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好孕:皇后娘娘她日日求被废
作者:卿岁岁 | 分类:古言 | 字数:106.4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75章 “孝顺”
“我也有个侄子,我好吃好喝,出钱出力地养着他,也不知道等我将来死了,他会不会我流泪呢?”
当太监混到一定地位,大部分都会给自己培养个后代,或是有血缘关系的,或是没有血缘的孩子。
这两人自然也不例外。
崔居兴也道:“你那是亲侄子,肯定不会差。”
“倒是我,亲人都死绝了,我只能在去年的时候收了个干儿子,也是没爹没娘,想进宫伺候的。”
“我看他那可怜样,就觉得做阉人有什么好的,无儿无女,脑子一热,就把他养我家了。”
“就当是给他家留个后,也为自己结个善缘,好在那小子读书不错,基本上看个四五遍就能背下来,也算是个欣慰。”
将来能给他们养老送终当然好,如果不能也不意外,毕竟没有血缘关系,这就是他们的悲哀。
王荣拍了拍他的肩:“行了,别垂头丧气了,皇后殿下对你们大方,你那屋子可比我的都还大呢,还用得着担心养老的问题?”
如果那小子不孝顺,直接请人来伺候不就行了?
崔居兴笑了笑,话是这么说,可是谁不想自己死了以后,能有个后人给他们摔盆子呢?
景舒和朱瞻基听完回禀以后,也只剩下了沉默。
半晌后,朱瞻基才轻声安慰道:“娘子别难过,岳母年近七十,已经算是高寿的了。”
再撑几年,都能四世同堂了。
景舒轻叹了一口气,生老病死,半点不由人啊。
不过周氏没了也好,早点走,免得做出些糊涂事,让她和姐姐难做,也让旁人议论。
她也没多忧心,胃口也没减少,不过作为皇后,肯定要给大家做个孝顺的榜样,所以她自觉少吃了些,就当减肥了吧。
小朱怕她伤了身子,便让厨房想方设法地做好吃的。
景舒看着桌子上的美食,心里馋得直咽口水,面上却不动声色,还要装出一副食不下咽的样子。
嗯,忧伤。
铭儿看着面前的红烧羊肉,再看看娘面前的素菜,忍不住道:“娘,您一口肉都不吃吗?”
他这种肉食动物,是不大能理解喜欢吃素的人。
景舒演技飙升,难过道:“娘的娘,最近身子不好,娘得沐浴斋戒祈福,希望她早日好起来。”
如此以身作则,儿子将来肯定能长成孝顺的样子。
铭儿心疼地看看娘,然后又犹豫地看了看面前的羊肉,最后还是把它推开,认真地道。
“娘,我陪您一起斋戒,先生说孝大过天,娘的娘,就是儿子的外祖母,儿子也是应该孝顺的。”
景舒欣慰极了,臭小子懂事了啊。
不过,她还是亲自动手,为他打了一碗羊肉。
“你有这份心就很好,只不过娘和你是不一样,你是王爷,是君,你外祖母他们呢,则是臣。
娘是因为,你外祖母,对娘有养育之恩,所以才伤心难过,而你没有,这天底下没有君为臣斋戒沐浴的道理。
你叫她一声外祖母是尊敬,在有限的情况下尊敬孝顺是应该的,但是却需要有分寸,明白了吗?
何况,你还在长身子呢,要多吃肉,才能长高长壮,以后为你爹和大哥,镇守好边疆。”
她给锦儿也是这么说的,防的就是周氏贪心不足。
铭儿点点头,可还是不忍心娘受苦,便亲手打了碗羊肉,吹了又吹地放到景舒的面前。
“娘要孝顺外祖母,可是儿子也要孝顺娘,娘,你吃一点,就吃这一小碗,好不好?”
他觉得娘还是胖点好看,瘦瘦的都不好看。
景舒看着儿子那样,老母亲的心里是既欣慰又有点罪恶感,在孩子面前虚情假意真的好吗?
成都府。
胡善围收到消息的时候,她受蜀王妃的邀请,正在蜀王府做客,同王妃和几位郡主说话喝茶。
待看见家里来人,再一听母亲快不行了,她心中又是一颤,第一反应不是担忧难过。
而是怀疑,怀疑母亲是不是骗自己回去?
可不管是不是骗自己的,在蜀王妃的面前她都不能拒绝。
孝大于天,何况她还是皇后的亲姐姐。
若是自己毫不在意,那么旁人就会觉得皇后是不是也不孝顺。
于是,她只得装作伤心震惊的模样,向王妃和几位郡主告辞,并恰到好处地在转过头时掉下泪来。
那副难过,又顾及仪态体统的模样,直让大家对她的尊重,又更上一层楼。
蜀王妃叹道:“胡大人至诚至孝,端庄大方,虽然难过,体统却不失,皇后娘娘也是凤仪万千,胡家能有这么两位闺女,真是好福气。”
如果没有意外,胡家近三代不愁,说不准还能混个公爵。
再等上几年,那就是百年世家,多好啊。
周氏吃了周泽林的药后,身子稍微好受了一些,可是也仅仅只维持了半个月,她便就又起不来了。
“大闺女,大闺女怎么还不回来?”
病床上,胡荣和两个儿子,都是一脸心疼。
“昨儿收到信,闺女已经启程,想必再过些日子,便能到了。”
趁着家里三个男人安慰婆婆的时候,长媳刘氏给妯娌使了个眼色,后者心领神会神地以为婆婆看药的借口退了出去。
“嫂嫂,婆婆这身子,可该怎么办?”
她其实高兴得不得了,自己就只生下了一个闺女。
婆婆天天在她耳朵边,念着要给丈夫纳个妾室,生个带把的传宗接代,这下可念叨不起来了。
别说她狠心,当时她家可是瞧不上胡家的。
是婆婆自己答应了,说丈夫四十无子方可纳妾,扭头却又反悔了。
虽然自己和娘家迫于压力,还是给丈夫纳了妾,可这不代表,她对婆母就没有怨言了。
“生老病死,人之常情。”刘氏幽幽地往内室看了眼。
“命数到了日子,又能有什么法子呢,咱们做晚辈的,只能在最后的日子把婆婆伺候好罢了。”
婆婆嫌弃她娘家底蕴不高,只是普通读书人家的姑娘。
暗地里可没少奚落过自己,若不是自己运气好,一口气生了两儿子,只怕日子更难。
她心里也怕,怕婆婆她拎不清做了错事,最后害了丈夫和自己的儿子。
死了好,死了大家就都清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