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古代看我怎么生活
作者:紫楪绽息 | 分类:古言 | 字数:55.1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49章 是因为穷闹的
转头再说王家屯。
“娘,是真的吗?”不敢相信,怕是听错了。周自如又问了一遍。
隔天,清泉利用午休时间去了姑姑家,转告了奶奶让姑姑抽空回趟娘家的意愿。
姑姑一听,以为出了什么事儿,和姑父稍收拾了一下穿戴,急忙忙就赶来娘家。
等着的竟然是惊喜!
“我家人口多,地少。能分出人手,到时候商量一下。”周自如在夫家是可以做半个主的。但还是看向周姑父:“大树,你觉得怎么样?”
“我也觉得很好。真不行,我自己先去试试…”周姑父陈大树浓眉大眼,艰难的日子,使的他脸上带了些风霜,虽不爱言辞,但脑子好使。家里人多地少,试一下无防,又不损失什么,庄稼人不惜力气。
“行,这事不急,具体的慢慢商量,我心里有数了。二姑,姑父如果方便,吃过晚饭再走吧。就是可能要走夜路…奶奶,下午早点开饭。姑,姑父,你们陪奶奶聊聊吧!”娘俩好不容易见回面,总有些私密话聊:“我得去村长家一趟。”
清欢对王富贵说,有件事想与村长和李家荣老爷子一块商量一下。王富贵就亲自去李家请来李老爷子。清欢把郑澜轩种菜雇请人的两种结算方式告诉两人。
“李爷爷,王叔叔,就是这么个事儿,我想着咱村子里劳动力多,地里收成也勉强。郑公子总之是需要人手,就想着能不能从咱村找一些富余劳力去赚点家用。我年轻,考虑事儿不周全,二位德高望重,要是觉得这事儿成,就给问问,统计一下。郑公子有信儿来,再做打算。”
李家荣人老成精,他算是看出来了,清欢虽然年纪不大,却沉稳有成算。他有能力,不爱出风头,也不图虚名。
清欢不喜麻烦,平时独善其身。现在能想到给村里谋福利,已经是人善心美了。
王富贵更是高兴。这么利好的事,清欢完全可以越过他们的。能来与自己商量,至少说明认可自己。现在交给自己来办,虽然费些力气,可也让自己在村里更有威望。至于说可能会得罪些人?做什么能十全十美。
上次,婆娘与李家三儿媳给村里示范收存野菜,后来法子传到外村,野菜一时锐减,家家争相制作。但谁不提一下王家屯,夸一下王家屯有个好屯长。
虽然现在李家荣也参与,会分了他一部分荣耀,可这是大事,真让自己拿主意,自己还真不知道有没有那个魄力。
有经验的老人还是有点眼光的,李大头(李家荣的诨号)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还要多。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都多。”
也不得不承认,老人家饱谙世故,经多见广是有道理的~
“周小子,雇工和包工,你怎么看?”人老喽,外面的发展跟不上了。李家荣想知,清欢怎么看待。
“雇工嘛,干一天,拿一天的工钱,主家让怎么干就怎么干,自己操心少。包工是干多干少都是自己的,可能比较累,比较操心。”
“大侄子,要是你选的话,选哪样?”王富贵问。该请教聪明人的时候,就不要犹豫。
“要我选?自然选包工。虽然辛苦一些,累了点,但付出同样的时间,赚的也更多…
…王叔,李爷爷,这是我个人观点,主要是个人的想法,看个人的意愿选择。”
“成!周小子,这个事我看行。现在我就回去给寻摸寻摸。”
李家荣在鞋子外帮磕了磕烟袋锅子,起身倒背着手走了。
随后,王富贵与清欢跟着一块出门。清欢与他道别后,见他匆匆去本家了…
回到家,姑姑与奶奶在院子里摘菜的摘菜,清洗的清洗。饭棚锅头也冒起了烟。
与奶奶和姑姑打了声招呼,清欢回了自己屋想了想,找出东福客栈老板娘送的布料,一匹藏青色,布料稍厚点…一匹湖蓝色,轻薄,适合现在。
藏青色,中青年及老年人都可以穿。湖蓝色适合年轻人与妇人。
清欢想了想,抱着这两匹布,来到院子里告诉姑姑。这些布送给姑姑了,走的时候别忘记了带着。
姑姑张着嘴,瞪着眼一时没回过神。而后转过头看向自己的亲娘。
奶奶嗫嚅一下:“你侄子给你了,你就拿着呗。看我干啥!”
