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姜月的古代田园生活
作者: | 分类:古言 | 字数:34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91章 岂不知君子远庖厨
姜小蝶近段日子烧火烧的很是熟练,小姑娘烧一锅水用的柴禾都比别人省的多。
两锅齐上,速度快了不少,锅里的豆浆一煮开,姜月就把它们舀到桶里,温度稍微降下来再拿石膏水点。
十来只木桶的豆浆个把时辰就煮一多半出来。
恰在此时,叶林带着一个四四方方的用木板拼成的模具过来,有些拿不准主意道:“月娘,是这样的吗,可有哪里需要改的。
姜月一见他手里的模具眼睛就亮了,唇角弯了弯:“就是这样的,叶舅舅,麻烦您和阿爷比着这个尺寸再做两个。”
叶林得到肯定,也很是高兴,憨实的脸上带着笑,因看姜月要的急,把模具放下匆匆又去后院。
姜月把模具拿水清洗干净,铺上细麻布,再把桶里凝结成块的豆花舀进去,叠好麻布口,上面压块板子,再压一盆水好让水份流失的更快。
把手头的事儿做完,等下两张模具的工夫,姜月给自己和姜老太太,还有姜小蝶一人调制一碗豆腐脑,这大半天没吃饭,她可太饿了。
直干两碗豆腐脑吃了个刚出锅的大白馒头,胃里才觉得舒服点,那种前胸贴后背的状态才消失,半个钟头的时间叶林又送过来一张模具。
又过半个把钟头,所有的豆浆都点过石膏水,叶林把最后一张模具送来。
姜月见这次送来的模具还有清洗过得水渍,不由看了一眼叶林。
叶林挠挠头:“我方才送第二张模具的时候,见你把之前的模具清洗过才用,怕再耽误你的事儿,所以这张模具做好后就在后院的水缸里清洗一下。”
因家里的牲畜越来越多,不提之前在河谷那处逮的两只山羊,就是家里的猪食槽都要勤着冲洗,菜地要浇水,后院的用水量不可谓不多。
幸而这一个月有这些叔伯们在家里干活,挑水,砍柴,劈柴………就这,因着蒸馒头也要耗费水,用水着实很多,他们家离山溪还有一段距离,挑水实在是个力气活。
所以姜来福都是安排他们两两轮着来,生怕把这些顶梁柱们给累伤了。
叶林见没他什么事儿了,忙就告辞要走。
姜老太太忙留客:“你姐往常这会儿已经在家,想必今儿被什么事儿绊住手脚,你略等等,好歹见过你姐再走。”
说罢话,姜老太太只见说话这会儿功夫,姜月已经把豆花儿盛到豆腐板里放置好,又摞到另外两板豆腐上用盆水压实。
见姜月这会儿有闲暇,忙交代给叶林倒碗茶水,自己转身回房间。
姜月大概知道姜老太太回房为着啥事,果然很快老太太拿着个沉甸甸的布袋子出来。
一把把布袋子放进叶林的手里:“蒸笼的余款,一共是五百文,方才你帮咱家做的那三个压豆腐的模具每个算你十文钱,一共是五百三十个大钱,你点点。”
叶林握着手里的钱袋,激动的有些语无伦次:“大娘,给多了,先前给过两百文,尾款是三百文,那三个压豆腐的模具也没费什么功夫,木板还是大娘自家的,亲戚里道的,怎能处处收钱。”
“没错,就是这个数,我和你大爷商量过,不能让你包材料为我家做蒸笼,再是亲戚也没得这样占便宜的。”
家里现在不差这仨瓜俩枣,谁家都不容易,那木料虽然是叶家积攒下的,没花费银钱,但也不是凭空白来的,况叶家如今情况比起当日的姜家还不如,占这样人家便宜她亏心。
好说歹说让叶林收下银钱,姜月这会儿看着一摞三板压的平实的豆腐,喊来谢东海,让帮忙把豆腐板搬到马车上。
三板豆腐都搬到马车上,最后姜月又找来一个大石头,压在豆腐板上。
临走的时候看到陈氏在探头探脑,心里一动,忙跳下马车对着陈氏耳语几句,见陈氏不以为然,又多说两句。
确定陈氏会做到,方才回了马车。
马车一路颠簸驶向许家,姜月和姜老太太一路护着三板豆腐,到下车的时候只觉在车里扭的胳膊腿都酸疼。
不过这会儿当务之急还是赶紧备晚食,也没工夫搁这儿捶腰拍腿。
小厮把豆腐板小心抬到厨房,梅厨娘带着荷叶儿喜笑颜开迎上来:“你们终于来了,今儿我给你打下手,有啥需要我做的,千万莫要同梅姨客气。”
姜月含笑应对,和梅厨娘与荷叶儿打过招呼。
今儿上午她一口气说了十几道菜出来,如今真要上手做,却也不必都做出来。
只需挑一些简单出味的做出来即可,在心里盘算一遍很快定下做些什么菜品。
把带来的藤筐拿出来,姜月把里面的大料,调料,一团发好的面团都取出来。
大理石的台面上很快摆了个满满当当,姜月冲梅厨娘一笑:“梅姨莫怪,实在是用惯家里的这些东西。”
梅厨娘理解的摆摆手:“这有甚可怪的,我去旁人家里做饭,也觉得哪哪都不顺手。”
时间已经不早,姜月也就不再啰嗦,系上围裙,清洗好刀具,很快就投入忙累的灶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