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兴补天录之丁令威
作者:朱四公 | 分类:历史 | 字数:36.5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8章
一般世间俗人见此局面,第一反应自然是秦皇不过是被贼人蒙蔽,把局面尽快稳定,把贼人尽快抓住,才是体察圣忧,宽慰圣心。
因此,当务之急,一是尽量救出被困儒生,毕竟阳坛局面并非不可收拾。二是大索天下,搜捕徐福等阴坛三师,搜捕阴坛五百号术士,搜捕挑唆是非的贼人叔孙通。这个时候的叔孙通,自然不会是什么待诏,必早已是贼人无疑,实有缉拿的必要。
但听了下属的这些建议,李斯却摇摇头:不能这么看,你们这些人呐,跟了我这么多年,境界还是没跟上来,看问题的层次还是太低。
秦皇如此英明神武,如何会被蒙蔽?以他的智慧如海,谁又能蒙蔽得了他老人家?何况,福道人东渡求仙,一路通关,各关各隘,那都是明文昭彰,天下士民都看得清楚明白,又怎么会是贼人同党呢?
至于阳坛……若是放手一试,大力援救被困儒生,自然尚有几分把握,但这般大张旗鼓,必然是举城骚然,实在是过于引人注目。
若是有那心怀不轨之人,把几个事件串起来,细细琢磨一番,自然会引发更多猜测,对秦皇令名,那可是大大的伤害。
从这个角度来看,阳坛之人,救不得还好,死人毕竟开不了口,尚有遁辞托言。若真是救活一两条性命,内外情形一比对,届时真相大白于天下,不利于秦皇的言论必甚嚣尘上,那麻烦可就大了。
对了,你说什么?阳坛?哪有什么阳坛?什么是阳坛?那不过是一群应诏前来书同文,校异雠的六国儒生。
秦皇以国士待之,食有鱼、出有车、起居有仆役,恩厚无比。他们不但不思报答,反倒仗着喝了几两臭墨水,因集聚之便,心怀不轨,妄议国政,本就合该坑杀。
不过,这并非秦皇失算,反而是英明神武的他老人家事先布置好的一条妙计,名唤引蛇出洞。这次借“书同文、校异雠”之名,聚蛇鼠于一窝,不过是方便诛杀而已。
那些幕僚听到这里,倒也没人敢插话,向他追问一声:“丞相,恕我愚钝,秦皇这一深算远谟,到底是要引他们出洞,还是把他们都聚在一个窝里?”众人只是一片唯唯诺诺,继续听李斯丞相慷慨陈词,运筹帷幄。
这些儒生,自然该杀。但他们所秉持的经典,才是真正教坏人心的坏东西!自然也该焚毁!有私藏的,自然也该杀;引用一句半句的,自然也该杀;甚至只要记得个经典的名字的,自然也该杀。
毕竟,你根本不知道那些读书人的脑袋里装的是些什么烂污,也根本猜不到他们,以及他们的徒子徒孙,会从这些儒生被坑杀一事里,又读出什么子虚乌有的信息,乱发议论,扰乱人心。
道心惟微,人心惟危,不用如此霹雳手段,只怕根本阻止不住这世道的衰微,也阻止不了这人心的堕落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