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律师
作者:江宁 | 分类: | 字数:61.8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20章 惊闻旧事
杨乐然老家在南方的一座小城,气候温和湿润,建筑古朴无华,生活节奏慢,是个非常适合养老和生活的地方,只是这几年旅游业大开发,总是有外来驴友们进城借宿,大批百姓们改建房产做起了民宿的生意,多少有些乌烟瘴气。
杨家老宅是座有百余年历史的老建筑,前些年由兄弟几个整体修葺了一番,既是杨老先生和杨老太太安享晚年之所,也是儿孙们逢年过节聚会场合。
这次杨乐然随着母亲回到老家,有些感慨,她十四岁时离开这里,一年都不一定能回来一次,家乡的变化竟然这么大,不变的是老宅中的古树,仍是郁郁葱葱,站在古树前,她甚至能看到小时候的自己在树下奔跑的样子。
杨老太太再怎么硬朗,也经受不住儿子、丈夫接连过世的打击,躺在床上一病不起,三个儿媳妇,包括岳晓华在内都轮流侍奉在病床前。杨乐然也是想帮忙的,但岳晓华明确拒绝,奉养老人是一辈儿管着一辈儿的事,哪有孙女伺候奶奶的道理?或许这就是老人心思,杨乐然也不好争执什么,本来打算回乡帮忙的她,反而好像是来了场休闲之旅。
不管是读书时代,还是旅行散心,杨乐然始终保持着早起跑步的习惯,如今回到山清水秀的小城,她更是早早起床,享受晨起的畅快舒适。
才刚跑出去约莫一两里的样子,杨乐然就被人叫住,那个声音带着点粗哑,很陌生,她一恍惚,还以为自己听错了,便继续往前跑。
“乐乐?!”
杨乐然这才回过头,是一个中年妇女,大约四十岁上下的样子,两只手拎满了东西,正咧嘴笑着看她。杨乐然上下打量着来人,可记忆里并没有这个人!“您,认错人了吧?”
“你真是杨乐然?我还以为看错人了呢!”她明显很兴奋,手里的东西往地上一放,快走几步到了杨乐然面前,两手在身上的衣服上抹了几抹,“乐乐,是我呀!”
杨乐然脑子里一片空白,她是自己哪位亲戚?还是曾经邻居家的姐姐?杨乐然歉意一笑,“不好意思,您是?”
许是看到杨乐然穿了件白色的运动外套,她终究还是放下了要伸出去的双手,有些脸红,笑着说:“我是郑晓呀。你忘了,小学和中学的时候我都坐在你身后的。”
杨乐然脑子里渐渐浮现出一个小女孩的样子,个子不高,瘦瘦的,头发也是黄黄的,总是穿着旧衣服,一脸的笑模样,印象中她确实读书比较晚,但也只比自己大个一两岁啊,不过是二十几岁的年纪,怎么竟苍老的好像是中年妇女?杨乐然一把握住郑晓的手,握住一把粗粝,“对不起,我没记起你来。”
郑晓凄然一笑,说:“谁也不会想到我们是同班同学。”
是啊,单从外貌看,说郑晓比杨乐然大二十岁都有人信,杨乐然本就是一张娃娃脸,很显小,而郑晓历经风霜雕刻,眼角、嘴角都下垂着,仿佛是浸泡在柴米油盐之中一般。
杨乐然莫名有些难过,她连连摇头,“是我太久没回来了。你这是要做什么?买菜了?我帮你拿吧。”
郑晓几番推辞,终究是拧不过杨乐然,并没有回家,而是带着杨乐然走向城中早市。很多城市都有早市和晚市,大多以贩卖粮油米面海鲜菜果为主,郑晓经营是一处早点铺,主打豆浆、豆腐脑、蒸包等。做豆腐的最是辛苦,起早贪黑,还挣不了多少钱,豆腐摊里的几个人都是灰蒙蒙的脸,其中一位老妇见郑晓过来了,冷着脸骂了句,“野到哪儿去了?”
