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朝我救定了,康熙来了也不行
作者:胖的很显眼 | 分类: | 字数:41.1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59章 挣命数十载,定远百姓吃肉了
“咱个老百姓啊,今儿个真高兴!”
“今天是个好日子,心想的事儿都能成!”
“就这个feel 倍儿爽 倍儿爽!爽爽爽爽!”
朱慈炯一番操作,终于收服了正蓝旗,心情无限美好。
于是在回定远的马车上,低声哼唧起来,只可惜并不记得歌词,最后哼成了歌曲串烧。
叶玄着、杨三水、姜光军三人,听着皇太子在马车内哼哼唧唧,知道他心情很好。
几人也不由自主的微笑起来,皇太子真是神人啊,任谁也想不到,他竟然收服了八旗鞑子。
让八旗鞑子反清复明,去干死其他的八旗鞑子,这个神一般的操作,弄得几人头脑懵懵的,太过于刺激了。
一路无事,朱慈炯很快回到了定远,时值深夜时分,众人就赶紧洗漱休息了。
......
时间飞逝,转眼就到了公元1659年,顺治16年,5月20日!
此时此刻,定远县上下都忙碌了起来,所有人都围绕着一件大事:抢收麦子和栽种水稻。
天气已有炎热之感,近段时间天气晴朗,艳阳高照,对农人来说是难得的好日子。
整个县的田间地头,成片成片的麦田里,沉甸甸的麦穗,已经把原本笔直坚韧的麦秆,压得低垂着头。
麦子熟了,充满着生机和希望,更象征着穷苦数十年的定远百姓,通过拼命努力,即将迎来吃饱穿暖的好日子。
不过,所有的希望的前提,是要把麦子颗粒归仓,才能实现。
于是,定远的百姓们,不分昼夜的守在田边,拼力驱赶鸟雀、野猪,不让他们糟蹋庄稼。
这个年代鸟雀铺天盖地,野猪也是结对,农民们稍有不慎,庄稼就会被祸害一空。
更关键的是,一定要在十几天的收割期内,抓紧时间把小麦收割进仓;一旦有大雨天气,粮食可就完了,甚至颗粒无收。
每一户农家,上到70多的老人,下到小小的儿童,都是天还不亮时,就冲进了麦田收割。
一直忙碌到深夜,才能带着一家老小,匆忙吃上一口热饭,短暂休憩后,次日又要早早劳作。
几千年来,在华夏这块大地上,一代代朴实的农民,就是如此流汗流血,供养着一个个的或强或弱的朝廷。
只是,辛勤的劳作之后,真正能够留在自家米缸中粮食,往往不能保证自家的温饱。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满桌佳肴者,从无种地人!”,这大概就是底层百姓的悲哀了吧。
但是今年不一样了,至少是定远县百姓们的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老农民们几乎怀疑是在梦中。
朱慈炯在接收了张煌言陆续派来的1200名老兵后,调整了军队训练计划,赶在了5月中旬时就完成各项训练。
他一直强调军队是百姓的子弟兵,现在到了百姓需要的日子,大明的军队自然不能当鸵鸟。
不过,朱慈炯做事必须要安全第一的,他提前让李时茂和兀尔特打听了鞑子军的状况,确认他们近期并无移动。
其后他和叶玄着、杨三水和姜光军等军事主官,仔细商量后,留下了300名士兵保卫山谷基地,100名士兵扮作团练保卫县城。
其他的3818名士兵,全部被朱慈炯派了出去,帮助定远县的百姓们,抢收麦子,栽种稻子。
子弟兵们做事,当然有组织性!先按照定远21个乡算,每个乡派出了150名士兵,参与收麦子和栽种稻子。
又组成了1个450人的突击队,从南向北逐乡突击,帮助农民抢收麦子,麦收结束后再突击栽稻子。
剩余的218人,则被组成了几支巡逻队,到处出击击杀野猪等野生动物,保护庄稼;还有就是巡视乡间,避免有人为非作歹。
还好,士兵大都都是农家出身,在帮助百姓后,感受到真挚朴实的谢意和军民一家亲的美好,倒也没有什么抱怨。
全县上下,数万军民,经过近一个月的拼命劳作,定远县的夏收夏种总算顺利结束,此时时间已是6月21日了。
好在老天爷也很给脸,直到麦收结束,都没有下雨,终于让全县麦子都颗粒归仓了。
在麦收结束后,倒是下了两天大雨,刚好给水稻栽种提供了便利!
风调雨顺啊,是个难得的丰收之年!
粮食顺利收获,但朱慈炯管辖土地上的百姓们,心情却开始忐忑起来,要缴纳夏季田赋了。
百姓们心想,大明的将军们,带着军队杀灭那些土豪劣绅,又给大家分地分粮分物资,说田赋只收1成。
这个肯定是可信的,但他们心里又很不安,觉得大明是不是收的太少了,毕竟地主们都是收5成以上的。
各村百姓们,纷纷找到了各村的村长,商量着是否主动多交一些田赋,好让大明有钱养兵。
“村长啊,你赶紧去和大明的将军们说一说,大明给咱们好日子,我们也不会忘本亏了心。”
“不然这样吧,咱们今年就交2成的田赋给大明吧!要知道隔壁的凤阳县,那些狗地主都收5、6成的地租呢!”
百姓们纷纷开口,催促这村长赶紧行动。
所谓的村长们,其实也是刚分了地的老农,心里也正在为满满的粮仓而美滋滋的。
“各位各位,大明自有大明的规矩,规定了田赋是多少,自然就按照规定来征收,不会多收一丝一毫的。”
“有一点,我参加村长培训班时,大人们说的,你们真想为大明做贡献,就回去多操劳,为大明多生些娃娃!”
“大人们说这叫啥计划生育,大明少收的田赋,就给大家养娃喽!娃娃长大了,上学还不用钱,每月还发30斤粮食呢。”
“想想真是造孽啊,大人们说定远以前有20好几万人呢,结果现在只有8万多人了!真是造孽哟。”
经过培训的村长们,自然抓住一切机会,宣讲大明新政策。
这么一番言论,年纪大的男人们自然会心一笑,看热闹的小年轻们个个面红耳赤,抓耳挠腮。
“村长,还有一事,鞑子的官府,会不会再找我们收田赋啊!如果他们来作恶,怎么对付才好啊!”
又有年长的老农,担忧的询问道。
他的这句话一出,所有的百姓们,笑容都消失了,个个担忧万分。
“放心吧,绝对不会的!大明已经打通了关节,鞑子官府不会再来骚扰大家的!”
“大人也说了,真有鞑子官府过来搞事,我们不要吃眼前亏,赶紧去禀报给大明军队,自然会搞死他们的。”
村长的话,终于让百姓们安心下来,开始挑选最好的粮食出来,首次向大明缴纳田赋了。
朱慈炯倒是没让百姓们折腾,直接向各乡派出工作队,带着户籍土地策和大车,当场收取田赋。
只收一成,多出的一丝一毫,全部退回!
一周之内,大明田赋收集完成,举县百姓欢腾!
哪怕朱慈炯暂时没控制的那些人,也因田租降到3成而开怀。
苦苦挣命数十年,定远的百姓终于有了笑颜,终于敢在夏收后,割点肉买点蛋,给孩子老娘见见荤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