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再现:诸葛亮不是后勤部长
作者:引力红移 | 分类: | 字数:57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39章 江夏城中,子敬来了
治疗曹军疾疫的药材,都被孔明抢先买走。
曹操怒不可遏。
他把孔明骂了一遍又一遍。
一个人骂还不过瘾,曹操又把众多文武叫来,一起声谴孔明。
不过骂归骂,问题总要解决,后边如何应对,曹操与谋士们商议一番,最后做出决定。
关于疾疫的问题,荆州没有药材,就立即派人回中原求药。
大军先在乌林沿江驻扎,陆上设旱寨,江上设水寨。
水军在原来荆州水军的基础上,增加北方士兵,由蔡瑁张允统领,抓紧训练。
还有,荀攸献上一条妙计。
敲山震虎。
写信给江东孙权,请孙权一起会猎江夏,共击刘备。荀攸猜测孙权收到信后,一定会惊而来降,江东可以不战而定。
曹操赞同荀攸之计,马上向江东派出信使。
不过曹操和荀攸,错估了江东的形势。
江东孙权身边主降派居多,不过铁杆的主战派也有。
最坚定的一个主战派就是鲁肃。
这里聊下鲁肃。
鲁肃可以说是三国中,最被低估的人物。
很多人认为鲁肃没什么心机,把他当成一个老实人看待。其实,鲁肃是三国时代的战略家和外交家。
没心机不代表没谋略,与一些爱耍小聪明的人相比,鲁肃的想法是大智慧。
鲁肃有超强的大局观,眼光放得远,总是从战略高度上看问题。
张昭在意自身得失,周瑜只想攻城掠地,鲁肃想的是组成对抗曹操的联盟,让天下形成鼎足之势。
鲁肃的终极目标是,辅佐孙权成就帝业!
正是因为有着超强的远见,在刘表死讯传到江东时,鲁肃便开始行动。
鲁肃请求孙权,让自己以吊丧为名,出使荆州,打探荆州虚实,促成抗曹联盟。
胸有大志的孙权,也同意鲁肃的意见。
鲁肃便很快出发,沿江而上。
先乘船到江陵,在那里,鲁肃得到刘琮投降,刘备南下的消息。
于是鲁肃调整目标,把联合的对象改为刘备,他弃船登陆,向当阳方向前行。
不过刘备最终没有到江陵,而是去了江夏。
鲁肃也跟着调整方向,向江夏赶来。
……
再说刘备方面。
刘备到江夏与刘琦会师后,皆大欢喜。
刘琦本身没什么野心,也没什么能力。乱世之中,父亲刘表撒手人寰,弟弟刘琮反目成仇。
刘琦现在所有的倚重就是刘备,刘琦待刘备比亲叔叔还亲。
而对于刘备来说,到达江夏,从刘琦这里得到了落脚点。
还有,刘琦是刘表的长子,本应是荆州的法定继承人,刘备与刘琦联合,日后争夺荆州,便有天然的正当性。
总之,刘备一路从樊城到江夏。
家眷平安。
辎重无失。
将佐和士兵不减反增,还大败曹操一场,军中的士气不错。
……
这一日。
刘备、刘琦和孔明,站在江夏的城楼上,察看江边和城下的地形。
孔明提议,近日举行一场阅兵仪式,所有的士兵都要参加,水军战船在江边停泊,步兵和骑兵在城下列阵。
整个阅兵仪式一定要宏大,要彰显军威,提振士气,以便应对曹军后边的进攻。
不过提振士气,只是表面上的说法。
孔明阅兵的真正目的,另有两点。
一是把刘备原有的将士,刘琦的将士,以及荆州新近来投的将士,打造成一个整体。
二是阅兵准备给一个人看。
这个人是谁?
不用说了吧?
这时的季节已到深秋,江风吹上城楼,孔明一连打了几个喷嚏。
刘备关心地说:“秋日的江风寒,军师小心别着凉。”
然后,刘备又回身对从人说:“来人,为军师拿一件披风来。”
很快有人拿来披风,刘备接过,亲手为孔明披在肩上。孔明披上披肩,连忙对刘备称谢,不过喷嚏还是打个不停。
刘备看孔明打喷嚏的情况没有好转,露出了担忧的神色。
孔明则说:“主公不用为我担心,想来我不是着凉,而是有人在背后说我的坏话。”
“何人背后说军师的坏话?”刘备问。
“自然是生了疾疫,没药治病的曹军。”
孔明说完,刘备、孔明,还有刘琦,三人一起哈哈大笑。
那么,三国时代,有背后被人反复说,会打喷嚏的说法吗?
可能有吧?
《诗经·邶风·终风》中有这样一句:
“寤言不寐,愿言则嚏。”
……
又过两日,阅兵已经准备就绪。
有人来报,江东派鲁肃前来吊唁刘表。
刘琦听后,吃惊不小。江东和荆州有杀父之仇,从来不曾通庆吊之礼。
刘备也是奇怪,刘备与孙权,以前也没有什么往来。
孔明则高兴,心想:等待的人终于来了。
孔明对刘备说:“主公,江东来人,必是以吊丧为名,打探荆州和曹操的虚实。我们可以借机与江东联合,共破曹操。”
然后,孔明又靠近刘备,耳语数句。
刘备听后,喜不自胜。
鲁肃入见刘琦刘备,见面一通寒暄,之前江东与荆州的仇怨算是翻过了。
鲁肃说:“久闻皇叔大名,今日有幸相见,实在欣慰。”
这话虽是客气话,但也是实话。
鲁肃的性格决定,他对刘备这样的人,有着天然的好感。
刘备自然也是礼貌作答,接着话题渐渐深入,鲁肃开口问曹操的虚实。
刘备说:“曹操势大,刘琮又突然投降,我不得已退守江夏,曹军兵马多少,我家军师更清楚。”
“皇叔,那诸葛孔明在吗,能否请来一见?”
“孔明现在城外军营,午后有一场将士的操演,子敬先在城中小饮数杯,午后可与他相见。”
于是,刘备刘琦安排酒宴,款待鲁肃。
宴后,刘备请鲁肃一起登上江夏城楼,而此时的江夏城外,是一片震撼的景象。
但见长江之上,大小战船,旌旗招展,排列有序。
江边岸上,中间有一座高高的点将台。
高台四周插着二十八面幡旗,台上后面有两面硕大的战鼓,前边是两人各持号旗。
台上正中,孔明一身氅衣,手持羽扇,迎风而立。
台下是步兵和骑兵组成的多个方阵,每个方阵都济济跄跄,整整齐齐。
每名士兵,也是英姿勃发,威风凛凛。
盔明甲亮。
装备精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