杨乐然一愣,还想替郑晓解释一句,她却面色如常,转身接过杨乐然手里的东西,拎到摊位之内,又招呼着杨乐然,说:“乐乐,你坐,给你盛一碗豆腐脑,我家的豆腐脑可是远近闻名,是最好吃的。”
杨乐然很少吃大排档。这不是她矫情,这么多年四处游走,她有一个又大又好伺候的胃,唯一担心的是吃了不委身的东西会生病,出门在外是最怕病的,尤其是这种无遮无挡地露天摊位,感觉上烟尘飞扬全都落在锅里。
坐下后,杨乐然盯着那张油腻腻的桌子和碗里套着的劣质塑料袋好一会儿,拿起同样软趴趴的塑料勺子,挖了一口,扯出一丝微笑,“嗯呢,真的很鲜美。”
看得出来。郑晓过得并不好,早餐铺除了她之外,还有一对老夫妇,一个看着油锅,一个负责面案,而郑晓做的是最没有技术含量的打杂的活,看似什么都没干,事实上什么都是她在干,而且两个人都对她吆三喝四,她也习惯性的没有任何反抗,只是闷头干活,年纪轻轻的腰已经累弯了。
豆腐脑确实是做的不错,吃早餐的人很多,一拨刚走,又来另一拨,杨乐然不好意思一直占着位子,就端着碗闪到一边去了,不过再也没往嘴里挖一勺豆腐脑,手指触及碗底的粘稠,她的心也跟着黏黏稠稠起来,很不舒服。站了还没有十分钟,就有一个半大男孩孩子跑到她身边来,围着她转圈,时不时拍一下,又戳一下,杨乐然躲无可躲,真想把自己贴在一旁的电线杆子上。
郑晓瞥眼看到捣乱的男孩,呵斥一句,“永平,别闹了。”继而又朝着杨乐然歉意一笑,“我儿子,太调皮了。”
杨乐然眼珠子都要瞪掉到地上了,这个孩子看起来已经有七八岁了,郑晓才多大就有这么大的儿子了?况且这么大的孩子一般都嗜睡,更是上学的年纪,怎么会在这里,想来是因为生活艰难,家里没人照看,孩子也要跟着受苦,杨乐然不自主放低了声音,问:“孩子该上学了吧?”
郑晓倒空了几个碗,重新套上塑料袋后又放回到桌上,也不忘应和着杨乐然,“是啊,已经……”
“聊什么闲话,三碗豆腐脑!”老妇声音尖利地喊了郑晓一声,郑晓也连忙回应着“来了”,便再也顾不上招呼杨乐然了。
就这样吵吵闹闹了半个早上,直到人群散尽,郑晓和那对老夫妇央求了好一阵子,才得以和杨乐然一起离开,不过那位老妇还是回头看了看郑晓,狠狠挖了一眼,说:“家里还一堆活儿等着你干呢。”
不是没见过悍妇,但老妇这样的还真是不多见,杨乐然不自主多看了几眼,郑晓应该是觉察到了,解释了一句,“我婆婆。她和公公年纪都大了,离了我不行。”
原来这对老夫妇是郑晓的公婆。杨乐然几乎是脱口而出,“你丈夫呢?”
提到丈夫,郑晓脸色暗沉了下来,“他?谁也指望不上他。”
两个人找了个小亭子坐了下来,沉默了好一会儿,郑晓叹了口气说:“真是羡慕你啊。”
因为提到郑晓丈夫影响了她的情绪,杨乐然不敢再说什么其他的话,索性就闭口不言,只笑了笑。
“我读书也不差,却没有读书人的命。”郑晓目光远远落在山上,眼里似有泪光,杨乐然的出现勾起了她对温馨过怀念,如果,家里不是那么穷?如果弟弟不是一定要上大学?如果自己不嫁给他?如果……
杨乐然也沉浸到回忆之中。记忆里郑晓是个很开朗的女孩,虽然家境不好,但丝毫不影响她的心情,每天都是乐呵呵的,就算是因为交不上学费,她也不过郁郁半天时间,转瞬又恢复了爱说爱笑的样子,学习成绩也不错。杨乐然还记得,她说她不会去考普通高中,而是去读个职业中学,学一门手艺,早早养家糊口。杨乐然离开老家时,很多同学都送贺卡呀、纪念册之类,郑晓则是从自家田里掰了好些个大玉米棒子,硬是走了好几里地送到杨家,杨乐然记忆中的离家之途,尽是甜甜的玉米香。
“你……”
两个人同时开口。
“你先说……”
两个人又同时开口。
杨乐然笑了笑说:“我爷爷过世了,回来办后事。你呢,这么多年没见了。”你还好吗?四个字卡在喉咙里说不出口。
郑晓微微低下头,嘟囔着,“还不就是那样吗?”
其实,两人在读书时代就不算是亲密朋友,杨乐然离开后更是毫无联系,完全可以匆匆打个招呼然后离开的,可是杨乐然看得出,她无人倾诉!她想说!腿就好像是长在了地上,拔不开。
“你离开后我就不再读书了,十七岁那年就嫁了。”郑晓突然开口,“因为两个弟弟还要读书。”
天。一声惊呼被杨乐然捂在嘴里,十七岁,还是未成年啊,想想自己的十七岁,还是个备战高考的学生呀。
“永平不是我的孩子,我的孩子没了。”郑晓垂下脸,眼泪一颗颗地砸在地上。
杨乐然有些没闹明白。永平不是她的孩子又是谁的?她的孩子没了又是什么意思?
郑晓抬起头,眼圈血红,似乎要滴出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