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天生好命!军婚后绿茶美人被夫训

作者:一朵朵云 | 分类:现言 | 字数:141.4万

第201章 各自小算盘,再回西昆

书名:天生好命!军婚后绿茶美人被夫训 作者:一朵朵云 字数:2399 更新时间:2025-01-21 04:40:27

老太太话里的敲打意思。

刘菊脑子再愣,也听出来了。

她的确是打过外甥女那头的主意,被老太太捉出来说,再要明知故犯怕事情办不成,还要遭人瞧不起。

刘家人的好与不好,都在这一点上,爱面子。

家里怎么样先不提,到了外面就怕遭人笑。

“妈,你把我当什么人了?我刘菊脸皮再厚,也不可能讨到外甥女跟前。”

“记住你说的话,要敢犯毛病,我死了也在下面不安生。”

“唉哟,老太太,你这说的什么话?”

“赶紧呸呸呸。”人老了都怕提一个死字,老太太倒是不忌讳。

刘菊是急得不得了,生怕灵验了似的。

她一心盼着老太太能活个一二百岁,有她这根定海神针,家才是个家。

刘老太拿起下午才磨快的剪子,“咔嚓”一剪线头,举起做好的鱼戏莲花围嘴给刘菊看。

“瞧瞧好不好看?人老了眼睛花得厉害,全靠手上感觉做活,小虞长得好,生出来的孩子不知道多招人疼。”

“好看,您老人家做的围嘴能不好看吗?”

刘菊把围嘴放下,不怎么喜欢面子货,还是到手的钱实在。

“我以后抱孙子,妈就不要准备这些费眼睛的针线活,包两个大红封就成。”

“你可真是掉进钱眼里了。”

母女俩说着话。

直到断了电,吹了油灯,刘老太都没听到刘菊提乔珍美的事,心道:泥鳅那小子,说不准真能有大出息。

*

入秋后的夜,不盖被子有些凉。

躺在床上的贾芬芳,一直在想要不要把嫂子硬塞给她的150块钱拿出来。

丈夫乔林城好不容易回来住,她这会要说了前两天的事,又怕丈夫同她吵嘴。

前几天中午,嫂子拿着一张肉联厂工位转让条和150块钱来了枣儿胡同。

当时,刘萍当着她的面把钱拿给乔老太太。

老太太没收,一心想着远在西宁部队当兵的大孙子,恨不得把棺材本都掏给老三一家,好让刘萍有钱给乔济南备吃喝穿用,九月份乔珍珍寄回家的那封信,对老太太来说,就跟吃了灵丹妙药一样。

现在养了近一个多月,人也不糊涂了,就是还有些精神不济。

乔济南肉联厂的工作,原本是公婆、大姑姐和她家一块儿出钱凑的。

现在卖了钱,刘萍一毛没留,全还给了乔家。

想了想,还是要说,要等婆婆说给丈夫听,怕是真要跟她闹离婚。

这时,乔林城忽地翻了个身,给了贾芬芳说话契机。

“老乔,三嫂把乔济南的工位卖给了她二哥,卖的150块钱,在我这。”

“你拿那钱做什么?”

乔林城本就没睡着,听到妻子说钱的事,人也清醒了些。

他打开放在枕头边的手电筒,把屋子照亮。

“不是我要拿,是她硬塞给我,那钱本来是给到老太太手里,老太太不肯要,等我送三嫂出院门的时候,她一把把钱塞进我手里。”

“你不存心要,那钱能硬塞到哪去?”

有了前头为送礼钱吵架的事,乔林城半分不信贾芬芳,“不想把自己的路走窄,就把150块钱,一分不少的还给三嫂。”

贾芬芳本来是没打算昧下全部的钱,可一听要全给,难免有些心疼,“150块,按当初三家给的分,我拿50块出来。

剩下的100块,是大姑姐和婆婆的,把他们出的钱给回三嫂成吗?”

乔林城一下坐起身,“不是,你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

“女儿和儿子不是你生的还是怎么回事?你当妈的不为孩子考虑,非要把人得罪干净心里才痛快?”

“我什么时候不为孩子考虑?就是为孩子考虑,我才只拿回我们给出去的钱。

当初一家给了120块,我才拿回50块,还要让我怎么讲亲戚情分?”

贾芬芳也坐了起来,跟丈夫说自己的打算,“珍妍到了说婆家的年纪,我手里不多攒些钱怎么行?”

乔林城摁着额角,觉得不该回来住,气都要被她气死。

“那笔钱给出去是情分,你现在收了这钱,就等于人情两消,”

原本他还想着让贾芬芳去找三嫂说说大女儿的婚事,借着妯娌关系,看能不能给珍妍介绍一个军属大院里的结婚对象。

又或者让珍妍借探亲名头,去一趟西昆那边。

真是算盘打得再响,也没拖后腿的妻子手快。

乔林城心里的盘算,贾芬芳并不知道,也从没把丈夫往走姻亲关系那方面想。

看他又要发火,也不敢再回嘴,怕吵醒隔壁屋里的女儿。

也怕吵醒正屋里的公婆。

沉默中,最后只听到乔林城说,“明天,你把钱原封不动的还回去,以后要做什么事之前,先跟我通过气再决定。”

出了岔子,想给女儿找个军属大院结婚对象的事,就暂时不能再提。

入秋后的京市,气温一天比一天冷。

尤其是落了两场夜雨过后,衣服也要多加两件。

倒是南方的天气,还跟夏天一样,十月下旬,虞晚跟勤务兵阿则一块儿坐火车去西昆市。

专门去给大伯娘郭贞庆生。

沈明礼原本是不同意让虞晚去西昆,因局势变得不明朗,他又经常不能回大湾镇上住,考虑虞晚的人身安全,心有不舍还是只能让勤务兵送她离开大湾。

上午的火车,等到中午就到了西昆市。

来火车站接虞晚的人,是大伯沈长年身边的警卫员周继,军用吉普车从火车站开往军区大院的路上。

经过滇南泽。

走的时候还是人山人海的挖山填海景况,现在已经没人了。

虞晚有些诧异,问前头开车的周继,“怎么停挖了?”

周继不能泄露军事机密,淡声道:“我也不是很清楚。”

虞晚第一次到西昆时,觉得挖山围海,填平滇南泽的决策属于愚不可及。

等她住到没有哨兵站岗的大湾镇,接触到普通群众,才逐渐领悟其中不能点破的历史遗留原因。

整个滇南省可种植粮食的土地面积并不多,能提高粮食产量的杂交水稻在1976年之前也还没实验成功。

适合耕种,地肥水美区域,位靠整个省份的西南边境处。

由于两国交恶几十年,适合耕种的边境地带,成了埋下几十万枚地雷的雷区。

各种原因交织,才有了挖山填滇南泽的决策,填好的滇南泽能不能产粮,适不适合种植,其实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西昆市有十万人参加的大规模造福一方行动,上面才会优先调派粮食到西昆。

位靠南越边境的滇南省不能内乱,一旦乱了,后果不堪设。

虞晚见微知着,走宏观角度分析大局势,等军用吉普开到军区大院附近,忽地看到意想不到的一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