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逃荒路,自带空间全家宠
作者:古十叶 | 分类:古言 | 字数:42.8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53章 客来
繁忙的日子一天天地过,随着大家的熟练,盖房子的进程在有序又快速地不断推进。
李家的宅子也渐入尾声,而何家的宅子也建了一半。
之前让学生们挖的那些中草药也已经炮制好了,将那些中草药分门别类地装好,去将军府卖中草药的日程也提了上来。
此次去襄州府城,不仅是卖中草药。
李家雪这么多年没怀上,现在好不容易怀上了,自然是要跟着去让大夫看一看。
李正荣这些日子累积了不少医学上的问题和疑惑也需要人解答。
李、何两家思量着在年前宅子就可以入住了,要去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家具用品,价钱合适就直接在府城购买。
除了添置家当,何秀才更是想着,到府城的书肆走走。
这么一来,此行的人员大致可以确定,李家成带上李家雪和李正华,何秀才跟着一起。
李正如看着识字量还不够的李正华,提出了带上大姐吧,这样在大夫解答疑惑时,大姐可以在一旁记录,大姐会写字又会画画,能帮上忙。
伍于归也提出要跟着,这是他和阿雪的第一个孩儿,初为人父,自是极为重视。
李正星看着阿如:“你不去吗?上次我们都没能好好地逛逛襄州府城,你不想去逛逛?”
“不去了,这次你们都是有事要忙,我去干嘛?”
李正如忙摆摆手,拒绝了大姐的邀请。
桃村所在县衙和州府同在一城,之前他们早上从将军府辞别,太阳落山了才到,虽然他们那次走得慢,但也还是能看出桃村离襄州还是有些距离。
大家都有正事要办,家里事情又多,肯定是事情办完就回来了。
这来去匆匆的,估计大部分时间都耗在了路上。
逃难这一路她坐牛车已经坐够了,就不需要再来一次牛车游。
大家又看向苏元元师徒和阿三,太尉爷摆摆手:“将军府要是问起,你们就说我们过些日子再回去。”
正如李正如所料,这次去府城是一点都不耽搁,办完事就回来了。
他们一大早出发,路上也不逗留,在太阳西下时到达襄州府,先去了将军府找贾大夫。
贾大夫打开各种药袋口,将手伸进去,随便抓几把出来检查,李家他们是十分细致的,也猜到这是将军府帮扶他们,那就更用心,不能让人看低了,这些中草药都是收拾得很干净不会混入其他杂草杂根,炮制得恰如其分。
见中草药的也是极大方地给了个很慷慨的价钱,将他们带的中草药全收了。
不过跟着他们回来的,是有些日子不见的苏田田和他的小尾巴将军府小公子。
大家也没预料苏田田的到来,这穷乡僻壤的,他一个公子哥怎么就又来了呢?
反倒是阿三看到四公子后哀嚎了一声,然后从荷囊里掏出个元宝递给三公子。
苏元元淡定地接过元宝,嘴里还念叨着。
“我就说老四肯定要来的,你还不信。”
“我不是不信,我是想着长孙夫人不会准许的……”阿三十分委屈地辩解。
“这不是快要到年节了吗,小姨想着我们也快要回去了。他们不来,到时也一样要派人过来催我们。
不如就顺了他们,免得他们天天吵闹,快到年节,小姨估计也忙得紧,将这两个烦人的家伙打发过来玩几天,正好落个清闲。
他们来了,我们自然不能拖延,到时要送他们回去,哪怕想待多几天,那些护军也会催我们回去。”
苏元元难得好心地给阿三解释个一二。
正说着苏田田已经带着小公子梁为至走过来了。
“三哥~”
“这是三哥。”
苏田田给苏元元打了招呼,又给阿至介绍道。
阿至拉着苏元元的衣摆,睁大着眼睛看着眼前十分陌生的小男孩。
这人哪里是三哥?