低下头不让人看到眼睛里的湿润。
“使不得,可使不得!”姑姑站起来,手胡乱在自己身上擦了几把,连忙用小臂去推拒。
“姑姑,要是去府城干活,总得给你还有姑父置办身好衣裳装装门面。说起来,你们总也是我的长辈不是。”清欢哪是在意门面的人。只不过姑姑姑父穿的衣服太褴褛了。府城的佃农,再差也不会连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只认衣裳不认人”并非指阶层之间。
姑姑姑父穿太差了,在同是佃户中也是会受人白眼,遭人看不起。
“这,这。娘…”姑姑无奈,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只得找娘。
娘家什么状况,自己不是不清楚。纵然现在好一些了,也没什么家底。平日穿的也就比自己家好上一些,补丁少了一点。
这布料精滑,一看就不便宜。自己有多少年没见过了?~
“清儿给你是她一片心意。你收下吧!”清儿一直穿着去年以前的旧衣。上次给全家都添了新衣裳,他没添。说有合适的再买。出门就一身八成新的门面布衣。平时就穿旧衣。
自家姑娘一家穿的就更是补丁摞补丁。有些衣裳哪里只是摞补多,整件是补丁拼起来的啊。
手心是肉,手背也是啊!
姑姑的泪哗哗的流。哽咽着把两匹布接了过去。
清欢不善于劝慰人,何况,奶奶随着伤感也要流泪了。
干巴巴的劝了两句,清欢就逃走了。
不愿看这样的场面,让人觉的糟心。
说是一匹布引起的,还不如说都是因为穷闹的。
晚饭早了半个时辰。清泉与青松下了学,就开饭了。
姑父陈大树一边吃饭,一边不停的问这问那。
陈大树跟着舅兄去了庄稼地。庄稼的种植模式给他的震撼比较大。更不提,竟然拿出两亩地种的那些萝卜等青菜。粮食都不够填肚子,咋还专门种上蔬菜了。田埂地边捎带些菜就行。家家户户不都这样?
庄稼地里,远点望去,以为高粱地里长满了草,近了才知道这是套种模式。
原来庄稼还可以这样种?!
高粱穗头沉甸甸的。敢说整个青柳镇没谁家能比的上,头一份哩。
那没有见过的黄豆,豆荚鼓鼓的,说是就吃里面的圆豆豆…
一块地,竟能收两样庄稼,而且还都长的非常好。这样的种植方法,即使每种庄稼的产量受些影响,收获会低一些。但同时出产不同的粮食,也多增加了一份口粮,少了几分饥荒。
这对一个家的意义太重大了,饥寒的冬天也没那么难挨……
何况舅兄说,那豆子可以生豆芽做菜,也可做那什么豆面野菜渣腐。好吃还能填饱肚子。
至于玉米,周姑父没多关注。至多一样是粮食。只要能填饱肚子就好。
这一切都是内侄周清欢搞出来的。
周姑父对府城一行更加期待,更有了几份把握。
清欢估计,凭郑澜轩的果敢与闯劲,他会想办法谈下一些土地临时使用权。
怕有的地块,高粱下种晚些的,收获也会延期,可能无法按时种菘菜,只能进行移栽。移栽就需要提前育苗。
清欢询问姑姑和姑父,如果可以的话,能不能提前去府城,大约等不到收割高粱…
姑父说差不多应该可以。回家商量一下,尽快给清欢回讯。
天色微暗时,姑姑抱着布料依依不舍的离开,周姑父胳肢窝里夹着一匹布,竟然也三步一回头。
两个表弟照例留下了,奶奶床上睡一个,清泉与青松并起床来,加上一个人也不拥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