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隋
作者:玄武季 | 分类:历史 | 字数:267.5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49章 大隋谍司——内外候官府
内外候官,是广皇帝直属的皇家特勤秘谍司机构。
裴矩,作为这支秘密部队的直接指挥官,对其有着无比巨大的影响力。
这次东征,外侯官自然也倾巢而动,全力运转,为大隋的军事行动做着暗处的作用。
作为秘谍头子,裴矩老爷子却是去了西域,并没有随大军前往东北,随大军而去的是外侯官直接负责人。
杨侑作为监国的西京留守,自然对内侯官有一定的指挥、监管权力。
很快,他让人招来目前内侯官负责人,就是负责配合杨侑掌控朝局的左千牛备身难辛。
这难辛,是目前阿布除裴矩老爷子之外,第一个认识的在内外侯官供职的真人。
也是他见过的大隋秘谍执行层中,职位最高的特务头子。
难姓,非常稀少。
至少在阿布穿越之前,就没见过姓难的,甚至他都不认为这是一个姓。
直到见到难辛。
难辛见到杨侑身边站着的阿布,似乎一点也不奇怪,只是面无表情的点点头。
哎呀,这家伙看来对自己不陌生啊!
可自己,对他一点印象也没有。
“卑职见过殿下。”
难辛双手一叉,行了礼。
“难伯,这是杨子灿,我就不介绍了,估计你们很快就会相熟。”
杨侑一指阿布,向难辛说道。
“杨子灿,快把你我商量好的事情,跟难伯说一说,这事儿还得抓紧办。”
这难辛,竟然让杨侑称之为伯,这里面有个说道?
“诺!”
阿布一躬身,便向面前的特务头子,详细地述说的刚才和杨侑商量好的计划。
说着说着,难辛的脸色有了变化。
很明显,这个计划肯定不是杨侑的想法,而是这个边郡来的小伙子策谋。
不错啊,这是个谋划、搞诡计、干间谍的好料啊!
“殿下,这是已经察知投降叛军的京都子弟名单!”
难辛递给杨侑一个卷轴。
杨侑默默地打开,看了一番,面无表情。
然后随手将之递给身旁的阿布。
阿布展眼看去。
发现上面大多数人,竟然是自己耳熟能详的名字,有的甚至是私交不错。
“……上柱国、凉州总管韩擒虎之子韩世鄂;观德王杨雄之子杨恭道:金紫光禄大夫虞世基之子虞柔:右骁卫大将军来护儿之子来渊……”
“……御史大夫裴蕴之子裴爽;大理寺卿郑善果之子郑俨;柱国、右诩卫大将军周罗睺之子周仲……”
后面,是这四十多位衙内,被杨玄感任命的职位,以及各自领兵的数量。
“有迹象表明,兵部侍郎斛斯政、原右武大将军李子雄、司农卿赵元淑等,与杨贼过从甚密!”
说着,难辛又递给杨侑一卷奏章。
上面,全是这些人与杨玄感书信来往记录、人员勾留名单、以及最近交往的时间和地点,等等。
唉,有点滑稽啊!
这很让人无语!
他们许多人,都是老子在前线打仗为国,后方却是在聚众造反。
造反,很有前途、很好玩吗?
三个人沉默了好半天。
然后,他们来来去去地讨论了半天。
一直到日头偏西,才将前前后后的事情规划完整。
内外候的运行机制,不同于朝政和军事系统的运行,根本没有那些繁复的手续。
他们只听从皇帝和皇帝指派的人的话,也不会留任何的官方记录和牌符手续。
一言而决,直达大内。
这就是他们的行事作风!
三个人讨论得愉快,特别是阿布的一些阴险招数也让杨侑和难辛大开眼界。
于是,难辛非常难得地对阿布有了笑容。
最后,三个人还在偏殿里吃了一顿晚饭,算是陪着皇太孙行晚膳吧。
末了,难辛感觉意犹未尽,便强拉着阿布的手,去了他们内候府。
到这时候,阿布才算是对大隋的特务机构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
内外侯府的办公地点,都是在一处。
位于皇城内东北角的安福门旁,是一处名叫安福寺的所在。
非常不起眼!
不知情的人,恐怕会以为这又是一处皇家祭祀的地方之一。
因为这里面,总是梵音阵阵,香烟袅袅,但却很少人进出礼敬。
最奇怪的,是它的门,非常小,常年紧闭。
人们进出,都是趁着马车直接拐进西侧的一道小巷,一直走到底,然后左拐直接进入后院大门。
来到这里,阿布便闻到一股熟悉的味道,同行的味道。
看来,即使经过一千五百多年,间谍这行当,其身上和行业的特殊味道,没有发生任何改变。
那是一种阴谋的味道!
