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师每天都想逆天改命
作者:枫倾诺 | 分类:古言 | 字数:63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26章 渝州
尤桑跟游雨珊互相挑眉对视一眼,继续说了些不相干的事,他们谈及感情便没留意听的乐笙然自是不会注意,而顾寒舟对他们谈不相干之事一点反应都没有,两人顿时心领神会了。
乐笙然分心他们能理解,她素来不喜谈论这些,往日在清心观听到便会自觉离去,现下是她玄清宫,她也不好离开,或是在顾寒舟面前驳了他们的面。
但顾寒舟面上也没有过多情绪,但那双眼睛从一开始的留意,到后面乐笙然没有顾及旁的时,就专注看着时,透露出几分雀跃的欢喜。
这些细微动作就像是许久以来养成的习惯一般,看的两人忍不住想笑。
“然然。”游雨珊唤了一声。
乐笙然抬眼看去,顾寒舟则是立即收回视线,因有着几分心虚,坐的过于板正了,背脊僵硬的挺着,端起茶杯,低头喝茶,做着掩饰。
“师姐?”乐笙然挑眉看她。
游雨珊与尤桑作为旁观者已经看的很是清楚,但两人方才已经私下做了商量,不打算将此事剖白了跟她说。
她若现在知晓了,日后与顾寒舟相处时,自是处处都是尴尬。
游雨珊扯了些闲话,才遮掩过去。
晚膳时,在院中四人围坐一方桌案,桌上有着五味蒸鸡,燕窝肥鸡丝,炒银丝,黄焖鱼翅……。
足足上了二十四道菜品,各色菜肴看着色香味俱全可口极了,但乐笙然身前的那几道俱是她素来喜吃的,两人心中欣慰,顾寒舟准备的这场晚膳丰盛,荤食颇多,但也留意了乐笙然的喜好,想来也是下足了心思的。
不同于世家夫人及闺阁小姐们的规矩,她们要等家中夫君或是父亲用过一道菜后,方能跟着用,且只能用三筷,顾寒舟却是没让她依这些规矩。
他跟乐笙然用膳时,没让罗春辉在旁边给他布菜,但他又知乐笙然素来都是极重规矩的人,自是要他先动筷之后,她方才动筷,因此便先随意用了眼前一道菜后,其他三人方才执筷。
这样的用膳虽然没什么规矩,但对尤桑二人还是颇为不适应的,往日里在清心观都是坐在一起,喝酒吃肉,还不时谈话,在顾寒舟面前不好丢了规矩,都不愿说话坏了规矩。
偶尔不小心发出声响来,都心惊的看向顾寒舟,虽知他不会因此事对他们治罪,就是单纯的怕此举给清心观丢脸,给乐笙然丢了脸。
晚膳过后,顾寒舟寒暄了几句,便离开了玄清宫,尤桑跟游雨珊身姿才略微松缓下来。
次日一早,罗春辉前来为他们送行,见乐笙然不同往日穿了一身黑色绢纱长裙,一时多看了几眼。
又恭敬递上三个钱袋,并说明里面放了若干银票,碎银钱物,是陛下为几人准备的。
三人道谢,罗春辉受宠若惊的退后一步,连说折煞奴才了。
送着三人出了玄清宫,罗春辉这才回去复命。
灭影阁就在渝州,三人此行便是去的此地,渝州离皇城尚有些距离,去则花了三日时间,入了渝州城,三人牵着马走在街道上也并不显得格格不入,这里的百姓们鲜少有几个叫卖自己货物的,跟着左右摊主在那里扯闲,不时留意眼前经过的行人是否有意要买东西。
他们性子豁达,说的是当地方言,乐笙然依稀能听出几个知晓的字眼。
尤桑看了一圈,叫她们原地等着,将缰绳交给游雨珊就走开了。
回来的时候,双手拿着数十根肉串,走近就给她们递过去。
游雨珊毫不犹豫的去接,乐笙然则是拿了一根。
知晓她向来少食荤腥,肯拿这一串也是不想拂了他的好意,尤桑也没劝着她多拿一些。
尤桑拿起一根咬下一口,游雨珊看着肉串没有立即下口,而是问道:“师兄,这么多没烤多久,不会有问题吧?”
“听摊主说,上一位客人点了这些,他烤到一半,那客人就急急忙忙走了,给他留了烤肉的钱,他原本是想自己吃的,但刚好我又去了,就卖给我了。”
渝州人热情好客,多的是在路边喝酒吃肉的人,他们在路边吃烤串在渝州人眼里并不稀奇,因此没人用异样眼光去看他们。
乐笙然吃完手中的烤串就在留意百姓们,街道上人头攒动,三五成群的走在一起攀谈,说到兴处几人还扬声大笑,没人觉得这举止失了风雅,因在渝州这不过是稀松平常的事。
偶尔有人留意到他们,也是大大方方的看,看了之后还跟身边的人称赞起他们,没有淫言秽语,只是说着他们听不懂的称赞之词。
想了想,乐笙然淡了询问路人的心思,灭影阁在百姓心中印象极好,自是不会建立在偏僻之所,一会儿找个茶馆去喝会儿茶,那里想必能听到不少事。
他们贸然去打听,百姓们也会有所怀疑,毕竟灭影阁虽在百姓心中有威望,却也树敌不少。
等着二人吃完,她才说道:“师兄师姐,我们先去找一家茶馆,在那里顺便打听一下灭影阁的事。”
“不直接找上灭影阁吗?”游雨珊问。
乐笙然摇头,“最好不要一无所知就去找他们,灭影阁阁主你们知道叫什么名字?”
“不知道。”
“那么我们至少先了解一两个灭影阁之人的名字,否则也不利我们行事。”
“那好吧,就听你的。”游雨珊道。
三人就近选了一家茶馆,小二给他们上了茶水之后,就去招呼其他客人,茶馆里面几乎爆满。
乐笙然看了一圈,发现有几桌客人都拎着包袱武器,与他们一样,都不是渝州之人。
尤桑跟游雨珊也注意到了,尤桑悄声对二人道:“不是吧,咱们来这里打探消息,其他人莫不是也是此意。”
茶馆一楼摆放了八方桌子,仅是外地人,包括他们在内就有四桌,其他四桌都是些本地人,他们似乎见怪不怪,在那里高谈阔论。
其他人则是手捧茶杯,眼睛却在互相打量,都是外地而来,因此也多了几分审视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