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前传,轧钢厂风云
作者:尝道 | 分类: | 字数:77.3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02章 诊治易中海夫妻二人
李兰听到王大夫说一种还还有得治疗,也松了一口气,也不再推辞,顺势坐下。
王大夫这边让李兰把手放在垫枕上,认真的给李兰摸脉。
李兰看着王大夫闭上眼睛,另一只手摸着胡子,也不敢打扰。
只不过李兰脸上的紧张可不是装出来的。
李兰在心里默默地祈祷。
阿弥陀佛,老天保佑啊,一定要没有什么事情,不然这以后就没有机会要孩子了。
自己这要是不能生个孩子那以后怎么面对老易家的列祖列宗啊。
希望有点好消息吧。
李兰这边心里乱七八糟的想法,也让王大夫皱了一下眉头。
“李兰姑娘,你放松点,别胡思乱想。”
“你这处于紧绷状态,脉象就会紊乱,我这边号脉就不会太准。”
“你放宽心,有什么事儿,等我诊断之后再说。”
李兰只好听王大夫的话,强迫自己安静下来,不再胡思乱想。
易中海两口子都京张的看着王大夫。
看着王大夫先右手,再左手,过了大概五分钟,王大夫才睁开眼睛。
(号脉一般是要两只手都要号的。虽然是男左女右,但也只是说说而已。对男性来说左手代表着心肝脾,右手对应着肺和肾,而女士则恰恰相反。
中医的望闻问切,是指看脸色,听声音,问状态,再加上号脉。在不经过详细询问的情况下双手都摸一遍脉象才保险。再结合其他四诊的判断来决定一个人的症状,上了年纪的中医都会采取双手摸脉来确定情况。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说出自己的身体状况的,而且还有部分病人有些忌讳。比如这李兰的情况就属于妇科行列,这王大夫一个男医生,有些话是不好问出口的。)
“李兰姑娘,你这身子好转了一些,以后就不用吃那么多的名贵补品了。”
“可以半个月一次都没事,剩下的就是注意饮食和作息。”
“还有你的经期也要注意一点,多吃点补血的东西。”
“比如红枣、红糖、红豆等都不错,当然菠菜也是好东西,对你有好处。”
李兰听着王大夫开始说女人的事儿,刚才还听得很忍着,可转眼间,脸上就变得通红。
害羞的低下头,身子甚至还有点颤抖。
兰花大棉袄下李兰的肩膀一耸一耸的,脸上的表情也像一个小姑娘一样。
实在是有些难为情,只能低着头,竖起耳朵,听着王大夫的交代。
王大夫看着李兰的情况,哪还猜不到是什么情况?
尴尬的咳嗽两声,抚摸几下自己的胡子,“李兰姑娘,这是我的不是。”
“我这诊治妇科的机会不算多。”
“普通女性不会来这里看病,大部分都是找产婆、医婆诊治,最后才到我们这里开药。”
“大户人家的女性,这都是上门出诊,或者来医馆就诊。”
“这些都不算多,我这还是从小背家里的医书,所以这见到自己以前没见过的病例,自然有些好奇。”
“这样吧,我一会儿把你的敬请在纸上写好,你自己看。”
“包括你平时的食补,还有药材,到时候都单独给你写出来,你自己按我写的东西就行。”
易中海本来刚才听到王大夫说的李兰病情,还说着李兰的隐私事儿,自然有些牢骚。
甚至易中海还觉得这王大夫怕是有点老不正经呢。
见王大夫此时说的话,总算是放心了。
毕竟当着自己一个大男人的面,探讨自己媳妇的隐私事儿,别说在这个年代了,在六七十年后都还有人忌讳呢。
见状易中海也不好说什么。
只能站出来插话,“王大夫,麻烦您先给兰子开方子和医嘱。”
“至于我的情况,您还是在给兰子的治疗方案写完了再说吧。”
“反正我这又是要扎针,有事要开药的,还不一定耽搁到什么时候。”
“早点记下来,免得弄混、弄忘了。”
王大夫这时候也点点头表示认可。
“行啊,我这边先给你媳妇写医嘱,这人啊,年龄大了,记性不是很好。”
“早点写下来也确实是有好处的。”
王大夫说完就往自己平时看书、写字的案桌走去。
大概过六分钟王大夫那和刚写完的医嘱朝易中海两口子走过来。
同时还连续吹上几口气,想要把墨迹吹干,免得等折叠时,墨迹互相摩擦、粘连,把字迹给弄模糊了。
过了一会儿,白纸干了,不再有明显的湿润墨迹时,王大夫才把四张医嘱交给李兰。
李兰双手接过,激动的在纸上看起来,毕竟从这段时间的交往来看,王大夫人不错,这写下来确实比口头上说更详细一点,还不用担心记不住。
王大夫可没管李兰,而是径直走到易中海的身边,让易中海收拾一下,自己带他到一楼去扎针灸。
毕竟这二楼没有火炉,易中海扎针灸需要脱掉上衣,这在二楼是受不了的。
针灸一次基本上要十几分钟到一个小时,这事看个人情况的,而易中海恰恰是需要花时间花心思治疗的那种。
易中海只能拿起拐杖,跟着王大夫下楼,这点可不能矫情,不然在二楼扎针灸到时候容易被冻死。
到了一楼,来到后院儿各异诊室里,或者说这里不算是诊室,是平时掌柜和大夫们讨论事情的地方,房间比较宽大。
房间里十几位大夫正在里面热火朝天的讨论着医理,偶尔还夹杂着争吵,各人根据历代医书,引经据典的反驳。
这易中海跟着王大夫一进屋子,屋里的暖气直接扑面而来,比在二楼实在舒服太多,易中海一阵舒爽。
王大夫跟其他大夫们打了一声招呼,直接带着易中海走到最房间里面,那里摆放的一张空木榻上。
这里就是平时掌柜偶尔小憩,大夫偶尔急诊病人的地方。
易中海在王大夫的嘱咐下,直接脱掉上衣,然后趴在榻上。
王大夫则是拿起自己随身的银针包,打开银针包,点燃一根蜡烛,先是把银针在蜡烛的烛焰上加热消毒,然后就精准的往易中海身上扎去。
这时候其他大夫们也不争论了,纷纷走过来看着王大夫诊治。
王大夫回头看了一眼,并没有说话。
这时候一位年轻一点的大夫忍不住赞叹,“到底是名门之后啊,一般的大夫可不愿意让我们在一旁学习,王大夫愿意让我们旁观,这可是大恩德。”
另一位中年大夫也点点头,“是啊,也就是王大夫没有什么门户之见,每次我们问什么,他都认真回答,虽然没有师徒之实,但是我们也学到了不少东西啊,要在别人那就是偷师。”
大夫们说了一会儿,见王大夫开始行动了,这才收起声音,认真的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