假面!假情!假人!
“你看到的,都是别人想让你看到的,所以都是假的。你看不到的,是你想看到的但是不容易看到,所以有可能也是假的!”
这是,阿布前世在国外交流培训时,听到教官说的第一句话。
在间谍的世界里,没有真实!
第249章 大隋谍司——内外候官府
即使是真的物、真的人、真的事!
阿布在这种环境中,自觉地进入到一种强制性放松状态。
放空!
心中无物,才能在这样的地方不被人引起猜疑,也能活的久些。
“难哥,这是啥地方?怎么感觉冷飕飕的让人不舒服!”
阿布左顾右盼,一副缩手缩脚的样子。
“嘿嘿,走吧,进我的屋子,这大冷天的,不冷飕飕的才怪!”
难辛奸笑着,前头带路,将阿布领入院子正北角的一个小房子。
难辛的房子很小,非常简单。
一床、一桌、一橱。
简朴程度,就像一个军伍出身的老兵。
但显然,看难辛行走说话之间,一点儿军伍的样子都不见。
啧啧,这才像嘛!
特务,最好不像任何人,最好是像任何人!
“难哥,你就住这儿?不会吧?”
阿布好奇地四处走走看看,还不客气地打开橱柜,故意里外看了看。
橱柜里,什么书籍、密函、卷轴之类,一丝儿没有。
只有简单的一些半新不旧的衣服、鞋袜等随身用的东西。
“呵呵,我不住这儿,难道像你一样?妻子儿女,锦衣玉食,到处做生意,然后偷着倒腾自制钱币?”
呵呵,看来这难辛的确知道的不少,连自己跟倭奴人倒腾钱币的事情都知道。
“难哥,看你说的!”
“我那不是得养活一大帮子人么?你可知道,我那儿可不是就我一家,还有好几万族里的粟末兄弟姐妹呢?!”
阿布自然地开始表演。
他摸摸头,样子感觉非常不好意思。
“况且,想必你也知道,咱们做钱币生意,那是全往倭奴国倒腾!”
“我可是一丝半点儿,没做对不起咱们大隋的事情啊!”
“知道。”
“知道才跟你这么说,否则你以为你还能高高兴兴地到处乱蹿?”
“对了哦,你小子不错啊,竟然能想出那么多稀奇古怪的好办法,你这都是哪儿学来的?”
难辛对阿布在文华殿偏殿中,给自己讲的那一套一套的方案非常感兴趣。
如果这些东西,都是面前的小青年想出来的,那实在是天生干间谍的料。
匪夷所思,惊为天人啊!
有的人,天生就该是吃这口饭的!
这不得不让从小就跟着文皇帝和广皇帝、干了一辈子内候官秘谍差事的难辛,大为感叹!
“瞎想的,瞎想的。”
“难哥,你知道的,我们家族已经和高句丽人打了几百年!”
“这几百年之中,双方你偷偷我、我栽个大桩子给你,那都不是个事。”
“小弟不才,自我懂事起,就干了这种差事。这些年,自忖干得还算得心应手、颇有心得!”
“大国小国,小族大城,还不都是一个样子?”
……
阿布调皮地说了一番自己的经典经历。
“哈哈哈,你小子,我果然没看错!”
“这些年,你在你们粟末族里干了不少事儿,的确让人惊奇。”
“你阿妈、阿爹,能生出你这样的儿子,也算是家族之幸啊!”
“不过,以你老爹和老娘的人才秉性,有你这样的儿子,也不会让人过于惊奇!”
很显然,这难辛对阿布家的事情知之甚详。
内候官,果然是监察百官的秘谍,每一个重要朝臣,都少不了他们的监视。
当然,这监视看怎么说。
如果从帝国安全的角度来看,这也是应有之义;但是百官心里怎么想,那就另外一说了。
“难哥,你们这个衙门可是好神秘啊,你可算是自裴大人之外,我见到的第二个贵组织的人!”
“真所谓神龙见首不见尾啊,不客气地说,大家谈你们可是色变啊!”
阿布打趣地说道。
“嘿嘿,你这小家伙,那你为什么不变变脸色让我看看?”
难辛也笑着说道。
“我?”
阿布指着自己的额头,笑道:
“我有什么好变色的?我就是贪点财、有那么好点色,再就是就像我阿妈说的,是个官儿迷!”
