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穿书后我和苗疆帅哥he了
作者:巨浪骑鲸鱼 | 分类:现言 | 字数:27.7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75章 防空洞
江清秋一家收拾好东西,背着背包和帐篷跟着部队出发前往下一个避难所了。
看着沿路的断壁残垣,一行人心情十分沉重,不停地和身边人诉说着心中的不安。
“我们还能去哪。”
“能有地方住吗。”
“你说以后还会不会有其他灾难……”
“老天爷这是不让人活啊!”
“人类还有未来吗……”
也有人心态比较乐观,比如秦海林就和旁边人大声说道,“怎么没有未来!你们看看前面给我们开路军人们!
国家没放弃!他们没放弃!我们也不能这么丧气!我们得积极起来!走!上去给他们帮忙去!”
说着,秦海林就挤到前面帮着清理路上的障碍物去了。
“嘿,这个小伙子不错!说的有道理!我也去!”
“我也去!”
“还有我!”
大家纷纷涌上前去帮着一起清理,人多力量大,很快就清理出一条通往吉安大学的路来。
大学门口就是驻扎的部队,看到受灾群众到了,立马开启了大喇叭播报。
“请各位受灾群众不要拥挤!分批排好队登记住房!以免发生踩踏!
不要往前挤!不要着急!每个人都会得到妥善的安排!请大家放宽心!”
在江清秋这批受灾群众到达前,就已经到了一批人了。
看来这附近所有的受灾群众都会往这转移,还好江清秋她们是第二波到的。
江清秋眼尖反应又快,挑了个看着人最少的队伍,一手一个扯着陆渐行和陆曼就去排队了。
即使是人最少的队伍,她们也排了足足三个多小时。
等排到她们的时候,陆曼已经累的站不住了,干脆坐在陆渐行的脚背上跟着队伍往前挪。
登记的士兵是个看着不大的青年人,不停说话的嗓子一开口就十分沙哑。
即使这样他也没想着喝口水润润嗓子。
在他开口询问前,江清秋就抢先递上了三个人的身份证。
她在后面排队的时候也跟着听了一耳朵,现在能不让对方开口就不让他开口。
“三个人一起的。我们要一个大点的单间,不住集体宿舍。
身份证里有六十点信用点,是我们把车借给部队拿到的,您可以提前扣房费。”
这边住宿分单间和集体间,单间也不大,大概二十平左右。还能用帘子隔个洗漱间、厕所出来,就是不怎么隔音。
江清秋一家三个人加上一只狗睡是能睡得下,但是房间里放不下多少其他东西。
而且入住单间还需要每天支付两点信用点作为房费。如果没有信用点也可以用食物或者实用性强,部队需要的物品作为抵扣。
集体间倒是可以免费入住的,但是住宿环境就非常差了。
江清秋前面也有人问了住宿环境,说是得有一百多号人睡一间。睡得还是上下三层的铁架子床,分上铺中铺和下铺,也不知道这个中铺要怎么睡。
一百多号人睡一个地方,打嗝放屁磨牙,这晚上能睡得着吗。
而且一点隐私都没有,总不能做个罩子把整张床隔起来吧。那还有三个人呢。
反正自家现在就有信用点,哪怕到时候用物资兑换也行,反正她不想去睡中铺。
听见江清秋清晰有条理地快速说完了一切,年轻士兵对着她笑了笑,迅速替她办理了入住。
接着递还了身份证给她,“房间号A6,往右跟着箭头走。进去以后看墙上的数字。”
也不知道是不是按入住顺序排房号。
“谢谢。”接过身份证,江清秋一家就沿着箭头往学校里走去。
沿着箭头一路走,三个人来到一个拱门前。门前的墙上还能依稀看见斑驳的红油漆留下的“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九个大字。
“我知道了,这是防空洞啊。这个标语我知道。”一看到这几个大字江清秋认出了她们要住的避难所。
在上个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因为苏联发出的核威胁,我国喊出了“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口号,于是便开启了长达几十年建设防空洞的历史。这些防空洞有很多都建在了坚实的岩体或山体中,有着非常强的防护能力。
作为军事防御基地,一旦爆发核战争,这些防空洞就能成为民众藏身的首选,只要躲在防空洞中扛过核武器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和高温,从而就有机会幸存下来。
几十年过去了,上个世纪的标语还历历在目,混凝土的砖墙已十分陈旧,封口的钢筋栅格也锈迹斑斑,但这凸起的标语历经四十多年的风吹雨打,仍旧一清二楚。
如今废弃多年的防空洞,又捡起了自己保护人民的使命。
把身份证交给门口站岗的士兵检查后,江清秋她们这才进了防空洞。
一进门下了几截楼梯,她就闻到了一股香蕉味。
她记得穿书前她那个城市的防空洞就是最着名的香蕉储藏地之一,看来这个防空洞之前也是拿来储藏香蕉了。
不过也是,防空洞冬暖夏凉用来储藏香蕉或者当酒窖都是极好的,这不一进来她就明显感觉比外面暖和了些。
从楼梯一路往下,江清秋终于发现有条通道墙上写着“A”,她进了通道往里走,没一会就看见洞口前有个“6”。
这就是她们要住的地方了。
走进洞口一看,真是十分“干净”。
就一个洞里面什么也没有,连个门板也没有。
看来入住第一天她们又得全家住帐篷了。
陆渐行用纸板当扫帚,正蹲在地上刮地呢。
就听见一道熟悉的声音传来,“陆大哥打扫卫生呢。”
他抬眼一看,原来又是秦海林和赵楚怡小情侣两人。
“嘿嘿,排队我们慢了一步,跟你们隔了二十多个人。
没想到这二十多个人都要的集体间,所以我们以后又是邻居啦。”
显然秦海林对跟江清秋一家做邻居很满意,而江清秋她们也觉得秦海林和赵楚怡挺不错。
两个年轻人三观正、热心肠还充满了朝气,最重要的是有分寸。
当初在操场的时候有事找她们也从来不接近帐篷,都是隔着一小段距离喊。
现在她不用担心邻里关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