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前传,轧钢厂风云
作者:尝道 | 分类: | 字数:77.3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302章 回城前的琐事儿
第二天一早,天刚亮,易中海就起床了,在院子里稍微活动了一下身体,然后进屋洗漱。
早上吃过早餐,李兰收拾了一下行李,一行人就准备出发了。
来的时候坐车,这次回城,因为农具都放在村里,没有带。
再加上粮食也都吃的差不多了。
易中海等人回城也就带把下乡之前带来的衣服和被子收拾了一下。
由于嫌背着麻烦,易中海干脆找了一个木棒当成扁担,然后用绳子把行李捆上。
在走之前,易中海还是有些不放心,朝着贾东旭嘱咐道。
“东旭,我和你师娘回城了,你留在村里好好的照顾着你娘。”
“要是有什么解决不了的事儿多跟你娘商量。”
贾东旭点点头表示知道了,可他眼神里却闪过一丝不以为意。
现在庄稼都种了,种子也下了地。
哪里还有什么麻烦事儿啊?
师父也是多心了。
更何况自己现在都是顶门立户的人了,连百十人的大席都能招待好。
去取一点儿麻烦事儿又算得了什么?
贾东旭的眼神还是被易中海察觉到了。
易中海摇摇头也无可奈何。
唉!
这东旭以后还是要磨练。
希望他在村里少得罪人吧。
毕竟这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根基,然后因为一点儿错事儿,被当做外地人欺生,就划不来了。
于是皱着眉头,再次嘱咐道。
“东旭,你别不当成回事儿。”
“你想想,要是我们院儿里突然住进来一伙儿不熟悉的人,然后还老是得罪人,你想想会有什么后果?”
“你们在村里也一样。”
“可能你觉得我们又是大席,又是借出农具的,让大家欠了人情,就不会找你们事儿。”
“你一次两次得罪人还好,要是多了就难说了知道吧?”
贾东旭虽然稍微听进去了一点,但还是不完全在意,当然也稍微收敛了一点儿城里人的高傲。
可贾张氏不同了,从小在村里长大,而且还经历了战乱年代,对于这些事儿,她的心里跟明镜儿一样,所以彻底的重视起来。
“老易,你放心,我一定会好好看着东旭的,不会让他乱惹麻烦。”
对于贾张氏的说法,易中海还是觉得很可信的。
毕竟贾张氏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人,只是为了护家,偶尔稍微有点混,然后嘴碎而已。
当然也是现在还没到困难的时候,而且有易中海撑腰的原因吧。
要是等以后土地回收集体,那贾家收入降低之后,就是两说了。
现在有了十亩地,每年有固定的收入,而且不比当工人挣得少,贾张氏自然底气足一些。
有了那么点儿大户人家的派头。
完全可以说出了跟梁玉英有矛盾,跟谁都处的来。
题外话说完,我们再说到贾家院子里。
易中海听了贾张氏的话满意的点点头,然后说道。
“贾嫂子,东旭,你们在村里,农具这事儿能让一点儿就让一点儿。”
“等大家用粪肥换农具使用权的事儿结束后,再把农具借给其他人,占一点儿人情。”
“到时候人家用粮食或者别的换都行,稍微吃点儿亏也没事儿。”
“尽量跟村民们和善的相处。”
“有什么不懂的事儿,也可以去问张家问张大爷,他们一家子人都还不错。”
“行了,我就说这些,再多你们也嫌烦。”
接着易中海就挑起扁担,准备出发的。
这时贾张氏突然拦住易中海说道。
“老易,你先等一会儿。”
“我给你准备一点儿特产带回去。”
“昨天大家来吃席送的礼不少,我们母子俩留在乡下也吃不完。”
易中海一听连忙摆手拒绝。
自己挑的东西不少了,还再拿特产,那就更重了。
更何况啊,这次下乡,也没累着。
吃喝全是贾家管,也就是帮忙解决了一些麻烦事儿而已。
一家子三口人吃人家的,住人家的,临了,还拿人家的,这就有些不合适了。
好面子的易中海自然不愿意。
可贾张氏这人性子是想一出来一出的,这她要送出去的东西,那是真心的送。
最后在易中海和李兰的百般推辞下,挑了两三斤的干蘑菇,一斤多的干木耳,还有好几斤的干咸菜,打包好放进挑子里。
见贾张氏还要塞,易中海连忙摇头说道。
“贾嫂子啊,你要是嫌多,可以抽时间到县城给卖了了,到时候也能换些钱来。”
“更何况带一部分回城,到时候也有面子嘛,每个邻居送一点儿东西,别人还会记你的好。”
这贾张氏一听,眼睛立马就亮了。
哈哈,老易这法子行。
到时候回去跟院儿里显摆显摆,看那姓梁的臭娘们还神气个啥。
不愧是道行深的老易啊。
如果不是老易没孩子,他家一定会在方圆几里都很有面子的吧?
于是贾张氏一拍大腿,笑着朝易中海夸赞道。
“老易,真有你的,啥事你都能想到对自己有好处的地方去。”
“这本事你可要多教教东旭啊。”
易中海心里很复杂。
要不是自己家没孩子,哪里还用得着培养外人?
更何况东旭还有得调教呢。
走着看吧。
不过他表面上并没有表现出来。
而是微笑着回道。
“贾嫂子,东旭是我徒弟,我自然是要教给他的。”
“行了,时候不早了,我们早点出发,要赶回去收拾一下家里,然后吃午饭呢。”
“要是再耽搁一会儿,估计中午赶不及回城了。”
接着易中海挑起担子就往村外走去。
一路上遇到的要下地干农活的村民都纷纷跟易中海打招呼。
到村口的时候,老张家、老黄家、老曹家都赶过来了。
拿着大包小包的特产往易中海挑子上塞。
易中海使劲儿的推辞,可就是推辞不掉。
人家确实是真心想感谢他。
毕竟他想出来的粪肥换农具的事儿,帮了大家省掉不少事儿。
钢制农具很少,但是粪肥农村不咋缺啊。
最后易中海推辞不掉,只好收下。
忙着拱手跟张家人、黄家人、曹家人感谢告别,同时也跟看热闹的村民打招呼。
临了还千叮咛万嘱咐的,让大家多照顾一下贾家。
村民们对易中海的做法啧啧称奇。
做师傅的,做到这个份儿上,那是顶天的存在了。
从村里出来,易中海带着李兰和老太太往镇上走去。
之前可是跟宋书记说好了,回城之前要去镇里拿感谢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