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四合院前传,轧钢厂风云

作者:尝道 | 分类: | 字数:77.3万

第137章 购粮证

书名:四合院前传,轧钢厂风云 作者:尝道 字数:2749 更新时间:2024-11-01 02:34:26

从市政府公审了量老虎以后,市面上又恢复了平静,不过因为被不法粮商运走了大部分的秋粮,所以粮食短时间内还是有一些短缺的。

就凭从不法粮商那里没收的粮食,顶不住多长时间,还需要从南方运粮进北京。

在这种情况下,一种新的粮食保障方式应运而生。

12月15号这天,北京城里太阳高照,工人们在厂里上班,妇女们在家忙活自己的事情,家里条件好一些的老人们在院儿里晒着太阳,这幅和谐的画面让人很容易把它拿来跟过去秃党时期作对比,幸福、安定、有盼头,人民群众脸上也写满了洋溢的笑容。

南锣鼓巷95号四合院儿里,妇女们正在太阳下,晒着太阳,聊着八卦,做针线活儿。

这时院子门口突然闯进来了一行人。

中院儿的妇女们听到前院儿门口的动静,纷纷抬起头看了过去。

领头的是军管会的干事王颖,后面还跟着一些年轻学生和两位战士。

李兰作为这个四合院儿跟王颖最熟悉的妇女,放下手中的针线活儿,主动站了起来问好。

“王颖同志,您好啊,挺稀客的,今天到咱们院儿,有什么工作需要我们配合啊?”

王颖看着李兰,向前走了几步,如沐春风的笑了笑,“原来是李兰同志啊,你好。”

“我们今天是来统计一下你们院儿的人民群众的生活问题的,有什么困难可以告诉我们。”

“同时啊,为了保证粮食的稳定供应,我们军管会和市政府及时出台了新的政策。”

王颖看到妇女们面带疑惑的表情,也只好从头解释。

“咱们老北京城的居民应该都知道,从解放开始因为不法粮商的影响,从2月到现在粮价上涨了90多倍,再加上解放前的物价上涨的情况,所以人民群众们生活还是很困难的。”

“为了稳定咱们北京城的粮食供应,这近一年时间,政府向北京城运输了5亿斤粮食,其中一半被投放到市场供应人民群众了,只是因为这段时间的国营粮店不多,又是实行的自由购销,再加上不法粮商从中作乱,这就造成了粮价大幅波动。”

“前段时间大的粮老虎虽然被打掉了,可是还有不少的不法粮商心存侥幸。”

“所以军管会和市政府决定实行票证制,按人口供应粮食,就是说你们家多少人,凭借购粮证买多少的粮食,不给不法粮商钻空子的机会。”

王颖刚说完,下面的妇女们就热闹了起来。

宋桂芝小声的嘟囔着,“买粮食还要购粮证啊,真麻烦,估计又是从百姓手上弄钱的手段。”

袁建声的媳妇李翠芬反驳道:“吕家媳妇,你少发牢骚,就算购粮证要花钱又有多少?”

“按人均的粮食购买,最起码就让想囤积居奇的商人没法多买粮食了,普通人家买那么多粮食干什么?”

梁玉英作为跟宋桂芝关系好的穿一条裤子的人,也忍不住反驳,“多买点粮食存在家里咋了?”

“秃党在北平城三年的统治,物价涨成啥鬼样子,去年这时候有钱都买不到粮食的情况大家又不是不知道,不存点粮食咋能安心过日子?\"

\"你们看前段时间那粮价不是涨的非常吓人?”

“要是有钱,我巴不得把钱都换成粮食回来,也好安心。”

梁玉英的说法引起了院儿里的妇女们的共鸣,毕竟谁也不想过饿肚子的日子。

梁玉英看着下面议论纷纷的妇女们,一脸的得意,然后接着往下说更过分的话。

“政府不搜刮百姓就不错了,从古至今,有几个统治者是管老百姓的死活的,不都是可劲儿照顾贵人,折腾平民么?”

