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乡女匪事
作者:太白真人 | 分类:现言 | 字数:352.2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669章 借猫
姜姑姑话锋一转,又说道:“但谁让咱们是个大家庭呢,都是为了三不留派能传承下去,可不就得互帮互助么。
当然,你们要真想甩开长老们,自己单独出去浪去,也不是不可以。
大不了三年以后,你们中间,有可能少回来几个呗。
我还告诉你们,咱们呢,历来也都是非常时期,局势特别混乱,害怕候选人和他们的追随者们,折损太过,伤了三不留派的根基,以至于会出现人才断层的危机,才会派长老们,跟随在你们身边贴身保护指导。
不然平常时候,那也都是候选人和他的追随者们,自己出去闯荡,根本没有长老随行的待遇。
就这你们还嫌东嫌西的,我看你们呢,这纯属于生在福中不知福啊。
如果不是为了保护你们的安全,其实我完全可以把长老们统一撒到各地去,再多挑些好苗子回来。
说不定三年以后,那些人里面,能出来不少可用之才。
何必现在费力不讨好呢,是吧。”
姜姑姑说着说着,有点生气了。
底下那几个候选人脸色都讪讪的,缩着脖子,不敢吭声。
姜姑姑也不想太打击这些孩子们的积极性,孩子们有敢于自己出去闯荡的勇气,这不是啥坏事儿,总比那畏首畏尾,缩头缩脑的强。
只不过现在三不留派的年轻人太少,太珍贵了,哪一个都舍不得折损。
虽然这样派长老随行,多少失了点试炼的本意,可没法子。
门派里青黄不接,老的太老,小的又太小,中青年还都被干掉不少。
这些小苗子要是再失去,那三不留派真的要毁于一旦了。
人才是三不留派的根本,没有人,别的都白扯。
姜姑姑又缓缓开口:“我知道你们年轻人,嘴上不说,心里恐怕仍然不服气。
我给你们讲一个故事。
就说从前呢,那时候生产力低下,粮食不够吃。
官府规定,人到了五十岁,为了给年轻人省粮食,就得送到山上,由着他们自生自灭。
可有这么一家啊,老太太到了五十岁,不能动弹了,啥活也干不了了,按照规定,也得到山上等死去。
可她这儿子呢,特别孝顺,就不舍得他娘死。
悄悄把老太太给藏到地窖里,每天偷偷给喂饭吃。
可巧这一年呢,遭了鼠患。
那老鼠是成群结队的,跑到田间地头啃庄稼,窜进家里吃粮食,有那大老鼠都快赶上小猪崽子那么大了,就追着人咬,吃人呢。
尤其这老鼠还传播鼠疫,人得上了,救都救不过来。
这老鼠遍地都是,使了无数的法子,也消灭不了。
老百姓的日子,那是越来越难了。
实在没招了,活不下去了。
就去开封府,求包拯包青天,让他看能不能给他们想个法子,把鼠患给治理了,好让老百姓能活下去。
包拯日思夜想,他也没办法呀,愁得呦,黑脸都快熬成白脸了,脑门子上头的月牙都急抽抽了。
也没想出个切实可行的办法来。
老百姓过得那也是生不如死,日子苦得比吃了黄连还煎熬。
就说这一天,老太太的儿子,下地窖给他娘喂饭,就把这事儿随口念叨了一遍。
没想到他娘竟然知道该咋办。
老太太就跟儿子说:‘过去听老辈人讲啊,遇到鼠患,那得跟王母娘娘借猫啊。有了猫,老鼠就能没了。以前都是这么过来的。估计这是老辈人都死光了,断了传承。除了我活得岁数大,还知道。年轻人,大概都不知道这事儿了。’
他儿子一听,这可是关乎老百姓生死存亡的大事儿啊,马上就跑去跟包拯说了。
包拯也半信半疑,可现在的情况是,没旁的法子,只能勉强一试了。
当下包拯就焚香祷告,乞求王母娘娘能借猫一用,到凡间清除鼠患。
王母娘娘心善,就把这猫,借给了包拯,约定鼠患除了以后,再把猫还回天庭。
果然,猫下凡了以后,把这老鼠都给吃差不多了,剩下的不多的老鼠,不足为患。
可这时候包拯一看,猫这么好使,为了老百姓以后的生计,这猫绝对不能再还给王母娘娘了。
他就把猫给留下了。
王母娘娘在天上看见了,也很无奈呀,包拯要是出于私心留了她的猫,她还能降下法旨,惩戒他一番。
可这人全是为了老百姓,这就不好办了。
上天有好生之德,对于一心为民的清官,那也是有优待的。
于是只能在天上咬牙切齿地骂骂咧咧:
