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日月河

作者:夏天的冰 | 分类: | 字数:43.1万

第143章 咱去哪

书名:日月河 作者:夏天的冰 字数:2206 更新时间:2024-11-05 02:34:46

老支书病情没有转好,而且正如医生所说,越来越重,有时候连自己是谁都不记得了。春来只要有空,就陪着老支书。

他带着老支书去南山上看果园,直到青青水果变得成熟,尤其山楂,红彤彤颜色,很是喜人。他逗老支书,摘下一个,放进嘴里,嚼的很香甜。老支书不屑地看着他,你别逗了,这是山楂,酸得很。

春来以为老支书正清醒,龇牙咧嘴,吐出了山楂。没想到,老支书也摘下一颗,放进嘴里。接着,举起拐杖,就要打春来:“你个小坏蛋,敢骗你爷爷。”

老支书已变得前言不接后语,扭脸就忘的程度,可他把春来当成了亲孙子,也似乎只固定地记着春来。

春来也只好抽出更多时间,陪他看面粉厂新厂房工地,拉着他去日月河河堤,给他讲过去的故事。

古老的故事都是传说,无法考证,甚至带着神话色彩,从一辈辈口中传承而来。最近最具吸引力的故事,是解放前。那一年,鬼子打了过来,乡亲们都跑进山里。伏牛山山下还曾驻扎过鬼子。

没过两年,八路军来了。据老支书说,他们半夜而来,端了鬼子炮楼,天亮时,又趟过日月河,消失在了天边。

不久,他们又回来,不走了,在山里建了根据地,还在伏牛山上建了观察哨。他们把伏牛山当成根据地的大门。那时他们神出鬼没,打的二鬼子嗷嗷叫。

再后来,老支书长大了,成了民兵,刚想参军,解放了,土改了,上级让他留了下来。

往事如烟,但很多事老支书清醒地记着,不过,转眼又忘了。清醒时,又叨叨叨地说着。说完,老支书又眉宇紧皱,问:“春来,我怎么不记得我是谁了?”

“你是我爷爷。”春来解释过很多次,干脆就如此回答。

没想到,老支书又清醒了:“我不是你爷爷,你爷爷早死了,那时你家就穷,还是我出的五块钱,把你爷爷给下葬了。”

“你可记得真清楚。”春来冲老支书竖起了大拇指。

第二年春天,面粉厂已投入生产,新招工人很多,王宝奇有点忙不过来,春来没有出门,天天待在面粉厂。

早上,春来刚要去面粉厂。老支书忽然出现在街口,抓住春来的手:“春来,趁我现在明白,身体还行,带我去看看小翠、大光娘、二光、正正,还有小娟。”

说完,老支书眼巴巴看着春来,满眼真切和期待。

这是老人发自内心的期待,不然,他不会记得这么清楚,包括小娟的名字。春来二话不说,拉着老支书坐进了面包车。他先到面粉厂,告诉王宝奇和二蛋,老支书想去外面散心,这几天就不在家,就麻烦你们照应面粉厂了。

谁都知道爷俩关系,不是亲爷孙胜似亲爷孙,惹得春来爹都有些羡慕嫉妒。王宝奇更不好阻拦,挥手:“快去快回。”

“好嘞。”春来答应一声,开车就走。

旁边二蛋吐吐舌头,又冲王宝奇龇牙:“就你们俩这口气,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老板。”

“谁是老板不一样,努力干好就行。”王宝奇转身,进了车间。

二蛋摸摸鼻子,赶紧跟了进去。

轻车熟路,春来开的很快,也很稳。他想立即带着老支书,立即赶到向阳村,因为他担心老支书半路上再变卦,从而急躁,不肯再坐车,那可就不好玩了。

没想到,老支书一直很稳当。当然,他也经常忘了去哪儿,时不常地问春来。只要春来说去看小翠和儿子,老支书立即就变得思路清晰:“春来啊,这几年正是你和小翠最好的时候,却两地分居,真是苦了你。”

“嘿,我说老头,你明白的时候可真是明白。”春来哈哈笑了。

的确,和小翠结婚已经八年,两人在一起的日子,总共不到三个月,还是匆匆的来,匆匆的走。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春来大声喊着,其实他很想和小翠朝朝暮暮花前月下,那才是正常的日子。

“我去你的蛋,早点把小翠接回来。”老支书带着训斥的口气:“这么分着,不叫事!”

“好嘞,就冲你这话,两年之内,保准让小翠回来。”春来大声回答。

老支书点点头,扭脸看看窗外,忽然又问:“咱去哪?”

春来已经变得无比有耐心,扭脸看看老支书,笑道:“去看小翠,还有我儿子,二光,婶子,小娟。”

“哦,那你还不开快点。”老支书催促说。

“得令啊。”春来加了一点油门,不过,很快,他又把速度降了下来。

他已经把速度定在了八十迈,这是国道最高时速。不过,他听说,高速公路正在建设,到时可跑到一百二十迈。但必须换车了,昌河汽车跑到一百迈以上,车身就会颤抖。

一路之上,春来开着车,哄着老支书,几乎全速前进,也几乎没有休息。天黑之前,他赶到了向阳村。

春来已给小翠打过电话,大光娘站在村口,领着两个孩子,等着他们到来。

有道是叶落归根,大光娘老了,也想着回家。但人活的就是一个心情,如论贫穷还是富有,也无论身处何方。大光娘的娘家没人了,已没了牵挂,唯一让她牵肠挂肚的,是伏牛山上的那两座坟茔,一座是大光爹,一座是大光。

人在千里之外的南国,心里肯定想,但是,小翠和小娟就像亲闺女,无微不至,孝顺至极。大光娘本无女儿,现在却享受着有女儿的生活。如此之下,大光娘心情自然开心,何况有正正,还有二光左右相伴,更是希望与快乐集于一身,南国的鱼米让她过得百般滋润。

但听说老支书要来,还是拨动了思乡琴弦。结了正正放学,就领着宋兵一起,站在村头翘望。

“老支书怎么想着来了?”正正已经十二岁,奶奶给他说了很多老支书的故事,可从来没见过,现在忽然来了,已懵懂的他觉得有些好奇。

“他想来看看咱们,因为咱们是宋王阁村的人。”大光娘说。

“那我们什么时候回宋王阁呀?”正正问。

“快了。”大光娘抬手,抹了抹眼泪。

忽然,大光娘又泪流满面,她看到了春来的面包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