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空间:我在七零建十里桃源
作者:逸凡 | 分类:现言 | 字数:45.2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17章 这是...妇唱夫随!
回去的路上,林晚如的沉默,惹得七羽挑眉:“晚晚,怎么了?”
“羽姐姐,我在想高主任的那句:生活中到处都是鸡毛蒜皮,说得真好。”
“是啊!”
七羽点头:“大多数人的一生中,没有太多的惊心动魄,和生死考验……
但,生活中的一地鸡毛,却随处可见。
有些相爱的人,可以为对方去死,却偏偏抵不过抬头、低头的鸡毛蒜皮之事,最后只能劳燕分飞。”
“啊?那真的好可惜!”
“或许吧!”对此七羽不置可否,看着仍有些迷茫的林晚如。
想了想,七羽又道:“其实,男人也好、女人也好,没有一个人不想有一个港湾,恬静地生活着!
可当每个人都需要港湾,又不能彼此依靠、取暖时,只能在一次次失望中渐行渐远...
最后,成为彼此眼中最熟悉的陌生人。
这样的碰撞,或许没有谁对谁错,只有不合适。
或者说,在不成熟的时间,遇上对的人,最后仅能化为一声叹息!”
“羽姐姐,虽然我还不是很懂,但都记住了。
我争取让自己的人生,不会出现这样的叹息,或无奈。”
“我家妞真聪明。”
“嘻嘻!我也是这么觉得的。”
顾北厉看着如此人间清醒的七羽,森森地觉得:他的追妻之路漫漫何其长......
不过,他相信,他终能抱得美人归。
“那看来,我要感谢命运:让我在对的时间,遇上七七。”
顾北厉直视着七羽:“所以,你我的未来,没有叹息、无奈,只有幸福!”
“……”心尖有点发烫的七羽:这家伙,是解锁“情圣”技能了吗?
被迫塞一嘴狗粮的林晚如:见缝插针的针,都没有你敬业。
忽然觉得七羽有一种缥缈之感的于建军:这是...妇唱夫随!
北厉这臭小子也飘了!正好,一对既近且远,挺好。
爽朗又精明的高月季:这七羽丫头简直就是人精啊!以后得多取取经。
一副恍然大明白的赵斌:媳妇需要一个港湾,日后得多疼疼。
家里、外边地位越来越高的张桂枝:这腰没有一天不酸的......
在张桂枝面前不靠谱的赵斌,在外面那是相当说一不二的。
这不,昨个儿说翻荒山,今个儿就兑现了。
于是乎,秋收后、交粮前的秀水屯,又热闹起来了。
刨沙子、拉沙石、翻荒山、割草、养兔、考绣技......
总之,那叫一个忙活。
“蚊子,累吗?”七羽看着少了笑容的于爱文,心里很不是滋味。
若不是建安叔两口子死在灾荒年,摊上个软弱的曾祖母、虚伪的曾祖父,和不靠谱爷奶的于爱文,至少还有疼他的父母。
“七姐姐,养兔子一点都不累。我很喜欢!”
“蚊子,姑父要送你去上学,你为啥不同意?
是因为钱吗?”七羽拉着于爱文,坐在院中的石头上:“蚊子,不要只看眼下。
若是,你觉得不好意思,可以先记账;等你将来有能力了,再还给姑父。”
于爱文对七羽摇头:“七姐姐,俺没上过学。会的那几个字,也是爱民哥教的。
过了年,俺都十二了...
伯伯为了俺好,要送俺上学;可十二岁上一年纪,跟那些小萝卜头一起...太丢人。”
“……”没带过孩子的七羽:好吧!面子比天大的小少年,是姐忽略了这个问题。
“你这小脑袋瓜子,想的真多。”
七羽使劲儿揉了揉于爱文的头:“没听老人说,活到老学到老!
你才十一岁,只是起步晚些。
自己多努力,再加上爱党和爱民帮你补习,学好了,不就可以跳级了?”
“呃!”于爱文挠头,小脸纠结的哟!
片刻后,于爱文看向七羽:“那俺从今个儿起,让哥哥们给俺从一年级的课本讲起。
若是明年开学,俺能学完一年级的知识,俺就去上学,行不?”
“行,依你。”
“七姐姐,谢谢你。”于爱文眼中泛着泪花:“俺知道七爷爷、七奶奶和伯伯们都对俺很好。
俺也知道,若不是七姐姐开口,养兔的事,还轮不到俺......”
“蚊子,不要想那么多。”
七羽认真地看着于爱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儿,你不用将别人的错,加在自己身上。
也不用因为他们的事而自卑,你就是你,独一无二的。”
“七姐姐!”
七羽抬起手,将于爱文的嘴角向上推:“所以,开心地过好每一天,好不好?”
“嗯!俺听七姐姐的。”
“乖。去睡一会儿吧!即使在兔舍,早上的练功也不能落下哦!”
“七姐姐放心,俺没有。”
“去吧!”
眼见于爱文重拾笑脸,七羽轻吐出一口浊气。
勇敢的少年,加油吧!你的未来,不会比别人差。
一转眼,就到了公社交粮的日子。
这天一大早,于家的男人们就都不在了。
于老太笑看着七羽和林晚如:“你们两个小丫头,不跟着去看看?”
“不去。”
林晚如点头附和:“七爷爷说,要排好久的队。
我一点也不好奇;而且啊!虽然顾大哥借来的拖拉机,但那路...
我还是饶了我的屁股吧!”
林晚如的这话,倒是提醒了七羽。
那句话怎么讲来着:要想富,先修路。农村没有路,致富有难度。
可是,钱呢?还有屯里大字不识一个的娃娃们......
啊啊啊!事情好多啊!她的养老计划,好像又远了……
慢慢的,不会变成一个奢侈梦吧?
“羽姐姐,想啥呢?”林晚如拍了拍七羽的肩:“七奶奶跟你说话呢!”
“哦!在想屯里的娃。”
于老太停下挑豆子的动作:“屯里的娃,咋了?”
“如今,除了割草,没太多活儿。
我就想,是不是可以将屯里的娃,聚到一起,让知青给他们启蒙?”
“这是好事。”于老太笑着点头:“甭管有没有天赋,又能学多少,识字就比文盲强。”
“那等姑父回来,我跟他聊聊。”
“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