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穿书之女配的赚钱之路

作者:萝拉不说话 | 分类:古言 | 字数:24.4万

第47章 荒田建厂

书名:穿书之女配的赚钱之路 作者:萝拉不说话 字数:2288 更新时间:2025-02-01 02:07:04

村长柳致青当着柳诗瑶与许韵的面,把肥皂厂选址的荒田大概有多少亩。

多少银钱有多少在柳家村的管辖内,都与他们二人说了一遍。

有一部分还在莲花镇的管辖内,要去找莲花镇上的衙门去谈。

只不过整个洛阳城这一片的人大多都受过柳致远的恩惠。

他们做这些事情也可以说是一帆风顺,并无阻拦的。

莲花镇的县官儿还没有到任,目前整个县衙的事务都是由杜师爷在管理。

杜师爷已经六十岁左右与柳家村的前族长也就是柳致青的父亲柳如棠是故交。

如今他们若是想买地,也不过就是老族长柳如棠一句话的事情。

杜师爷一定会卖给他们柳家这个面子的,毕竟也没有哪个财大气粗的,一口气去买那么一二百亩荒地来用。

这钱收上来也就是他们自己的钱了。

柳诗瑶看着这两位叔叔给她算好的荒田数量心里也有了打算。

随即对许韵开口说道“许姐姐你也看见了,荒田的数量大概有两百多亩。

其实我还想留出来两块空地,到时候用来建别的工坊。

有件事情其实我一直都没和你说,我以后还打算在这里边种植辣椒,建造辣椒工坊。

我的舅舅他是一名商人他有一只商队常年通往各个国家。

所以他的手里也有各种稀罕的玩意儿的方子,前一阵子和我娘亲写信说是收到一本古籍,里面都是一些稀奇的东西我非常感兴趣。

如今有了机会有了银钱,后续我想做的东西可能会更多。

所以你看看这两百六十亩的荒田,我想买一百亩,以后用来盖别的工坊,你看行吗?”

“当然可以,按照我们之前说好的,那这次的土地的银子我就都出了。

建工坊的银子买地的银子,以及所有的开销我都负责了。

你就只需要出几个主要的人和方子就成。

以后的售卖渠道你也不用管。

柳妹妹,咱们前面合作的可以说是非常的痛快和开心。

那我只有一个小要求,我就是希望你以后要是在再做什么新的生意,有什么赚钱的门道,我也要分一杯羹,怎么样?”

许韵利落的答应了柳诗瑶的条件,因为她还想继续和她合作。

想必许韵也知道柳诗瑶手里绝不止香皂工坊这一个赚钱的方法。

“当然了,以后有什么好生意我必定第一个想着你。

我以后是离不开你的扶持的。”柳诗瑶也没有拒绝,既然许韵愿意出银子就先让她出吧。

两人商量好以后,许韵便拿了银票交给了柳村长,许家这边也跟过来一个管事的。

后续建厂房所用的材料和银钱方面就由他与柳村长沟通。

许韵也不会管这些琐碎的事情了。

柳诗瑶也拿了五百两的银票给了柳村长。

挨着莲花镇那面的荒田,只能拜托柳村长去帮忙买和办手续了。

又额外拿出来五十两银票给村长。柳村长四处走人情动关系买些礼品来用。

柳村长与许管事也做好了交接,事情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柳诗瑶也没有在柳家村住,去洛阳城的老宅住了。

临走之前他又找了柳村长他让村民多打一些土坯,她准备建一个大一些的暖房。

暖房旁边她还是打算建辣椒工坊,还有玻璃工坊。

等刘福回来以后,刘福会寻制作皮子的工匠,那就让他去各地寻一些有经验的,专门制作陶器的工匠。

烧制玻璃与烧制陶器大同小异,只不过是完全两样截然相反的东西。

这些东西靠她自己的确是可以制作出来,但是却没有模样和形状。

她一个姑娘家可不能蹲在制作工房里每天去烧玻璃。

她打算先把镜子做出来,其次就做一些酒具和餐具。

这个朝代已经有葡萄美酒夜光杯这样美的诗句了。

所以如果她后期做出了玻璃杯,玻璃的镜面,那么她一定会卖往各个国家赚很多很多的钱。

她打算把玻璃称呼为琉璃,制作琉璃需要的东西现在就得找。

等到工坊建完了,如果再找就来不及了。

很多东西柳诗瑶问了身边的人,他们都没有听说过。

她只能先写下来交给娘亲,让娘亲写信给舅舅,让舅舅帮忙找一找。

名字不一样,称呼不一样,她也怕找不到,所以就具体形容一下这样东西的外表和功能,以方便舅舅帮她找到。

十几日过去了,眼看着这座工坊在眼前一点一点的建起来,主体的框架已经完成了。

柳家村六十多户人家也有几户是外姓人,

不过生活了这么多年,早就已经与村子里的人融为一体了。

当然了肯定有一些眼红,不合群,懒惰的人这个人就是村子里的张大柱,村里的人都管他叫张老赖。

柳诗瑶听说这个人。

是因为她来找柳村长 看看施工进程的时候听一个婶子说的。

这张老赖好吃懒做,偷了村民打好晒干的土坯要去卖,没想到当场被抓了一个现行。

他还不承认是想拿土坯去卖。@

村民打好的土坯也都是卖到香皂坊的。

这婶子摇头叹息还边同柳诗瑶,绘声绘色的讲。

这张老赖一家是十几年前逃荒定居到柳家村的。

张老赖的父母都已经六十多岁了。

他们两夫妻生有三个孩子,可是多年前的一场大旱改变了这一家人的命运。

这也使他们附近好几十个村子全部颗粒无收。

没办法,只能上山去挖野菜。后来野菜野果被吃没了就开始吃树皮,吃草根,再再后来呢就吃观音土。

整个村子都没有可以吃的了。

村儿里的人饿死的饿死,没饿死的就开始逃荒。

他们一家人也随着人流向北方逃。

只不过这一路上的逃荒也更是艰辛。

他们走的也不靠前,这一路上沿途也没有什么吃的了。

张老赖父亲是个猎户,一路上偶尔还能打个兔子,打只鸟。

打死了也得走的远远的偷偷烤熟了吃完了才敢回到路上继续向北走。

要不然没等吃的露面儿就会被人抢光。

这一路上也并不太平,那个时候最小的张老赖儿也已经七八岁了,不过他人确是很机灵。

他们每次在外边儿吃过了烤熟的肉他都会把骨头偷偷的揣在身上。

因为吃过了肉,大家身上一定会有肉味儿,等别人来抢的时候,他就偷偷的把这块儿骨头给别人。

省着因为别人的抢夺,他和家人在受到他们的打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