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留学归来,悟性逆天
作者:何时归来 | 分类: | 字数:65.5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26章 重大发现
不过,很快她就不后悔了!
因为现在她十分庆幸,林长青教导了他们五人。
她看向方永吉,道:
“后悔也没有用,但是我们一定非常幸运,在这里,遇到长青同志,得到他的教导。”
“是啊!不是后悔是幸运!”方永吉转念一想,确实是如此,如果没有林长青,根本就不会有人告诉他们这些方法。
“长青同志,你说的这些方法,看起来都挺简单的,以前的老师,怎么就没有按照你的方法来教我们呢?”
李清月对比了一下,自己以前的老师的教学过程,流程差不多,但就是没有林长青所教的学得多,也没有那么容易。
以前老师讲的文章,容易的还好理解,但难一点的文章,就会留下一些问题,说不清道不明。
但是老师就是不说,而且,问了也只是简单的讲,有的老师,还说这些问题根本没有意义。
让她以后不要再问,老师让你怎么做就怎么做。
“很简单,因为教学的目的不一样。”
林长青的话,让五人摸不着头脑。
“有什么不一样的?我感觉是一样的啊!不都是为了培养人才吗?”
宋佳佳率先开口问道。
“是啊!难道老师还会害人不成?”
“不可能,老师怎么会害人!你的话就不对了!”
“确实,老师的目的,就是在培养人才,没有什么不对的!”
“但是,为什么会这样?难道长青同志说错了?”
五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起来,不过就是没有什么结果。
林长青笑了笑,道:“停停停!”
看到五人停下讨论,他才继续说道:
“刚才是我说错了,老师的目的,确实是为了培养人才,他们是知道的,但是好心办了坏事!”
“你们都上过学,每次期末都有考试,你们都是这样吧?”
“是!”五人齐齐回答。
“那就对了,考试的内容,就是课本上的东西,所以老师自然而然的教你们课本内容了!”
“但是,课本的内容,每个年级,每个学期都不相同,千变万化,让人眼花缭乱,除了十分聪明的人,想学好基本不可能!”
“那么就会造成一个现象,几十人的班里,成绩好的往往只有那么几个人!”
“这样的教育,是在挑选适合读书的人,而不是培养人才!”
轰!
五人大受震撼!
怎么可能?他们接受不了,这个事实!
“怎么会这样?长青同志,教育不是在培养人才吗?怎么会是这样!”
李清月不敢相信这样的事实。
“本来就是这样,你们想想,自己的上学经历。我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我家庭一般,如果不是成绩好,根本不可能上学!而能够考上高中的,在我家那片胡同,只有几个人!大学只有我这一个!”
“我们那片胡同,少说也有上万人,孩子也有不少,但是我就没有听说有几个人能真正考上大学的!”
五人听了林长青的话,也回应起自己的学习经历,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事实。
“为什么会这样?老师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人才,出发点是对的,怎么结果却成了挑选读书的人?这其中有什么地方不对啊?”
“长青,你能不能跟我们说说?你这么聪明,一定知道其中的原因,对不对?”
“嗯,我确实知道,也不跟你们卖关子了,我就跟你们说说。”
林长青看到五人渴望的目光,笑了笑,继续道,
“之前我说过,内容不重要!可能有些武断。但是,这是有依据的。刚刚我讲解如何看文章,就跟那些老师讲的不一样。”
“刚才讲了那么多,你们可注意到,我有跟你讲解文章的内容了吗?有给你们分析什么重点句子,修辞手法了吗?”
“没有!”五人摇头,按照林长青的方法,他们的注意力都不在咬文嚼字上。
“所以,你们应该感觉到了,以前的老师,只是在教你们内容,而不是方法。”
林长青接着说道,“还记得我之前教你们的那个一般性方法吗?”
“记得!”
“说来听听!”
“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做,总结规律!”
“不错!”林长青点头,“回想一下,以前老师教你们文章的情景,你们发现了什么?”
一时间,五人沉默了,努力回想以前的上学情景。
过了一会,林长青问道:“有什么发现?大家不妨说出来,说错了也没有关系。”
话落,林长青就看到了李清月举手,便道:“不用举手,也不用站起来了,直接说吧。”
“好!”李清月缓缓说道,“我发现了,以前的老师,一直在教我们文章是什么,偶尔会说一下为什么,但是很少会说如何做,更不会总结规律。”
“刚才长青同志的教学就不一样,一般性方法的内容,全部都涉及了。”
听了李清月的话,其余四人也恍然大悟。
对啊!老师都没有教全,他们怎么学得会?
“不错,清月同志说得不错。老师教的一般都是文章的内容,很少说这篇文章是怎么写的,更加不会寻找文章结构框架,总结优缺点。”
林长青满意点点头。
李清月确实聪明一些,能这么快想到问题。
对于林长青的夸奖,李清月有些心虚,已经这么明显了,她还不知道,那就丢人了。
“这样的教学,其实是有很大的问题的。比如说,教你一篇文章,我告诉你文章写了什么,为什么写,再分析重点句子,分析修辞手法,然后让你写一篇文章,你们能做到吗?”
“不能!”X5.
“这样学文章,你就会感到十分迷茫,到自己写文章时,就无从下手。教一半不教另一半,怎么会写文章?”
“我刚才说的,是教学目的出了问题,有些不对,是老师的理解出了问题。因为期末考试,是一项考核,内容又是课本上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成绩,是衡量老师能力的基础。”
“这就造成了,老师有这样的想法,只要学生学会了课本上的内容,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自己就能获得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