苏元元看着肉包子这呆样,就知道自己这模样他没认出来,伸手掐了掐他脸颊的肉。
“阿至也来了。”
梁为至摆着身子晃着头,想躲开掐他的魔掌,每次一见面都要掐他脸的,还真是三哥。
这边三兄弟见面玩闹,那边李何两家在清点着这次买回来的东西。
受杨老太嘱咐,给每人都买了一套新衣服。将军府之前送了不少布料,但大家都忙,一天下来都累得慌,反而没空裁衣服。
倒是涂老太劝说,这次新居落成,以后就要在这里安定下来了,难得的大好事,就豪爽一次。
成衣虽然不便宜,也在可承受的范围内。还可以让阿星去看一看成衣店里好看的样式,以后想自己裁衣时也有个参照。
又订了一批床、桌、椅、柜架这些基本家具,他们人多,要用到的桌椅也多,到时店家全做好了再一起送过来。
何秀才买了好几本书,还给娃们买了不少学习用品,比如一些临摹的大家字帖画册,另外给阿星买了颜料。
还有一些其他杂七杂八的东西,主要一些新居要用到的物件,还有待客用的饼馍、饴糖、枣和干果之类。
第153章 客来
将军府的家将也搬了几箱礼物进来,说这是长孙夫人吩咐的,说府里的几个要在他们这叨扰几天,让大家多担待。
这次来的人不少,护送两个公子哥的家将和仆人就有十人。
也幸得苏元元提醒,阿三提前将他们院子其他的房屋都清理打扫干净,其实也是将家将仆人们安置好就可以了,苏田田带着小尾巴,死皮赖脸的就是要和三哥一起睡,苏元元被闹得没办法,最后哥仨一起,倒也不用另外安排。
小包子阿至觉得现在的三哥新鲜极了,还有那钟离爷爷也变了样子,看起来比他印象中的爷爷要慈祥几分,也让他不那么害怕了。
太尉爷见到两个小娃,伸出手将两娃顶上的毛发都揉乱了,才松开手,让两人跟他们三哥一样就喊他爷爷。
将中草药卖出去了,李家也将需要给村学那些勤工俭学的同学们的工钱,全都算出来了,这是大家交草和果子还有清理田地的工钱。
村学里的小娃们也没想到,休一天假回来后,就得到这么一个好消息,个个都十分兴奋,这是他们第一次挣到钱。
小孩们这次基本都有上百文钱收入,哪怕是没有家长帮忙的村长家和金家的几个小孩,也都有十几二十文的收入。
钱是富、吉、贵三兄弟发的,一人发钱,一人核对工作量和解释工钱的计算,你交了多少捆草和多少箩果子是多少文钱,你清理的地多少块是多少文钱,合起来共多少文钱,能听懂算得明白的同学寥寥无几,另外再有一人在旁边守着,避免丢钱和维持秩序。
也不知道是哪个走漏了消息,或是大人们时刻关注着村学学堂。
这边发工钱也还没发几个人,就已经有妇人过来,围在了学堂外边。
随着围观的妇人越来越多,小孩们那刚拿到手上的文钱就被门外的阿母阿奶们拿走了。
有不放心的,还在门外一边数着文钱,一边扯着嗓子问他家的小孩领的是多少工钱。
富、吉、贵也不知道何意,只道是这些妇人信不过他们,给他们家算少了,前面一两个问,还有耐心给解释是多少工钱怎么算的,后来便不耐烦了,语气也就有些冲。
那些妇人才知道李家娃儿误会了,忙扬着笑脸给富、吉、贵三人解释不是不信他们,她们信不过的是自家娃儿,怕娃儿交钱上来的时候,私自扣下几文钱。
有小孩私藏钱吗?还真有。
这不就有妇人怎么数都数不对,立刻扭住自家娃儿耳朵,问还有十几文钱哪去了。
男孩也是疼得哇哇叫,但却是不屈服于自家阿母的恶势力,还据理力争,一边喊疼疼疼,一边嚷嚷着,你之前说过的,等发了工钱会给我十几文钱用的。
大人们哄小孩的话能信吗?显然是不太可信的。
只见那妇人听了娃儿的辩解也不松开手,另一只手还在娃儿身上摸着,要找出那被藏起来的十几文钱。
嘴里也在驳斥娃儿,你那么小,拿这么多文钱做什么,哪里懂得用钱,阿母先帮你收着,等你长大了再给你。家里拿了那么多银钱供你上学,你还私藏钱,真是没良心的小崽子。
显然想要自己能留几文钱的不只有这一个男孩。
“阿奶,你给我几文钱好不好,我保证不乱花。”
“阿母,现在有钱了,给两文钱我买饴糖吃。”
“阿母,你说让我们好好做,领工钱后会给我们发工钱的,我们的工钱呢?”
