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廉官赵南星传奇

作者:雪中飞鸿 | 分类:历史 | 字数:39.3万

第42章 谁主沉浮

书名:廉官赵南星传奇 作者:雪中飞鸿 字数:2205 更新时间:2024-11-25 23:23:11

隆庆皇帝驾崩的消息,不啻是平地一声惊雷,在人们们心头泛起层层波澜。国家向何处去,江山社稷由谁来执掌?朝野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中国自古至今的知识分子,向来十分关心政治,因为政治同百姓的命运息息相关。南星和孙爌听到这个消息,整天寝食难安,心中充满忧国忧民之情。

后来,又听说一个1 0岁的小儿要当皇帝,他们感到十分荒唐。l 0岁小儿,懂得什么?让他当皇帝,从逝去的王朝看这是十分危险的。因为儿童没有亲自摄政的能力,必然由别的人替他摄政,这样做的结果往往会导致大权旁落,或是太后的“垂帘听政”,抑或图谋不轨的家伙们对皇位虎视眈眈。

太后贤良开明则万幸,还能保持皇权平衡运行,待小皇帝长大成人后再行交权。如果太后昏庸,那朝政必定混乱不堪——历史上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一旦让心怀叵测的家伙们抢了王位,国家必然会陷入一片混乱,但最先遭殃的还是孤苦无告的百姓。唉,那些短命的皇帝们,生前只知吃喝玩乐,沉溺于酒色财气“四大害”之中,而魔鬼已经侵噬了他们的灵魂。

面对这些不可救药的人,命运早已抛弃了他们,阎罗也早对他们失去了信心。虽然他们魂归九泉,但他们留下的积弊却像痈疽般残留在朝政中,需要费多大的力量才能革除这些弊政,重振朝纲啊。

在人们的议论猜测中,又听风传朝廷里政局不稳,酝酿着一场争权夺势的斗争。虽然他们不可能过于详尽地知道张居正、冯保同高拱的斗争的过程,但他们从读史中深深地懂得,这场暴风雨般的斗争是不可避免的,是一场你死我活的可怕的争斗,弄不好朝野乃至整个国家会卷入一片混乱,人类文明会倒退许多。处于水深火热的百姓说不定还会在黑暗中摸索多少年。

所幸的是,张居正、冯保同高拱的斗争以快刀斩乱麻般的气势,迅速宣告结束。张居正得势,扬眉吐气地升任首辅;冯保荣升司礼监衙门掌印官,并提督东厂。

他们的政敌——高拱则以料想不到的惨败告终,羞愧地返回河南新郑县老家,聊度风烛残年。

值得庆幸的是,10岁的小皇帝虽不懂事,但李太后有胆有识,性情严谨;张居正为政勤勉,励精图治;冯保鞍前马后,提携抱袍。万历登基,三头辅政,很快便稳定了局势,革除了前代遗留的弊病,政治清明,朝野安定,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看到这种清风丽日,秩序井然的新朝代,南星和孙爌二人心中感到由衷的欣喜。

在南星和孙爌开办学馆的日子里,二人经常互相勉励,切磋学问。闲暇时坐在皎洁如水的月光下谈心。上至天文,下至地理,讲经谈史,朝政得失,人间悲欢,世相百态。尽兴时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汪洋恣肆;忧愤时扼腕慨叹,情绪激奋,挥斥方遒。

随着知识的增长,阅历的广博,南星和孙爌不仅学业上有了惊人的长进,对人生的思考和把握也日臻成熟。可以说,联袂执教的2年,是二人配合默契、心情极为舒畅的一段时间。共同的经历,在他们彼此的心里留上了深刻的记忆。

3年时间转眼就过去了,又逢“大比”之年。明朝科考制度是乡试、会试均为3年一次。乡试多在秋八月举行,故称“秋闱”;而会试多在春天举行,故称“春闱”。

那些终日清灯冷烛苦攻书的莘莘学子们,早已将聪明智慧磨制成一把锋利的钢刀,他们日想夜盼,翘望科考之日到来,好冲上前去披荆斩棘。古今考生趋同的是,他们的思想都是是矛盾的:既盼望科考之日到来,自己早早登上成功的殿堂;又由于自身温习功课的原因,怕这天来得太早,自己未能准备充分而败走麦城。

会试,是全国成千上万的学子们在同一水平线上的较量。虽然其中不乏有个别官吏从中作弊,从大体上说还是公正的。自隋唐以来形成的科举制度体系中,科场作弊的惩罚是十分严厉的,故一些妄想作弊的人,也不得不把爪子收敛起来,老老实实地接受知识的检验。

而对那些学富五车、满腹经纶的才子们而言,正是大展身手的好机会。中与不中之间,是一道泾渭分明的分水岭:中了进士,使可入朝为官,飞黄腾达;不中,只能退居林下,重归田园。当然有些人也可能在地方做个小官吏,如无特别的机遇,永远不可能进入朝廷,跻身于高级官吏之列。

这一年,赵南星和孙爌、李化龙、李三才、魏允浮等人一同参加考试。这哥儿几个都是直隶同乡、国子监的同学,彼此来往都很密切,经常在一起讨论问题,切磋学问。李化龙、李三才、魏允浮等人也在京城设有学馆。会试前夕,他们都早早地关闭了学馆,给学生们放了假,专心致志地复习功课。

临考试前两天,哥儿几个在一个饭馆举行了一次聚会。大家摊杯换盏,情绪十分热烈。这些人平时恪守“禁欲”律条,不敢喝酒,只是一门心思地读书、写作,过着清教徒式的生活。

在他们将要走进考场一试锋芒的时刻,怎不令他们格外激动呢?考得好,他们将永远告别这苦行僧式的生活,登常入室,走仕宦之途——这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归宿。因为一旦授官,将意味着荣华富贵;考不中,他们或积蓄精力,孜孜圪圪,等待下次考试。或永远从科场的比拼行列中消失。在这临界时刻,他们的思想像一只冲破樊笼的小乌,自由自在地飞翔。

几杯酒下肚,大家早已是红头涨脸,喉头的闸门也早被钥匙打开,话语便如万马奔腾般涌流而出。他们闭口不谈各人的读书状况,而是大谈市井新闻、佚闻趣事、文人掌故等让人听了轻松的话题。考试时间快到了,他们没必要把自己和别人弄得心情沉重。

李三才有点酒量,几杯酒下肚,话也就多了:“哥儿们,在咱们当中,考中希望最大的就是南星了。人家从小就是‘神童’啊。咱在6、7岁时,还只知道淘气捣蛋呢。”

大家一听,都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