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迁太难?不如安心干点实事
作者: | 分类:都市 | 字数:208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38章 棉纺厂现状
别人在县里当常委并且掌握一个重镇管理那都是件好事,毕竟级别高又有较大实权。
然而吴书记所管的佳林镇不同,别看是天门县重点发展对象,但发展的是真的一般。
尤其镇上的重点棉纺厂,这两年发展是越来越没劲了,现在已经到了不挣钱或者亏钱生产订单的日子。
沈旭东这两天也已经看过小卓写的报告,对于棉纺厂目前情况有了个初步了解。
天门县第一棉纺厂是62年成立的,后在82年经过改制成立了新的天门县棉纺厂。
差不多在85年厂里生产到达了巅峰,工人有三千多人,占地五百亩共一个厂区。
但是在85年后厂里的利润迅速走低,又因为民营企业逐渐兴起,像棉纺厂这种技术含量不高的企业,更是民营企业成立的重点领域。
其他地区的民营棉纺厂或者小服装厂相对于国营棉纺厂,虽然规模以及设备数量比不了,但是灵活性是大大加强。
市场上喜欢什么,或者其他服装加工厂有单独的要求,都能商量着并且给予满足。
生产的产品也不局限于各种纺织面料或者说床单被罩。
民营企业不仅生产松紧带,缝纫线以及各种纺织辅料,甚至连纺织成衣,手套、袜子等装饰用纺织品都生产。
到现在包括地毯、沙发套、坐垫(套)、壁毯、贴布、罩、窗帘、毛巾等,以及床上用品包括床罩、床单、被面、被套、枕芯、被芯、枕套等。
产品丰富多样,并且敢于在国营厂的主要生产产品上低价亏钱售卖,但在其他国营厂无法生产或者没有涉及的产品上高价挣钱。
并且一般出售产品还要求进货商统一进货,这种亏钱与挣钱的产品一搭配反正挣的又不少,还落得经销商夸他们厂产品价格便宜,比其他家厚道,可以说瞄着的就是国营大厂。
所以他们天门县的棉纺厂哪能竞争的过,产品单一不说。
在小卓的报告上,棉纺厂的管理层机构臃肿,车间领导比比皆是,更别提厂里的其他中层领导。
往往一个小的决定,或者员工的某些提议,需要繁复的审批,哪怕是个降价的决定都得过个个把月才能把流程走完。
你这边动作慢,别人动作可不慢,生意就这么慢慢下来了。
近些年棉纺厂也发现了自己的问题,可惜也就是将产品价格降的更低,亏本售卖维持运转。
谁都不敢让厂子因为不挣钱就停产,任谁都知道,厂子能亏能运转就一时半会还倒不了,毕竟老国营大厂,底子还是有些的。
但要是真的厂子一停,那就可以坐等着倒闭,没有任何希望再起来,他们天门县怕是要提前迎来国营厂倒闭的事宜。
也正是因为这些种种原因,其实新产品或者其他技术革新已经救不了棉纺厂,只能从根上将棉纺厂改革重组才行。
“暂时还没确定,我到时候还得亲自再过去趟,确认一下。不过不外乎两种模式,一种是县里控股但不参与经营,剩余股份由厂里员工根据出资比例买下。第二种则是将棉纺厂的资产全部由员工集资买下。其实主要目的,都是让厂里员工自己经营工厂。”
沈旭东也是给这位吴副书记谈起股份制改革的部分思路,也方便他回去后一起更加实际的思考问题。
“两种模式其实各有优缺点,我个人是更偏向第二种。棉纺厂毕竟技术水平不高,从业门槛也不高。想盈利主要是能贴合市场,灵活做出相应的变化决策。若是政府还占据大头,其实工人心中还是国营企业铁饭碗有人兜底,不会积极的去参与投身变革,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而只要他们能直接参与厂里经营,提出建议,不是之前的厂长负责制,再将臃肿的管理层一处理,那就比其他的棉纺国营厂迈出了新步伐。毕竟实际生产比民营企业来的熟悉,要是管理以及生产产品的想法也能与时俱进,我相信棉纺厂焕发新生问题不大。”
吴书记一听沈旭东的提议就脸色犹豫起来。
这种股份制改革别看好像新颖,其实魔都早在84年就有试点。
魔都交易所的”老八股“就是股份制改革试点的成果,一个个如今股价是飞速飙升。
只不过听着都是好处,肯定也有巨大的阻力和坏处。
”沈书记,这么改革的话,那原先厂里的编制以及他们的管理层还保留么?“
吴书记一下子就关注到了改革的重点,其实就是厂里的生产经营权的变动。
原先厂子是国家的,厂里哪怕再难也就是降些工资,但是他们是铁饭碗,国家会给他们兜底。
而厂里的领导就更别提了,虽然现在政企级别不互通,但他们的待遇还是跟着原先级别待遇走的。
若是这么一改革,他们立刻失去了核心权力地位,成了谁股权大谁的声音就大。
他们这些管理层也不是位置占住就能坐稳的了,随时可能被股东们调换。
这么一出改革,其实领导层和普通工人都不乐意,毕竟相当于他们厂直接转为民营的了,这压力可不小。
”当然不保留了!让厂里股东自己推选新的董事长,经理以及重新制定管理层。当然了最初改革的时候咱们政府也会插手,棉纺厂算是开个头咱们县里多重视些。等之后还有一些管理制度落后,技术落后的制造型企业也要这么改!“沈旭东斩钉截铁道。
他清楚这种涉及他人利益,尤其是端了人家饭碗的事肯定是阻力重重。
但是棉纺厂若是不改革,不革新的话,他们县里就得每年资金搭进去,若是搭进去能有起色就算了。
很可惜,就棉纺厂里头吃空饷的不干活的,或者七七八八不干事的管理层实在太多。
再加上厂里的工资每月仅仅90元,哪怕算上补贴,才勉强过了今年宁州市全市职工平均工资的一半。
不少心里有些念想,有冲劲的工人同志早就办了停薪留职,已经在外头找民营企业工作。
毕竟他们本身就有技术和多年的生产经验,外加上宁州市如今大厂相继建立,劳动力缺乏,干啥不比在棉纺厂来的工资高啊!
尤其是前两年分配来的高中专或者大学毕业生跑的最快,每年分配过去十来人,能留下一半都是谢天谢地。
都是干了一段时间就等着家里找关系调走,或者找到了好的下家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