作为袁建声的媳妇,李翠芬是学了不少红党的政策的,忍不住反驳道:“钱家媳妇,你说的过分了,你看看红党进北京城来这一年,那一桩桩,一件件的事不是为老百姓着想的?”

“你的安生日子谁给的?”

“粮价上涨怨得上红党么,还不是不法粮商弄出来的?”

“一旦限制了人均每月能买的粮食,那些不法粮商就没空子可钻了,粮价又会大幅下降,这点你会不懂?”

李翠芬的说法,妇女们也很认同,不过心里也还是有疑惑,一方面梁玉英说的有道理,另一方面李翠芬说的,凭良心说,红党也是在为百姓办事,所以就陷入了两难。

只有贾张氏,张翠花在一旁高高挂起的,满脸得意的看热闹,心里开心的不得了,任凭你们怎么斗,这些事跟她们贾家无关,我们贾家往后不缺粮食,吃自己地里产的,你们闹你们的,我看戏。

说实话,院子里的这些妇女们,除了方清凤、李翠芬、李兰、周美云,有文化的真心不多,她们经过过去几年的苦日子,就认为实体的货物比金钱重要,这是人之常情,毕竟解放前那是有钱都买不回来粮食,更别说不少人还没钱,心里多些提防,留个心眼儿,情有可原。

而哪怕是她们说话的声音很小,可是依然被王颖等军管会的人员听在耳朵里。

王颖听了宋桂芝和梁玉英的话,先是一阵皱眉,后来又听了李翠芬的反驳,脸上才漏出了一丝喜悦,“各位妇女同志们,大家别误会。”

“刚才这位女同志说的很有道理,咱们红党的宗旨是为人民群众服务,伤害百姓们的事咱们不会干。”

“这次的购粮证办理不要钱,是政府免费为大家办理的,咱们政府主要的目标是控制粮价,保证普通人的生活。”

“购粮证的限制或许让你们觉得不方便,不能多买粮食,心里也觉得不安,可是一旦我们限制了购买量,加上政府的供应,粮价就会大幅下降,我们要维持的是市面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全。”

“只要社会稳定了,就不愁买不到粮食对不对?”

“乱世早就一去不复返了,往后就算是有不法商人作乱,粮价也不会有大幅度的波动,请大家相信政府的承诺。。”

王颖刚说完,李兰就站了出来,“王同志,您和李翠芬说的,我们都懂了,请问这购粮证是怎么个办法啊?”

有了李兰的起头,李翠芬和后院儿孙家的儿媳李桂香也随声应和。

王颖满意的点点头,“同志们,这次购粮证的发放啊,是需要在咱们这里登记一下就行了。”

“我身后的这些是我们军管会动员的积极学生,他们负责帮忙办理。”

“你们大家只需要说出自己家里的人口数量,家人的姓名,我们军管会做一个备案。”

“然后在购粮证上写上你们的户主姓名就行了,以后大家可以拿着购粮证去粮店买粮食,到时候你们每个月买了多少粮食是要盖章的。”

“大家凭借购粮证去政府的国营粮店买粮食,比市面上低一成的价格,大家每月每人可以购买30斤的粮食。”

“同时啊,这快到年底了,政府还为了大家能过个好年,每人每月还有额外的3斤白面儿的购买量,让大家能安心的吃上细粮。”

说实话,这细粮对院儿里的人吸引力不算大,这个四合院儿大部分都是工人阶级,家里工资不少,易家还有老家带来的白面没吃完,贾家更是还有几百斤的白面,哪怕是卖了大部分,可是今年的秋收不算少,至于孙家,那是人口多,真的买不起。

哪怕是心里各有想法,不过购粮证还是办了,虽然每个月能买的粮食不多,但是比外面的私人粮店便宜啊,再说了要是不够吃,不是还有私营的粮店么,大粮商打掉了,小粮商还有不少啊。

市政府商业局发行,军管会工商处监督

户主姓名 每次购买的数量和价格

12月发行,现存可能仅此一枚,也是最早的购粮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