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前传,轧钢厂风云
作者:尝道 | 分类: | 字数:77.3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56章 立碑
四里八乡的石匠们来了十个,都是精挑细选的大师傅。
每人带上两个徒弟打下手,加起来就是三十人。
因为天气开始热了,易中海两口子工期又催的急,稍微远一点的石匠们自个带上工具和被子,在村里随便找一家空柴房或者库房借住。
给坟头立碑不单是立碑,在水泥紧俏的年代,整体要用不少石头。
这次易中海没有自作主张。
先问了大爷爷定下来的日子,宜动土、迁坟的日子就在四天后。
大爷爷把立碑动坟的禁忌跟易中海一一细说。
“首先,一定要配对埋葬,这是忌讳淫乱,乱了伦理,你家的坟头埋葬的时候都已经注意了。”
“后人埋在先人后面,先按辈分往后排,就比如你太爷爷他们那辈,埋在最前面,后面是你爷爷奶奶,再接着是你父母叔伯,后边是你兄弟姐妹和嫂子,最后才是孩子们。”
“夫妻一定是埋在一起的,这不能混淆,不能把你嫂子埋在你叔伯身边。”
“这些当时就订好了。”
大爷爷喝了一口茶,摸摸胡子。
“其次,立碑最好在三周年后,这十几年过去了,不提也罢。”
“接下来就是立碑禁忌了。”
“墓碑一定要选黑色或者灰色的,毕竟坟地属阴。”
“花岗岩,或者水磨石,黑曜石都行,这点石匠们会帮你选,你只要花钱买石料就行。”
“一般来说清明和七月半立碑是没什么禁忌的。”
“现在是五月间,阳气正盛的时候。”
“立碑在过去有【三不立】的说法。”
“【无后不立】:这就是说在过去没有后代你是不能给长辈立碑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你都无后哪有资格给长辈立碑?”
“你没有后人香火都要断了,立碑给谁看?”
“这不是立下的靶子吗?”
“别人一看到那一片墓碑,就能想到你无后,你要活在乡亲们的指责里?”
“要搁过去,村里人肯定会阻止你,现在这么多年过去了,也不讲究这些,再说了,你大老远的回来,不让你立也说不过去。”
“你回北平城一定要记住,这次回来就是修坟的,没立碑,不然还不知道别人咋笑话你,那北平城里好面子和讲究礼仪的人可不少。”
“第二个不立,【横死不立】,就是非正常死亡,这立碑就犯忌讳了。”
“毕竟横死之人冤孽大,说封建一点的,就是不详,坟地怪事,多光明正大的立碑,大家伙儿咋想?”
“而且墓碑上还要刻上墓志铭的,横死你咋写?”
“留在碑上,那么显眼,走过路过的,能记住几十年,这对死者家属是多大的打击?”
“本来就够不幸了,你还立个碑在那,天天说?”
“也幸好你立碑后要回北平,你要是留在村里,我都要阻止你立碑,一旦立下你们以后几十年不得活在别人指指点点中?”
这说的易中海冷汗直流,幸好当时没到处说,知道的人不多,同时易中海对后院龙老太太也一阵埋怨,这些事老太太不可能不知道。
【三不立】,易中海犯上两件,真是不懂行,说出去都丢人。
这是要彻底断掉自己回老家养老的退路啊,碑一旦立下,明晃晃的提醒着自己和村里人,自己不孝,家人横死,说迷信一点,祖宗无德,后辈无后。
可是现在都准备好了,动用了这么多的人情和钱财,难道还能放弃了?
村里为什么也没人提醒?
因为他易中海自个兴冲冲的跑回来,四处宣扬要立碑,村里又没了他的财产,回来又是一副财大气粗,衣锦还乡,生人勿近的样子,明显就是发达了,不打算回来,这立不立有啥区别?
易中海咬了咬牙,低沉的问道:“第三个呢?”
大爷爷人老成精,岂会不知道易中海此时心里有气?
叹了一口气,说道:“这第三嘛,就是【夫妻不立】,两口子有一人去世,另一个给立碑像啥话?”
“立碑是子孙后代干得事,是要写墓志铭的,你给另一半咋写?”
“必须要等到夫妻双方都离世了,三年后,才盖棺定论立碑。”
“这点你们不在里头,无须担心。”
易中海终于松了一口气。
好歹不是三不立全占,不然真的没法做人了。
“大爷爷,那还有什么准备吗?”
