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竟穿越成蔡邕儿子?
作者:柴宗训 | 分类:历史 | 字数:43.6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51章 董卓立伪帝
洛阳城里,董卓正在准备着新皇的登基大典。
在董卓的威胁下,董太皇太后被迫发布诏书,称“皇帝刘辩,懦弱无刚。内纵容阉宦干政,外难定天下动乱。且生性轻佻浮躁,不为先帝所喜,难成大器,不可为天下之主”,就此单方面宣布废除刘辩皇帝之位。
董卓还称渤海王刘协“依附其兄,不知劝解,且多行不智之事,怙恶不悛,难堪大任”,因此便谋划立其他合适的汉室宗亲为皇帝,最好是幼帝以方便他控制。这并不难,还留在洛阳的赵王刘赦和他的儿子刘珪很快就被盯上了。为了独揽朝政,董卓派李儒以一杯毒酒毒死了赵王刘赦。
董卓强迫董太皇太后承认刘珪为汉灵帝少子,并将其立为新皇,改元永汉。接着,董卓弹劾何太后与何进等人的罪责,命其母舞阳君自尽。董卓还对朝廷内外的一系列人员进行封赏,董卓自己任太尉兼领前将军,加节,赐斧钺、虎贲,更封郿侯。手下李儒担任郎中令,董旻任卫尉,将皇宫的守卫兵权紧紧地握在手中。其他的手下将军也被封为中郎将和各种将军,一时间鸡犬升天。
同时,董卓又选拔大量世家名士担任地方太守等要职,还拉拢之前已有的各地州牧和刺史等,甚至不计前嫌,对厌恶自己而弃官而走的袁绍授以鲁阳太守,以示和解。此举一出,世家因董卓入洛阳的抵抗情绪消散了不少,毕竟他们最关心的,就是自己家族的兴衰荣辱,至于宝座上是谁,他们可以不考虑。
就这样,董卓拥立伪朝后,初步处理了各方关系,稳定了局势。而各方对此的反应,则各有不同。
蔡璟看到消息,只觉得真是滑稽。这辈子李儒没毒死刘辩,总得有个人顶上这个位置,赵王刘赦可怜呐。刘辩则是迅速回应,表示董卓乃是悖逆之徒人神共愤。并且再次重申之前的措施,号召天下共抗董卓。
各地的刘氏宗亲自然不会同意董卓如此行径。以荆州刘表、扬州刘繇和幽州刘虞等为首的汉室宗亲纷纷表示董卓所言不实,天子圣明仁爱,岂是倒行逆施的董卓所能污蔑?并一致指责董卓不顾人臣之礼他们也纷纷整军备战,准备随时呼应天子的行动。
一些忠于朝廷的地方州郡官员也纷纷向河间上书,表明自己对朝廷的忠心态度。如东郡太守桥瑁等甚至要求亲自上阵讨伐董卓。刘辩自然是一一回复,嘉奖他们的忠心。
而还有很多身份关键的人并没有发声,也让大汉目前的局势蒙上了一层不确定的阴霾。
冀州信都,韩馥接到消息,十分地犹豫。他是冀州刺史,但也是袁氏门生,一向习惯以袁氏的意思为自己行事的准则。然而这一次,袁家几乎是被封锁在洛阳城里,袁绍在鲁阳,袁术不知所踪,这让韩馥想听话都无话可听。因此他只能召集部属商议。
等到手下主要的部属到齐以后,韩馥也没有太多废话,直接便问:“诸位,如今洛阳另立新君,董太尉多次向我冀州示好。而河间那里也还有一位人物,你们说我是助董卓还是助刘辩啊?”
韩馥手下的治中从事刘惠听后勃然大怒,当众就斥责韩馥说:“韩大人甚是无礼,怎可直呼陛下名讳!陛下乃是先帝嫡子,名正言顺。继位以来宽容待人,巡狩河北期间安抚流民、关注生产,乃是难得的少年明主。董卓乃一无谋匹夫,仰仗西凉军威行篡逆之事,胁迫大汉王侯。此时乃忠心为国之时,董贼人人得而诛之,大人怎么会问这种问题呢?”
韩馥自知理亏而面有惭色,而刘惠已经拂袖而去。众人面面相觑,一时之间不知该说些什么。缓了好一阵,大家才慢慢讨论起来。像是辛评、郭图等人认为汉室自从黄巾之乱时候起已经失德,如今天下自该有能者居之;长史耿武、别驾闵纯等认为应当忠于大汉不能改变;还有一部分人主张两不得罪保全自身。韩馥不能决断,众人散去后还在思索。
鲁阳郡,袁绍得知了这一系列变化,也招来了麾下文武商议。此时袁绍麾下谋士除了早前跟随他的逄纪外,还增加了早年的朋友许攸以及之前的大将军长史陈琳。武将方面也收纳了高览颜良文丑淳于琼等人,可谓是人才济济。
袁绍问众人道:“我在洛阳得罪了董卓,而弟弟袁术的行为也是对大汉有难以修复的伤害。现在两家势必并不能共存,我袁本初该何去何从,还请各位教我。”众人思考片刻,还是许攸先开口说:“我听说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本初你乃四世三公的袁氏子弟,天下闻名,无论是哪一个朝廷,都不会轻易地对你有所动作。你何不待时而动,先壮大自身的实力呢?”
逄纪也开口道:“主公,子远所言有理。无论是董卓还是刘辩,二虎相争总需要一些时日。主公可先两面交好以安其心,待二者争斗时主公可取一块地方做容身之所,再谈以后的打算。”这实际上已经是劝袁绍割据自立了,偏偏袁绍认为这个方法非常好。陈琳虽然有心想反驳,但是世道混乱,自己此时乃是依托袁绍庇护,不便多言,也就捏着鼻子认了。
不然,当初冲他敢怼何进的脾气,怎么也得劝两句。
益州成都,刘焉看着眼前的消息,沉思不语。他的三子刘瑁感到奇怪,问道:“父亲,可是有何难处?”刘焉叹道:“两方都想让我表明态度啊。作为汉室宗亲我不能看着董卓壮大,让他从雍州入蜀打乱我的布置。但作为一个父亲,我又不能眼睁睁看着你的两个兄长身处险境。所以难办啊。”
“父亲为何不问问贾先生他们呢?”刘瑁好奇道,他说的贾先生正是益州本地豪门,贾龙。
“瑁儿,你记住,这些人和我们不是一条心。不要看他们眼下奉我们为益州之主而放松警惕。”刘焉眯起眼睛,教导着儿子其中的道理。看来,还得多想想办法。
天下各地都十分关注朝廷与董卓之间的状况。而在河内郡与孟津渡之间的大河两岸,就爆发了两个势力间正式的第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