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漩涡
作者:一只小椰 | 分类:现言 | 字数:38.3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85章 稳赚不赔
林义笑眯眯的看向他:“你最近想投点资什么的吗?稳赚不赔噢!”
顾行舟嗤笑一声,他自己在投资前,都不敢保证稳赚,但是林义说出口的话,就要另当别论了。
他耐着性子,极其配合的问道:“想投什么?”
林义很认真的吧啦吧啦把电影一顿讲,从导演到制片再到内容。
就差没把陶屿安的户口本放在顾行舟的眼前了。
说了这么多,最后让顾行舟感兴趣的居然是,林义随口说了一句。
“你看啊,春节的时候,咱俩可以带着爸爸妈妈们一块儿去电影院,看我演的电影不好吗?你难道不想在银幕上看见我吗?”
“但我更想在我的身边看见你。”
救命,这个男人他好会!
林义的心要化了,但是现在不是让你说这种话的时候。
“你想让我开心吗?”
顾行舟一开始还想着,林义要是拍不了,那他俩在一起的时间就会多了,巴不得她拍不了。
但是,林义的话,堵的他哑口无言,好吧,顾行舟妥协了。
当然,有句话是这样说的,资本家都是万恶的,顾行舟投的钱,这晚上都在林义身上赚回来了。
顾行舟是心满意足了,林义最后累得半根手指头都抬不起来了。
第二天一大早,还昏迷不醒,就接到了陶屿安的电话。
她没什么劲儿,接起来,那头轻松而欢快的声音就传来了。
“哎,林义,你上哪儿找的投资方?一上来就这么豪气?”
林义眼睛都睁不开,口齿不清晰的问了句投了多少。
“十个亿。”
林义没有什么反应,大脑还是一个宕机的状态,对这个数字并没有什么概念。
嘴里重复的嘟囔一句,眼睛猛地瞪大,瞌睡瞬间消失,已然是清醒的状态了。
“多少!”
“啧,十个亿,够把咱这个剧组给买下来了,本来也就差个两三千万,你这弄得我多不好意思。”
“嘶——”林义坐起来,腰酸得直不起来。
“不是,陶屿安你一开始只要两三千万?这你凑不齐?”
林义服了。
气得连陶导也不喊了,她昨晚那么努力,到头来,这钱原来她自己都可以出了。
“放心,今年的影后要不是你,我陶某人直播吃屎。”
钱到位了,陶屿安心情好,也不跟林义计较称呼,在他眼里,林义就是个财神爷。
“你那个顾娇娇不会跟顾家有什么关系吧?十个亿说拿就拿。”
“隔着十万八千里的关系,没事儿挂了。”
林义恨啊,这个陶屿安话怎么不说明白,十个亿,别说,她一晚上还挺值钱。
呸呸呸,是便宜顾行舟这小子了。
-
《家乡的饺子》正式开机了。
是要抢新年档,所以剧组几个年龄段同时拍摄,这样也很好杜绝剧透了。
十五到十八岁江时慢,是同外婆居住在一个小乡村,为了真实。
陶屿安特地将地方选在了G省一个偏远的乡村——平安村。
G省离A市并不远,但G省地形多以高地和山岭位置,重点发展旅游业。
每天的工作量大,演员工作人员的任务都很重。
林义每天都泡在剧组里,因为要接近零几年的那种生活,平安村真的很贫穷并且落后。
林义在没来这个村庄之前,她都不敢相信在在华国还有这样的环境。
不仅信号差,交通路段也非常的不便利,四处都是崎岖的山路。
剧组出行不便,就商量着居住在村民家。
都说要想富,得先修路,这路都不通,还怎么富起来。
剧组将这里要拍摄的地方围了起来,一边修安装信号,一边拍摄。
先几天,林义连消息都发不出去,完全就是一个失联的状态,手机拿在手里跟一砖头没什么区别。
唯一令人感到欣慰的是,这里的村官书记都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来帮助平安村脱贫致富的。
剧组和他们沟通就容易许多,尽管村民们不知道剧组是干什么的,但书记跟村民解释说是来帮助咱们脱贫的。
平安村的人不多老龄化严重,村民们大多都是六七十岁的老人,都很质朴。
一听是帮自己的,对剧组就极其的友好与热情。
有时候剧组拍摄,他们就在一旁加油鼓劲,但也不打扰。
陶屿安正愁没群演,直接就在路边找,给的群演费也按照正常的来。
这一天的收入,有时可以抵得上村民们半年的收入了。
一传十,十传百,村民都很乐意来剧组当群演。
得亏是资金充裕,解决了剧组很多的问题,隔三差五就有大批大批的物资往平安村运,路不好,钱到位就行。
吃的、喝的、穿的、用的,陶屿安也很大方,有多的东西会分给村民们。
这一来二去,村民们对剧组的人就更加的友善,把自己觉着好的东西也纷纷往剧组送。
可以说开机半个月,剧组已经彻底融入了平安村了。
拍摄进行得也十分顺利,没几天《家乡的饺子》就要结束在平安村的拍摄了。
这天早上,剧组刚开机,书记带着村里头几位头发花白的老人,一人挑着两筐桃子送给剧组。
说是他们清晨起来去山里头摘下来的,很新鲜。
剧组当然不好意思收了,连忙摆手拒绝着,大爷非拿出来一个让陶屿安试一下,给剧组人手塞一个。
“没事的,这东西我们村子里多的是,一到十月份这桃子根本分不完。”
平安村也没想种植桃子,但这桃子树在这山里头就是长的出奇的好。
陶屿安咬了一口,被惊艳到了,这桃子看上去也不红,没想到吃起来水分充足,又甜又脆。
林义咬了一口,眼神儿都亮了。
村民说着方言,他们交流起来有些难,所以林义问书记:
“你们刚刚说这个桃子,到十月份都吃不完?这么好的桃子为什么不拿出去卖呢?”
书记一听,说:“这我们不是没想过,成本太高了。”
车子到山里来太难了,运输费用太大了,再在路上磕磕碰碰的,桃子运到后没几个完整的。
林义点了点头,确实如此,她又问:“既然运不出去,那为什么不想办法让顾客主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