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小女,只想做稳婆
作者:凌小凌 | 分类:古言 | 字数:117.1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447章 泽哥儿叫姐姐
孙夫人让她和小禾苗坐在自己边上,让女儿给他们姐弟斟茶。
孙夫人给屋里的妇人们介绍她,又把屋里的妇人给许月季介绍了一遍。
原来坐在孙夫人上首的是书院院长的夫人刘夫人。
许月季微微笑着与众人有礼地寒暄。
幸好孙夫人看出她不爱交际,就让大女儿带着许月季自去玩儿。
许月季松了一口气,跟众人告退,出了堂屋。
孙大小姐本来想让小禾苗在院里跟那几个孩子玩,可是又见院里风大,小禾苗穿得看起来也不太厚实,于是要带着他们进了自己的卧房。
小禾苗虽然已经七岁了,这两年吃得好,睡得饱,身子抽条不少,早就不是那个小不点了。
七岁不同席。
按理来说,他不适合跟着许月季进入人家姑娘家的闺房了。
也许是这大塘镇大半的人都知道许小大夫有个不会说话的哑巴弟弟。
大家对于小禾苗也就多了一份同情与怜惜,对于他的年龄与身高也就不知不觉中忽略了。
春晓坚决不进屋,就在屋檐下和几位姑娘的丫鬟一起站着。
小禾苗也松开了牵着许月季的小手,摇了摇头,指了指春晓身边,示意他与春晓一起,在外面就可以。
孙大小姐怎么好让客人站在屋檐下吹风,况且许家小公子看起来身形瘦弱,衣着单薄。
许月季跟她说:“我阿弟看着瘦小,其实身子还算强健,师父给他请了拳脚师父,他练了好一阵子了。”
孙大小姐很是惊讶,只好让正在院里跟其他小孩子玩闹的妹妹喊过来,让她赶紧给小禾苗搬了椅子,又拿来一碟糕点。
见小禾苗乖乖地坐着,才领着许月季进了屋里。
屋里已经坐了四个姑娘,他们正在小声地说着话儿,轻轻柔柔、斯斯文文。
这几个姑娘都是许月季没有见过的。
孙大小姐作为主人,给她们互相介绍。
四个姑娘有三个是书院里夫子家的姑娘,刘姑娘、伍姑娘和朱姑娘,还有一个是孙大小姐的表妹王姑娘。
几个姑娘本来平日里多有来往,比较熟悉,聚在一起也有说有笑。
突然,进来一个陌生的姑娘,她们就变得拘谨了,一个个半垂着眉眼,不再说话。
虽然许月季比她们都要小一两岁,可是许月季的大名实在是太响当当了。
在她的面前,她们几个反倒显得像个懵懂无知的小姑娘了。
幸好,孙家大小姐性子爽利,见自己几个闺中好友这样,也知道她们这是怕生。
其实她们私底下没少议论过许月季,因为实在是太好奇。
她们好奇一个小姑娘家家的,得了天大的缘分,拜了廖老大夫为师,怎么不好好学廖老大夫的一身本事,非得去做那稳婆接生的事儿呢?
但是,她们又不得不佩服,她就这么一个比她们还要小几岁的小姑娘,接生十几、几十年的稳婆都没办法的时候,她竟然做到了!
为了不冷场,孙大小姐再一次在好友面前提起她阿娘生她阿弟时的凶险,她也第一次当着许月季的面跟她道谢。
有了孙大小姐的这个话题,几个小姑娘也就没那么拘谨了。
她们还大着胆子问许月季一些问题。
许月季也都一一耐心地回答,还有意往女性问题上引着她们说话。
不消半个时辰,她们就已经把许月季当做好友了,因为她太了解姑娘家的烦恼了。
不知是哪个姑娘好奇大夫通过号脉就能知道人的病痛在哪里。
许月季也不嫌烦,就耐心给她们都号了脉,并且给她们一些建议。
最后一位是刘姑娘,她是非常娴静的姑娘,若不是其他几位姑娘拉着她的手硬要她也给许月季号一号脉,她都一直稳坐在一旁,只微微笑着,不说太多话。
许月季一上手就发现,刘姑娘的问题最为严重。
经过一番望闻问切,得知刘姑娘每次葵水将至前四五天,胸胁、双乳胀痛,小腹坠胀,来葵水时更是疼痛难忍,经色紫黯有块,块下痛减,舌紫黯,或有瘀点。
许月季给她号脉,肝郁气滞,瘀滞冲任,气血运行不畅,脉象弦涩有力。
许月季看她娴静地坐着,虽然脸带笑意,眉目间却带着些郁气,想来心有忧思。
因为她与刘小姐都是来孙家作客,她也就没有提开方子的事儿。
反倒是孙大小姐真心替好友担忧,说要去拿了纸和笔墨来,请许月季开个方子,让刘姑娘早日吃药,早日免除疼痛。
刘姑娘摇摇头说:“许小大夫可是来做客的,不是来出诊的,哪能麻烦她?”
许月季说无妨,刘姑娘又说不能坏了孙家的好意头。
刘姑娘最后只好说:“改日我请了许小大夫来家里,还请许小大夫多费心。”
这时,孙夫人在外面唤她们,说是云泽要开始抓阄了。
孙大小姐只好领着她们出去,进出门还不忘叮嘱刘姑娘要早日找许月季开个药方。
孙家堂屋里已经站了不少人,之前的十来个妇人都站了起来。
除此之外,多了五六个男子,他们装扮与孙夫子大同小异,想来也是书院里的夫子,或者是孙夫子志同道合的好友。
孙家小哥儿的周岁宴,请的人不多,抓阄礼也办得简单。
孙家堂屋正中间张大桌子,桌子上铺了一张大红布,上面摆了许多东西,书籍、文房四宝、玉佩、印章、葫芦、算盘、银锞子等十来样。
吉时一到,换了一身大红袄子的孙家小哥儿被放在红布上。
孙夫人轻声唤着他的名字,让他往前面爬,让他拿一样东西。
孙家小哥儿听懂了阿娘的话,果真往前爬去,厚实的袄子让他爬得有些慢。
孙二姑娘在一旁不停地催促着他:“阿弟,快点,快点,拿银……”
孙大小姐一手捂住了她的嘴,没让她说完要说的话。
孙家小哥儿费了不小的劲儿才爬到前面,他拿起摆在最前面的书。
一个男子拍拍孙夫子的肩膀说:“子承父志,云泽这孩子一看就是读书的好苗子,不错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