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开局抢婚甄宓
作者:倚楼梦雨 | 分类:历史 | 字数:61.5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11章 生子当如孙伯符?
黄河北岸。
孙策领好军械,粮草,兵员,收获颇丰的回到本部大营。
刚入将帐,周瑜,程普,韩当,黄盖等人便围了上来。
孙策将岸边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告诉在场之人。
听完后,程普,韩当,黄盖等一干老将均都一脸兴奋,战意昂扬道:“叶枫大破十万匈奴军,固然名扬天下,可其精力都被牵涉在幽州,黎阳空虚,正是英雄显威之时。”
“现在天下人的目光都在河北战场上。”
“好似当年虎牢关外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一般。”
“当年老主先破董卓先锋,名扬天下。”
“少主若破黎阳,败叶枫一阵,同样可美名传遍天下。”
“如此方能振兴孙家,不负老主威名。”
孙策微微点头:“正因为考虑到叶枫麾下最强的背嵬军,燕云十八骑还在范阳,我才主动从刘备手中抢到这个美差。”
“此战许胜不许败。”
“胜了,咱们在联军中的话语权就能提高,败了,一切休提。”
“诸位说说,如何破黎阳。”
程普道:“根据斥候回禀的消息,黎阳不过只有两万之众,城池也算不得坚固。”
“我军围三缺一,只要让张合,高览感受到压力,其自然会不战而溃。”
黄盖点头:“相比邺城有三河为屏障,黎阳仅有黄河之险。”
“可因为叶枫先北后南的战略,黎阳的唯一屏障几乎放弃。”
“只需要步步紧逼,黎阳可轻松取之。”
韩当同样开口:“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数月的操练,赶路,我军士气旺盛,正需要一战来扬名天下。”
“黎阳之战就是最好的机会。”
“不必担心损失太大,也不必担心敌人有同归于尽,破釜沉舟之心。”
三个老将纷纷发表意见,孙策微微颔首,但目光却看向久未开口的周瑜。
“公瑾,你怎么看?”
周瑜沉默了好一会儿,正色道:“黎阳不宜强攻!”
“不宜强攻?”
程普,黄盖,韩当三人均都皱着眉头,眼露轻视道:“你不过乳臭未干的小子,何以出此狂言?”
“莫要以为主公与你相交甚笃,你便可以在军中狂言。”
“可知道军法森严,军令如山?”
“不强攻黎阳,将之包围,大军很快便赶上,到时候要我先锋队伍何用?”
“天下豪杰还不耻笑我们裹足不前?”
孙策清楚周瑜的厉害,倒是并未出嘲讽之言,反而为周瑜解围:“三位将军,总要听听公瑾的道理。”
“战前定策,任何人都可但说无妨,莫要老以资历为重。”
“此事我早就说过,莫要让我继续提醒。”
“若再有下次,小心我.......”
冷哼一声,虽话没有说完,可其中的意思非常明确。
程普三人虽心中不悦,可也没有与孙策继续顶嘴。
不过目光看向周瑜,仍然充满不屑。
周瑜正色道:“黎阳乃邺城屏障,目的就是为了迟延联军的脚步。”
“而叶枫在涿郡大胜,所有人都在为叶枫争取时间,创造奇迹。”
“若我们与其硬拼,在大军主力未曾抵达之前,黎阳守军定不会放弃。”
“每拖延一日,叶枫赶回来的机会就大一分。”
“他们只会坚持到最后一刻,我军与守军相差无几,真拼个鱼死网破,胜负在谁,一切不可知。”
“退一万步说,就算拼死攻破黎阳,我们的本钱打没了,日后该如何?”
“真以为曹操会给咱们补充兵员?”
“北伐叶枫能扬名固然不错,若情况不对,强求之,有何意义?”
“叶枫被灭,我们同样被吞,不白白为他人做嫁衣吗?”
“当年伯父虎牢关外扬名天下,可被袁术掐中命门,最终溃败。”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伯父兵败身亡之后,伯父一家过的什么日子,我可太清楚不过。”
“一时的意气之争,毫无意义。”
“我们就这点家底,绝对不能硬拼。”
周瑜提及孙坚,程普,黄盖,韩当三人均都满面怒火:“黄口小儿,老主也是你能在背后议论的?”
“口出狂言,有本事出去较量一番,老子要让你这个娃娃知道我的厉害。”
“滚出来!!”
面对三人吹胡子瞪眼的挑衅,周瑜并未搭话。
孙策幽幽的叹了口气,正色道:“三位将军莫要生气,公瑾所言不差。”
“父亲因听袁术之令而亡,最终我孙家落了什么?”
“因此相比于虚名,更重要的是实力。”
“力量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不受制于人。”
“如今拉出这三四万人不容易,不能全都倒在黎阳。”
孙策这么一开口,程普,韩当,黄盖三人也只能幽幽的叹了口气。
“不能强攻,怎能破城?”
“总不能围而不攻,这还不如不当这个先锋呢。”
“平白丢脸,这算什么?”
周瑜笑着摇头:“三位将军,我从头到尾可没说围而不攻的话。”
“破城有时候不一定需要蛮力。”
“借力打力,有时候也是妙计。”
“嗯?”
“借力打力?”
“此话怎讲?”
孙策迫不及待的开口问道。
周瑜自信一笑:“黎阳城守军可以与我们先锋决一雌雄,那是因为大军距离尚远,他们还有周旋余地。”
“若我们与大军相隔不过百里,路程不过一日,黎阳他们怎敢守?”
“弃城而走,夺取黎阳,便算咱们胜了。”
“是否强攻,似乎并不重要。”
此话落地,孙策等人先是一愣,随后抚掌大笑:“妙哉,妙哉!”
“为先锋只要在先便好,至于相差多远,无人要求。”
“好一招借力打力。”
..............
接下来的几日,孙策带着本部离开黄河岸边。
可行军速度并不快,每日二十里不到便停下修整。
孙策的稳重,谨慎,小心,虽然诸侯心中不满,可并未有一人提出异议。
倒是曹操得到消息,由衷感慨道:“生子当如孙伯符!”
随后传令大军,抓紧修整,兵发黎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