大爷爷停顿了一下。
“这立碑啊,不单是立碑,还要起坟头,讲究一点的,用青砖加盖,一般的,把坟头的土加厚就是了。”
“墓碑一定要跟坟头里的棺材方向一致。”
“并且还要给墓碑加上同样材质的石头基座,防止墓碑移动,下沉。”
“坟前,碑前,一定要记得找平,用大理石或者水磨石铺垫,做祭台,祭场,当然用青砖也行。”
“坟前一定要栽种松柏,这寓意着祖宗保佑后代如松柏一样,家族长青。”
“一般都是清明前后,你这走的急,到时候一并栽了就行。”
“还有碑文,这一定是重中之重。”
“碑文阴刻,石匠们都懂。”
“写碑文一定要注意。”
“碑文分为抬头、正文、落款。”
“抬头写死者生前职业,经历,生卒年月。”
“正文写立碑者与坟墓主人的关系,比如【先考~~大人之墓】,【先妣~~大人之墓】。”
“落款写立碑人跟墓主人的关系,姓名,立碑时间,比如【不孝儿~~,立于~~】,可以加上还活着的后辈名字。”
“可以加字,减字,但必须是五倍加一,6个字,11个字,16个字,21个字等。”
“你爷爷,奶奶,父母叔伯婶婶等,你可以立,并且落款。”
“你兄弟姐妹们,一定要请你的晚辈立,可以找其他房的侄子,请不到自己立也没人说什么,顶多就是说你家香火不盛。”
“至于你侄子侄女们,都还没成年,就不立碑了,坟头好好修一修就行了,没有长辈给晚辈立碑的说法。”
“碑文我也帮你写了吧,你把家人姓名,生卒年月,经历,职业,跟你的关系写一份给我就行了。”
弄清忌讳和流程之后易中海两口子就开始准备。
李兰找人帮忙扎纸人,纸屋,纸轿,纸马,纸花圈等,还要采购石匠师父和帮忙的人吃席的食材。
易中海联系青砖,青石,花岗岩,松柏等材料。
在石匠师父们紧张施工下,包括爷爷,太爷一辈的27块墓碑全部在四天内雕刻完成,需要塑形,平整,打磨,刻字,在手动工具下短时间内完成,确实不容易,一般来说从石材到墓碑,最起码要十天。
全部雕刻完成,此时易中海从请假第一天算起,已经过了15天,这就意味着,必须在两天内把墓碑立好,然后就要回北平城。
墓碑雕刻好的第二天一早,一群人抬着墓碑,砖石,扎纸,纸钱,贡品等物件,浩浩荡荡的往坟地走去。
敲锣打鼓,鞭炮齐鸣,到了坟场,易中海动手,每个坟头添上三铁锨土。
然后砖瓦匠们带着乡亲们帮忙砌坟头,石匠们带人平整坟前祭场,立祭台,树碑。
剩下的人,跟着易中海每个坟前左右栽上两棵小柏树,挖深坑,浇水,保证存活。
中午回去吃了一顿便饭,下午继续。
整整忙了一天,除了子侄辈的,所有坟前全部修理好了。
平整宽大的坟前祭场,耸立的墓碑,摇摆的柏树,乌青的坟头,远远望去,庄严肃穆,豪华大气。
在乡亲们恭维声中,易中海两口子挨个坟前烧掉扎纸用品和纸钱,放掉一挂鞭炮。
太阳快要落山了,所有人才返回大爷爷家。
感谢宴席摆了四桌,热热闹闹的,吃完酒菜,纷纷散去。
女人们收拾碗筷,男人们还桌椅。
晚上忙完了,易中海找到大爷爷说道。
“大爷爷,明天去一趟丈母娘家,后天就坐火车回北平了。”
“昨天我二舅子回来了,我大舅子过来找了我一趟,我让他们抽空帮忙把火车票买了,后天一早动身。”
“您还有什么交代的吗?”
大爷爷定定的看了看易中海,“没什么交代的,去了北平城,一定要堂堂正正,踏踏实实做人。”
“早点治好李兰身体,生个孩子也好让我们安心,你们六房香火不能断了。”
“前几天说是过继一个易家孩子给你,你不让,也不知道你在琢磨什么。”
“自家孩子啥人品我们还不了解?”
“随你怎么折腾,我是管不了你了。”
“只要在外面不做伤天害命的事,不丢了易家的人,随你。”
“一个个的,年龄大了,心眼也多了。”
易中海听了惭愧不已,听老爷子的语气,这是知道自己要跟村里断了。
这有什么办法呢?
光一个立碑三不立,就犯两个忌讳,在村里待不下去的。
留在村里就是笑话,坟地、墓碑修的多显眼,就得有多丢人。
易中海别过老爷子,心事重重的睡觉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