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前传,轧钢厂风云
作者:尝道 | 分类: | 字数:77.3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41章 商量过冬
全院儿大会上做好的安排,接下来就是按流程行动了。
易中海先是让闫埠贵和方清凤两个老师出面做统计工作。
大院儿里现在总共12户,有的困难,有的家庭条件好,所需要的煤也是不同的。
块儿煤最便宜的是烟煤,用来做饭取暖用的,再接下来再稍微便宜一点的是煤粉,而煤粉又分有烟煤粉,无烟煤粉。
一般煤场卖的煤粉是有烟无烟混合的,不懂行的还真不知道。
最后价格最高的是无烟煤块儿,这种是没有多少杂质的,放在房间里取暖倒是没有什么异味和煤烟。
其实煤场在冬天卖的最多的就是更便宜的煤球,这个是用黄土和煤粉用水混合,然后在煤场工人手中搓成了球形,杂质少,耐烧,就是火力不够大,取暖烧水还行,做饭就有些凑合了。
当然还有普通家庭就是买回来煤粉,自己去找黄土,然后自己制作,夏秋两季还行,可是要在12月份这种大冬天的,自家自己搓煤球就有些遭罪了。
经过闫埠贵和方清凤统计,很快就把数量统计出来了。
首先是带头的易家。
易中海家是有钱,先是定了600斤的煤球,这基本上够两口子一个冬天的取暖用的了,然后又是200斤的有烟块儿煤,这个是烧火做饭用的,当然要是用煤球也行,就是火力不够旺,做饭慢,蒸煮更是要花不少的时间,就是煤烟大,也幸好做饭的炉子上有烟囱通向外面。
接下来易中海又给后院儿的老太太定了400斤的煤球,有人可能会问了,老太太一个人咋会比易家需要的煤少这么一点儿,在这里咱们就要说道说道了。
老太太一个人住,但是房子大,而且就算是一个人住也还是要烧一个炉子,这点是不能省的,都是同样规格的取暖炉,要不是易中海打算让老太太白天来自家陪李兰,只用烧一个炉子,那老太太白天自己在家也得烧上一个,一个冬天所花费的煤球,绝对不比易家少。
然后各家不管人多人少,都在500斤到600斤之间。
咱们顺道说一句,煤球是烧的比煤块儿慢,但是火力也比较小,而且个头也不大,一公斤的煤球只有十个,大冬天的时候一晚上没有个30个煤球,还真顶不住,铸铁的煤炉子,被烧热之后,温度会传递到空气中,然后用来给房间里增加温度,同时炉子上放上大水壶,早上起来还有现成的热水可以用。
白天炉子里就可以少放些煤球,让温度只在炉子四周散发,然后可以在炉子边做针线活儿什么的,所以最省煤球的是白天,夜间就一个炉子,屋里要是不够暖和,那还真的受不了。
懒得做早餐的时候,可以在炉子上面再放上红薯和前一天晚上做的剩饭剩菜,配上热水、酱菜、咸菜就是一顿早餐。
题外话说完,咱们再说院儿里的买煤的事。
袁家人口最多,还有三间房子,光取暖用的煤炉就有两个,过冬还得把前段时间去乡下种地的袁老头接回来,所以他家买的最多。
闫埠贵统计的时候很是震惊,“老袁,你家咋要买这么多的煤啊?”
袁振声摆了摆手,“老闫,我们家三个房子,人口多,一个炉子不顶用,晚上可不得烧上两个煤炉子嘛,白天咱们烧一个就行了,可是到了晚上那咋受得了?”
“一晚上一个炉子就得烧6斤的煤球,两个炉子,一天就得12斤,一个冬天百十来天,可不得要1200斤左右嘛。”
“白天咱们省点,只烧一个炉子,一天烧3斤的煤,这又是300斤,你算算我们一个冬天要多少的煤?”
“再加上我们还得每天两斤烟煤煤块儿做饭吧,要知道我们家有近十口人,一顿饭都得用最少一斤去。”
“这加起来一个冬天我们家可不得需要煤球1500斤,煤块儿200斤往上嘛。”
袁振声刚说完,就引来了全院儿的羡慕,大户人家也就这样了,其实袁振声也有苦说不出,自家人口多,挣钱的人少,也幸好弟弟妹妹们不是分家出去住了,就是在公家单位上班,要不开销更大。
更何况袁振声还得养6个孩子,虽然老大参军去了,可是还有5个小的在家,再加上自己两口子和老爹,平时就是有8口人吃饭,袁振声每个月完全是存不下钱,也幸好是现在中级工了,工资高了,搁以前一家人吃喝,孩子们上学,这压力简直喘不过气来,在没有到中级工之前,袁家可以是最穷的。
那时候袁振声还要养活自己的未成年弟弟妹妹和自家的孩子,也幸好自己工资提升了,再加上还有身体硬朗的袁老头外出做一些木工活儿,所挣得钱补贴家用,再加上袁老头的一些徒弟帮衬,也就勉强日子才过了下去。
现在要说最穷的就是后院儿的孙家了,今天买过冬煤的事,孙连成一个人还真没法做主,现在他还是学徒工,再加上晚上回来跟老爹孙启祥一起做些竹编,勉强才养活了一家八口人,而且孙启祥还是一个瘸子,行动还不方便,更是让家里雪上加霜。
这不前段时间粮食涨价的事,已经掏干了家底,而且还管易中海借钱,到了买煤的时候,手上又没有多少钱了,一个月8口人的粮食就让手上的工资花的只剩下几万块钱,而且吃的还是粗粮。
所以孙连成只能把自家瘸腿的老爹搬出来,想用老爹的面子,让邻居们帮一把。
孙启祥被孙连成搀扶着,来到中院儿,整个人憔悴的不像人样,46岁的孙启祥看着不比龙老太太年轻了,这让人敢信?
解放前的各种打击,让这个天天乐呵呵的中年汉子彻底垮了下来,也让他整天憋在家里不出门。
孙启祥红着眼睛,佝偻着身子,朝四周鞠了鞠躬,“各位街坊邻居们,大家知道我们家难,这个冬天没有钱买煤过冬了。”
“我也不让大家借钱给我们啥的,就想让大家拉上一把。”
“正好大家今天要买煤球过冬,我能不能跟大家打个商量,大伙儿要是给个面子,就别买现成的煤球,买煤粉就行了,我白天跟我儿媳妇李桂香给大家搓,争取让大家暖暖的国歌冬天。”
“实在要是等不及,可以先少买点煤球,等我们家给大家搓的煤球干了再用。”
“咱老孙家也不要外面搓煤球的三七分,我们每搓10个煤球您各位给我家一个煤球就行了。”
“请大家看在我这张老脸上帮衬一把,行么?”
孙启祥说完,孙家三个成人,一脸期待的看着院儿里的人。
在孙家三人背后还站着孙家3个三岁以上的,穿着单薄,冻得瑟瑟发抖,满脸乌青的小孩。
这让院儿里不管男女都是一阵心酸。
也是,从孙家出事之后,大伙儿很少跟孙家打交道,不是不愿意,而是孙启祥天天在家闭门不出,李桂香天天带着5个孩子,还要做家务,孙连成还得天天早上上班,晚上回来做竹编,哪有跟邻居们接触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