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大唐美好生活

作者:以为自己是条龙的虫子 | 分类: | 字数:80.2万

第70章 春耕

书名:大唐美好生活 作者:以为自己是条龙的虫子 字数:2129 更新时间:2024-10-30 02:37:11

过年的大朝会上李世民正式改元贞观,对秦王府旧人立功之人大加封赏。

在论及长孙无忌功劳的时候,世家的大臣也不知道为什么,纷纷开口替那个老阴货求情。

最后也不知道李世民出于什么心思,也可能是长孙皇后吹了枕头风,长孙无忌竟然被重新启用,并直接任吏部尚书,封齐国公,食实封一千三百户。

这下子孟南柯和秦琼都有些不满,但是圣旨已下,两人也只能强忍着不满情绪。

可能是出于对孟南柯的补偿,李世民赏赐给他三千亩地,就在许家村附近。再加上原来那两千亩,也给他划分到许家村附近。

此时孟南柯拥有良田五万多亩。

其中渭河北边一万亩,蓝田县三万亩,新丰三千两百亩,这次封赏五千亩,许家村村民原本的土地六千多亩。

孟南柯又和李世民说了打算买秦岭里边那二十多里的山头,在那里建造石灰窑和水泥窑。

李世民已经知道了水泥和石灰的重要作用,这东西不管是修路还是建房子,都非常方便,结实耐用。

不但朝廷修直道需要大量使用,而且听说很多人都想购买水泥和石灰,这可是个大买卖。

他答应把那片山头卖给孟南柯,不过皇家想在水泥窑和石灰窑掺上一股。

孟南柯考虑过后答应了,而且他决定多拉点人参与。

他又把那些国公们叫到一起商议一番,最后一起合作水泥窑和石灰窑的,有秦琼、李神通、李孝恭、李道宗、程咬金、尉迟敬德、李靖、李绩、房玄龄、杜如晦、孔颖达、苏世长、魏征、褚亮等十四家,每家出钱五百贯,占股半成。

皇家出钱一千贯,占一成股。

孟南柯出技术占两成股,并花费两千贯购买那片山头。

不过那段山路可是非常影响生产的,不但影响水泥窑和石灰窑,还影响钢铁冶炼作坊。

最后李世民大手笔,直接把前段时间俘虏的五万多吐谷浑人全部调过去,挖山扩宽道路。

为此,他派出一万大军,在那里看管。

所有挖出来的石头,按孟南柯说的全部运出来粉碎,回头修直道。

孟南柯在六千多奴隶里挑选三千人,让他们去建水泥窑和石灰窑,以后他们留下挖矿烧窑。告诉他们干满五年,可放免为良人。

然后把五百吐蕃人扔过去,让他们干最苦最累的活。

这些人到时候都会按照正常的工钱,补给孟南柯,来计算成本,毕竟人是他私人的。

各家都派出管事,还有一些家兵,过去看管这些人,并负责他们的吃喝用度。

砖窑作坊也准备扩建,增加五个砖窑,两个窑专门烧瓦片。

许家村的人已经不再亲自干活,都升级为小管事,负责监督管理。

他们都学习几个月,读书识字,记账算账,都很厉害了。

温度逐渐回暖,连着下了几场春雨,给土地带来了墒情。

孟南柯决定把许家村这边的一万多亩地进行翻耕,准备春耕生产了。

其他的那些地,都已经种了冬小麦,这些地他打算全部种上土豆。

南瓜辣椒花生这些,他准备种在各家院里和永业田里。

去年他打造了很多曲辕犁,这时候就可以使用了。

听说孟南柯准备春耕,李世民专门抽空带着一帮大臣前去观看。

当发现曲辕犁确实非常好用,大大节省畜力,龙颜大悦。命工部大力打造曲辕犁,等农户需要耕地的时候,大力推广。

在调来几千奴隶和所有耕牛的情况下,短短几天,一万多亩地全部翻耕完毕。等土地稍微晾晒一下,把购买的土豆分发下去,教会了这些人怎么种,就开始下种。

又过了几天,所有土地全部种了土豆,永业田里种了南瓜辣椒花生。

然后把剩下的三千多奴隶重新分配,渭河北边留下五百人负责那边一万亩地,派了五户家兵亲眷过去看管监督。

蓝田三万亩地留下一千五百人,派了十五户家兵亲眷过去。

剩下一千多奴隶就留在许家村这边,开始安排他们修路,修水利。

这段时间孟南柯非常忙碌,一直到事情安排的差不多了,才稍微有了点空闲。

接下来,他还要在许家村盖房子,把所有亲卫和家兵们的亲眷搬过去。

以后,府里除了值守的亲卫和家兵,还有婢女和奴仆,就不再让那些家兵亲眷住在府里了。

秦思瑶这些天也在忙碌,每天都是早出晚归。

她有一个庄园和陪嫁的那些地,她和孟南柯要了土豆,也把这些地种了。

而且她还把秦家的几千亩地,也都种上了,还送过去一些南瓜辣椒花生的种子,种了几十亩地。

孟南柯他们种的比较早十几天,等他们春耕结束了,关中平原其他百姓才准备春耕了。

工部这段时间拼命的打造曲辕犁,一共打造出一万多具。

然后被知道曲辕犁作用的权贵大臣分去了一半,剩下的一半,由工部派人送到各州县。

皇家自己也有十几万亩皇庄,为了赶农时,最后李世民派人到孟南柯府上,借他的曲辕犁使用。

曲辕犁使用方便,节省畜力,耕地还比原来的直辕犁深不少。

当知道这是新丰县开国侯做出来的,孟南柯被各地百姓大加赞赏,称赞这才是为国为民的好人,对他感激不尽。

这时候关中普遍种植小麦和粟米,基本很少有人种水稻,种植方式也比较简陋。

就是把前一年挑选留下的种子,在翻耕好的田地里均匀的用手撒好,然后再用土覆盖。

没有播种机,也没有耧车,全手工活。

耕作技术不行,种子不行,再加上土地贫瘠,能高产才怪呢。

其实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甚至七十年代初,北方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山东、安徽等几个省,都还是这种耕作方式,所以那时候一亩地和唐朝的产量真的差不多,一两百斤。

忙忙碌碌的,差不多一个月,春耕结束了。

春暖花开,春天,正式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