。

过了半个时辰,几人起身告辞。孟南柯让邓大娘拿出准备好的礼盒,每人送了半斤茶叶。

苏世长又得了一盒茶叶,心里非常高兴。再加上对孟南柯十分欣赏,就又偷偷劝了几句。让孟南柯最好再考虑考虑,最好娶个大臣家的嫡女做妻。

至于翼国公府的庶女,真喜欢可以纳为妾室。

孟南柯装作一副会认真考虑的样子,糊弄过去。

等他们走了,这才舒了口气。

“妈的,这是什么情况,我娶个老婆,别人还不高兴了?”

月落日出,第二天一大早起来吃过早饭,带着亲卫队直奔三十里外的新丰县。

不多久,在新丰县找到县衙,县令领着人出来迎接。

“新丰县杜文岚见过孟县伯。”

“免礼,杜明府,不知道朝廷封赏给本伯的那些地都在哪里,本伯过来是想去看看产业。”

“昨日本县都已划好了,这就带孟县伯过去查看。”

杜文岚亲自带着人,领着孟南柯来到一大片地。

“孟县伯请看,这里就是朝廷封赏给您的,一共三千两百亩地。这块地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离灞河不到两里。虽有些荒废,不过稍微整理一下,明年春天就可以耕种。这附近的地,可都是上好良田,每亩可产两石。”

两石,两百五六十斤。

在后世一亩地七八百斤上千斤,这两百多斤看起来很少。

可是要知道,就在建国后五六十年代,当时最好的田地一亩地也不过三四百斤。而大部分地方都是亩产两百来斤,很多旱地甚至一百多斤。

那还是解放后,1960年左右。

在大唐,一亩地两百多斤,确实非常不错了。

所以他的这片地,确实是良田好地。看起来这个县令用心了,划的地很不错。

最让他满意的,这地还是一整块,这样一来就省很多事。

“这块地很好,我很满意。多谢杜明府了。”

“不敢当,其实,我是杜家人,这是家主差人过来吩咐。我在能力范围之内,尽量划出最好的一块地给孟县伯。”

孟南柯一愣,杜家,杜如晦吗。

“本伯明白了。”

这时,有一群人从附近一个村里走过来。

前面是几个胡须斑白的老人,后面跟着一群衣衫褴褛的青壮和妇人,还有些和以前许家村一样,光着屁股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