看起来,也不只有一个大人给自家小孩子画过大饼,但是在谈到钱的时候,大人就是喜欢哄骗小孩子。
给钱?那是不可能给的。
小孩们自然也是不乐意的,在挨了几巴掌后,又被喂了诸如下次带你去赶集,下次给你买糖吃,下次给你买好看的衣裳等等这些大饼后,只能眼睁睁地看自家阿母阿奶摸根绳出来,将铜钱一个一个地串进去,又把串好的铜钱绑在裤绳上。
在哄哄吵吵,热热闹闹中,第一次勤工俭学的工钱就发放完毕。
围观的妇人们都心满意足地领着文钱慢慢散开回家了,留下一群只吃到空中大饼的小孩们。
小孩们你看我,我看你,又看看刚还摸过捧过铜钱的手,个个都嘟长了嘴,
如果他们不知道这工钱有这么多,如果他们没摸过那些铜钱,如果,没有如果,那些他们数不清的铜钱,还没捂热就已经被家长们搜刮走了,连一个铜板都没留给他们。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癞子。
汪婆子在得知小娃们要发工钱时是在厕屋上,她刚蹲下去,就听见那走过路过的说李家要给娃儿发上回农田除草的工钱了。
一听到要发工钱,汪婆子也不急着解决肚子里肠子的那点官司了,提起裤就跑下厕屋往村学学堂跑,留下厕屋下猪圈里的猪还在窦洞那等了半天也不见上面的吃食掉下来。
汪婆子到的时候,她儿媳也到了。
领工钱的兴奋,让在课堂外面的妇人们都忘了掩饰自己的大嗓门,老远就听见有人在喊,你们家领多少钱了?
哎哟,那么多,这李家就是实在,下次有啥活,娃儿你一定要争到啊!
什么怕做不了?做不了也要争,不是还有阿母在吗。
你们家都挣那么多了,还要抢呀?
说得你家挣得少似的。
先领到工钱的妇人们挤出围观人群,又互相在比较着,她们一个高兴,也压根不记得不压低声音,让那些还在赶过来的人都加急了脚步,生怕来晚了,工钱就被领完了。
汪婆子她们到的时候,赖子两叔侄已经领到了工钱,正在那数着铜钱乐得见牙不见眼。
看见自家阿母,大孙子是非常自觉地就将工钱如数上交,又看见阿母身后的阿奶,还将六叔的工钱数目给阿奶说了。
赖子在那正数得高兴,就被几个身子挡住了光线,赖子将铜钱数来数去,正数得高兴,被人挡住光线,也不抬起头,只是嘴里嘟囔着,你们别挡住我的光呀。
“六叔,阿奶来了。”
在赖子抬头之时,汪婆子已经伸出手,直接将赖子衣兜里的铜钱都搂到了自己撩起的衣摆里。
动作十分的敏捷精准,分文不落地全部被转移到了她用衣摆围出的衣兜里。
赖子看看不知何时已经到自己面前的阿母,又看看自己的衣兜里已经空无一铜板,也不知道怎么的,突然悲从中来,眼眶红了。
汪婆子可没空理猜测六儿这是怎么了,她急将铜钱串起来数清楚,将六儿的铜钱数清楚确认无遗漏之后,又看向大儿媳。
很显然,汪婆子的平日里在家是积威甚深,大儿媳十分不舍地将就兜里的铜钱倒了出来,汪婆子接过铜钱,还伸手进去确认没有了,才将铜钱串到刚才的铜串里。
将儿孙的工钱都收入了囊中,汪婆子才有空抬头看一眼赖子,才发现六儿眼眶微红,直勾勾地看着她裤腰上的铜钱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