“这,有什么可担心的?”
“我不能说全部,但就京城里的子弟,都和我这样清高、一般无二的,可不多见了。”
“再说了,咱又没胆子、也没意愿干对不起主上的事,哪有像杨玄感之流,那般忘恩负义?!”
“主上,真的对我们粟末人、对我们杨家,好得不能再好了!“
这话,倒也说出来阿布的心声。
说实话,自从自己重生以来,感受到的,全是来自文皇帝、广皇帝家的满满善意!
特别满满的那种!!!
阿布是在非常机密地发展自己的势力。
但要说自己做得天衣无缝,那简直是天方夜谭。
这么久,都没有发生皇帝猜疑、惩处、降罪的事情,只能说明一件事。
那就是广皇帝对大屋作、对王蔻、对他阿布契郎,有着迷之相信。
甚至,现在很可能到这么久,阿布家里就没有怎么派驻特别秘密的间谍。
有肯定是有,但绝对不是多事之人。
这其实,是有点放纵的!
这,也恰恰是阿布百思不解的原因。
”知道你们家忠诚!”
“放心吧,我们才不会在你们家身上浪费什么心思!“
“至少,在你臭小子成长起来之前,粟末地不会是主上心里的事!”
“啊,我还会成主上的心病?”
阿布装作大吃一惊。
“当然了,臭小子!你这家伙就是太多情!”
“能不能和我老家伙透透底,你到底和咱家小公主,有什么……?”
难辛那张有点苍老的死人脸上,露出了八卦的表情。
“我,我和公主?你,你知道什么?”
“我们两个,可是清清白白的,就是那种很好的好……”
阿布有点急,这玩笑可开不得,会死人!
还快得很!
“打住,快打住。”
“臭小子,主上担心的,可就是这个 ,你心里明白就好!”
“我是看见你喜欢,是自家人。也觉得你是搞咱们这一行的人才,所以才冒着风险告诉你,你好自为之!”
难辛似笑非笑的说道。
“我,我……我也说不清!”
见难辛的样子,不承认点可能会坏事,阿布只好装作败下阵来的样子。
看这情况,广皇帝是在监察自己的感情问题啊!
这,是什么情况?
皇帝真闲!
我和吉儿妹妹,怎么可能?
不对,这里面恐怕还有什么自己不知道的文章。
阿布想到了另外一种可能,心中不由微微心惊。
“好了,既然你明白了,咱们就不提这茬了。”
“记住,对吉儿姑娘好点,这孩子小时候可是受过苦,全都是为你!”
难辛莫名其妙地说出这样的话。
这让阿布一时之间,摸不着头脑。
“会的,会的,难哥,你就放心吧!”
阿布苦恼地说道。
“对了,难哥,你这难姓,可是很少见啊!你可是我遇到的、看到的、听到的第一位!“
见难辛终于放过杨吉儿的一茬事情,阿布忙将话题转向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方向。
“嗯,难姓,的确罕见。”
“应该说,咱这姓,应该是目前咱们大隋,最小的姓吧!”
难辛难得遇到一个自己看得上的青年才俊,于是少见地打开了话匣子。
“难姓,源自鲜卑族拓跋部吐难氏部落,属于以部族名称为氏。”
“看看,就是叫?氏/?氏的氏族部落,以鸟为图腾,过着原始的狩猎生活。”
难辛用手指蘸水,在桌子上画了一个奇怪的符文,?/?。
“后来,北魏孝文帝进行汉化之制,这吐难氏部落,也就留下了难姓,一直流传至今,但人口很少,几乎于无。”
“所以,这世人知道的就越来越少了!”
难辛说着自家姓氏的来历,眼神中满是对往事的怀念之情。
“那难姓,为什么就越来越少了?”
阿不好奇的问道。
“呵呵,许多人不愿意姓了吧,当朝立国,大家就各复旧姓,难姓的人,有的也趁机姓了其他的姓!”
“哦,原来是这样啊!”
阿布恍然大悟,原来这难姓,源自草原拓跋部。
他用直觉不由揣测道,这内外侯官的掌管者,是不是都必须用特定族群的人。
比如,全是拓跋部的一些少数族裔?
要证明这个,只要知道外候官的姓氏就可以的。
但是如果这个猜测成真,那就让阿布更加好奇。
大隋皇族,这么做的根本用意在于什么地方!
难道是防止大隋内部旧有贵族势力的渗透?
也许吧,这个得好好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