借猫不还,包老爷大杂种。
但到底没把这猫给再夺回天庭去。
从此凡间因为有了猫,老鼠虽然还有,但很少再形成鼠患,为祸人间了。
再说有了猫,除了鼠患以后,包拯倒开空来,就询问老太太的儿子,说你咋知道的这法子呀,是谁告诉你的。
老太太的儿子知道隐瞒不下去了,就把他怎么不舍得把他娘背到山上等死,怎么偷偷藏地窖里头喂饭,他娘又是怎么指点他,王母娘娘有猫,可以治理鼠患。
这么一说。
包拯听完,长叹一声,说道:果然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啊。
不然,年轻人谁上哪里知道这些事儿啊。
立刻上书给朝廷,废除了五十岁必须死的旨意。
从此老人们才能安享晚年,把自己的那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传承下去。
要么有一句话叫承上启下,可见,老年人就是这承上,负责把一些传承教给你们。
你们可别小看了老年人的经验和教训,这都是宝藏啊。
你们但凡学得几成,那都受益终身。
当然,年轻人也有年轻人的优势,敢想,敢闯,敢冲,有着老年人没有的朝气。
这是你们的优点,你们更是三不留派未来的希望。
所以,我希望,长老们做好传承,年轻人们接过他们的班,能够一起把三不留派的精神,发扬光大下去。
当然,你们出外头行走,有人可能会说,我们三不留派里面的人,都是鸡鸣狗盗、沽名钓誉之徒;
也有人可能会说,我们三不留派的人,都是侠肝义胆、赤诚忠义之人。
这些你们都不要信,得靠你们自己体会,自己去重新认识我们三不留派,到底这个门派,是一个怎样的门派。
你们将来,究竟要把三不留派,发展成为一个什么样的门派。
这个,靠你们在实践中,去摸索,去探讨,去重新定义祂。
就像小马过河那个故事讲的,说从前有一匹小马想过河。
于是它问河边的老牛,说这河深不深啊,我能不能过去?
老牛说河水不深,刚到小腿。
可旁边的小松鼠却告诉它,你可不要过去呀,河水很深,会淹死的。
小马没了主意,跑回家问妈妈。
它妈妈说,孩子,你自己不亲自试试,光听旁人说,怎么能知道河水深浅呢。
于是小马跑到河边,结果,河水既没有像老牛说的那么浅,也没像松鼠说的那么深。
所以,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凡事,你们都要勇于尝试,勇于大胆的去实践。
从实践里出真知。
老辈人讲的话也要一分为二的听,不可全信,更不可不信。
最终,要靠你们自己在实践的过程中,得出结论。
我们最终要的,是对三不留派的精神,有高度认同的人。
因为我们三不留的人啊,注定永远都是隐在英雄们身后,默默无闻的人。
我们注定是那奉献的人,而不是享受胜利果实的人。
你们出去以后,如果并不希望余生都像我们三不留的老辈人一样,去牺牲,去奉献,终生隐在幕后。
那么,这次也是一个离开三不留的机会。
历来咱们三不留讲究的就是严进宽出,进来很难,但是想走,很容易。
当然,前提是走的人,不背叛三不留。背叛三不留的下场,我想所有人都不会愿意知道结果的。
最后,孩子们,我想说的是,你们从来都是自由的。
我也希望,无论将来你们是否选择继续留在三不留,你们通过这次试炼,都能够个个成为英雄好汉!
即便是女孩子,也能够成为女中豪杰!
所有人,最终都能够成长为一个有勇气、有担当,不惧任何风雨险阻,有责任心的人。
当然,你们中间的这些人,不会人人都成为掌门人,更不会人人都能够做出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业。
可哪怕你们做的只是平平凡凡的小事,只要你们无愧本心,无愧青春年华,便足矣。
好了,我就说到这里了,散会吧,大家回去整理行装,准备出发吧!
前头是星辰大海,前头是无尽的光明未来,尽都等着你们去呢!
孩子们,路就在你们脚下,去闯,去拼搏吧!
我在家里,静候佳音,等你们平安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