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东北乡女匪事

作者:太白真人 | 分类:现言 | 字数:352.2万

第774章 抵抗

书名:东北乡女匪事 作者:太白真人 字数:2500 更新时间:2025-01-02 02:33:53

且说王二贵悄悄摸进了陈家磨坊,就见日本鬼子端着枪,挨家挨户抓人呢。

有那老实不抵抗的,直接就被日本鬼子驱赶到了村西头的空地上。

有那悍不畏死,就是不配合的,就跟日本鬼子打起来了。

要么说陈家磨坊好些人,一听说日本鬼子来了,他们根本就不带怕的呢,让他们赶紧跑,他们也不听不理。

因为陈家磨坊这些村民,那原住民根本就没几户。

基本上都是外来户。

这些外来户,能来这鸟不拉屎的地方生活,有的是在外头实在生活不下去了,吃不饱穿不暖的,陈家磨坊这地方背靠群山,面朝大河,物产特别丰富。

即便没有土地,哪怕开点荒,或者去山上逮个野兽,下河摸个鱼,到了春天,山里的野菜更是有无数种可以吃的。

更别提秋天,还有好些野果子,各种山货可以采摘卖钱。

冬天还可以打个猎,弄点野味儿尝尝。

来这儿以后,不说能生活多好,最少不至于饿死。

这些人带着老婆孩子,到陈家磨坊虽然苦点累点,但好歹一家人能活下去。

还有的是听说陈家磨坊有免费私塾,所以投亲靠友,过来想让孩子接受完免费教育,学到点东西,好出门自谋生路的。

另外一些人,那到陈家磨坊纯粹就是避难来的。

这些人在外头或者打架斗殴,或者作奸犯科,或者得罪了什么了不得的人物,无奈之下,跑这偏僻的地方隐藏起来,省得让人发现了,找他们麻烦。

基本上一听日本鬼子要进村了,嗷嗷撒丫子跑的,都是那些普通村民。

本来就是普通老百姓,谁不怕日本鬼子呀。

没跑的那些,除了一些真是不舍家业的老头儿老太太,那就是那些避祸而来的亡命之徒。

这些人本来脑瓜子就系在裤腰带上,有今天没明天的。

一听日本鬼子来了,麻蛋的,老子都跑到这鸟不拉屎的地方躲着了,你们还不让老子清净,凑一块一合计,干了!

陈家磨坊这地方民风彪悍,谁家都有几个能上山打猎的好手。

这地方气候苦寒,能种地的时间特别短,粮食产量也不高,大家伙靠山吃山,可不就得没事儿上山打个猎啥的,贴补一下家用么。

不值钱的那些猎物,像野鸡、兔子啥的,基本就自己家吃了。

等到那些稍微值点钱的动物,像那鹿、狍子、黑瞎子、老虎、野猪啥的,能扒皮卖皮毛的,就卖皮毛;

能卖肉的就卖肉;

像鹿茸、鹿鞭、熊胆、熊掌、虎骨、虎皮啥的,这些东西值钱,那就卖这些。

不值啥钱的部位,就自己家给吃了。

所以,好些人家都有猎枪。

当然,他们这猎枪,跟日本鬼子的枪可比不了。

但只要有枪在手,这些陈家磨坊的汉子们,就不带怕的。

我们自己的家园,你们敢来侵犯,我们也许打不过你们,但是,我们也不能让你们好过就是了。

拼不过也要拼,打不过也要打,是真男人,真汉子,就没有逃跑的道理。

这些人常年生活在陈家磨坊,那地理位置可老熟悉了。

日本鬼子几个人为一小队,挨家挨户抓人搜刮东西的时候,他们这些人,就悄眯眯地藏在隐蔽处,对着日本鬼子放冷枪。

别说,刚开始日本鬼子没防备,他们没想到这么个小破村子,竟然还有人敢抵抗。

还真让这些汉子们,得手了好几回。

打死好几个日本鬼子。

但是日本鬼子后头一警觉,加强戒备,这些汉子们,再想偷袭,就不容易了。

毕竟,他们也没经过啥军事化训练,武器装备还落后。

被日本鬼子也给打死了好几个。

这下子更激起了陈家磨坊汉子们的血性和义气。

这些汉子们里头有个外号叫曲大发面的人,为啥叫曲大发面呢,他胖,还白,跟发面馒头似的。

这人过去是个木匠。

手艺还正经不孬。

山里汉子们去森林里放的那捕兽夹,十有八九都是出自于他手里。

陈家磨坊这附近可有不少黑瞎子和老虎,狼和野猪也不老少。

他做的这捕兽夹子连黑瞎子的熊掌都能夹断喽,你就说人要是不小心踩上能咋样吧。

就这个,曲大发面在村子里放了好有几十个,更别提那些狩猎小动物的普通夹子了。

他在放置捕兽夹的地方,都做了记号,这些记号,但凡是陈家磨坊的人,基本都认识。

因为你往山上放置了捕兽夹,你也得有个记号,不然万一乡亲们上山了,“嘎嘣”把腿夹坏了,那不就出大事儿了么。

村子里这些抵抗日本鬼子的汉子们,都知道捕兽夹在哪里放的有,他们就把日本鬼子专门往那些地方引。

引过去,只要日本鬼子踩到捕兽夹,“吱哇”一叫唤,汉子们就在旁边偷偷补枪。

这可把日本鬼子给气坏了。

一个个拐着小罗圈腿,瞪着俩大眼珠子,扯着脖子嗷嗷骂:

陈家磨坊人,坏了坏了滴,死了死了滴呦。

王二贵就趁这时候进了陈家磨坊。

猫着腰,专门挑小道,往私塾方向跑。

等他到了私塾,还真就看见仨小孩儿,哭得鼻涕拉瞎地,蹲私塾门口抹眼泪呢。

仔细一瞅,不对,这不是仨小孩儿,是四个小孩儿。

因为其中一个孩子怀里,还抱着一个八九个月大的孩子。

陈家私塾这地方,来这儿上学的小孩儿,基本家里都有弟弟妹妹。

过去那时候,家里孩子多,父母在地里劳动,那小孩子就得靠大孩子带着。

那时候也没个幼儿园学前班啥的,可以把小孩儿托管一下。

陈家私塾如果不让大孩子带着小孩子来上学,那孩子们就得失学。

因为一个他们得在家做些力所能及的活儿,再一个,还得负责带弟弟妹妹。

你不让他带孩子来上课,他就得在家带孩子干活。

所以,基本上都是哥哥或者姐姐来上学,身后带一串小萝卜头儿,怀里有可能还抱着个没断奶的小崽子。

到了孩子该吃奶的时候,这哥哥或者姐姐,还得把孩子抱到地头儿上,让大人给喂奶。

喂完奶了,小孩儿吃饱了,再抱着孩子回来上学。

不像别的私塾,你上学就你一个人能来,别的啥弟弟妹妹,一概不许来。

因为你就付了你一个人的束修,你再带孩子来,不能够。

所以,陈家私塾,是一个特别人性化的地方。

当然,小孩子多,课堂纪律肯定不好管理就是了。

像那大一点的,他能听得懂话,你告诉他,他知道啥能干,啥不能干,至少听话。

像这还没断奶的小娃娃可就不行了,一会儿哭,一会儿闹,你跟他说不出道理来,说了他也听不懂,就特别影响孩子们的学习。

可没办法,陈家磨坊就是这么个情况,为了孩子们都能受到教育,也只能这么将就着。

陈家能够负担孩子们的笔墨纸砚,免费提供教育机会,就已经够可以了,不可能再特意请个奶妈子,帮他们带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