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文里的配角小村姑翻身啦
作者:夏西西 | 分类: | 字数:120.2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21章 包子馒头小摊子
朱小琴给她娘写的那封信写起来非常快。
不到半个小时,写了三页纸。
从火车见闻写到京城见到的一些新鲜事,新鲜的人,简直是下笔如有神,中间基本上就没停顿过。
当然因为是写给家里,所以也没那么像以前写文章一样斟字酌句。
写完信还早,但是朱小琴也没准备去图书馆了。
她把门关好,就进了空间。
她这几年空间里那些地全部种的水果,每次光收拾目前的这些水果都是个大工程,更不可能去开拓更多的土地了。
但是就是这些水果,加上她之前种麦子稻子还有以前囤的货卖的钱,让她身上的存款过了万。
要不然就她的工资,加上她没上班前做衣服赚的钱,想要买个自行车或者缝纫机之类的肯定没什么问题。
但是想要靠着工资买房子那就是做梦了。
她把那些成熟了的水果摘了一大部分,看着时间差不多,收拾收拾了自己就出来了。
第二天一大早她带着信和要寄回去的点心之类的东西,又骑上了她租来的自行车,去邮局了。
她出发的时候六点不到,到离她比较的近的那个邮局的时候大概过了一个小半小时。
还好京城不是只有一个邮局,要不然三个小时,三个小时的骑,一直这么搞她也骑不动啊。
等寄完了东西她没急着回学校,而是在离邮局不远的地方吃了个早饭。
那是一家卖豆沙包子,馒头和开花馒头的店,不,不能说店,是一辆三轮车改的流动小摊子。
华大的食堂味道是真不怎么样,昨天她们去的京大的食堂也是一样。
她们为什么买了馒头就走,一方面是考虑到张盼生,一方面就是那菜看上去不太值得花那个钱。
朱小琴来寄信的时候只是从旁边路过,那香气就已经飘到她的鼻子里了。
“同志,你好,你这豆沙包子多少钱一个啊?”
朱小琴说的是非常标准的普通话,那卖包子的大叔还特意抬头看了她一眼。
“你好,小同志,我这豆沙包子都是一两一个,一个七分。”
“不要票。”他强调了一下。
这价格和店里卖的差不多,但是店里还得给粮票,所以相比起来肯定他们这个实惠。
朱小琴点了点头,“那同志,我要两个豆沙包子,谢谢你。”
说完她就从口袋里掏出了一毛五,递给了旁边收钱的婶子。
那婶子赶紧掏了一分钱找她。
可能小姑娘就是容易让人放下戒心。
朱小琴停着自行车在边上吃包子,一边吃一边跟人聊天。
一开始都是朱小琴在说,等说到她来上大学给家里寄东西的时候,那两口子才热情了一点。
说着说着就说到自己这生意了。
“我们这小车年前才推出来做,好些人都说不安全,但是我们做了那么久也没人来抓我们啊。”
朱小琴听那婶子这样说,点了点头,“大家不都得吃饭吗,正常卖点早饭问题不大。”
那婶子一听朱小琴这话顿时感觉自己遇到了知音。
“哎,还是你们大学生见识多,我家这个要不是我盯着他,他才不愿意出来卖包子馒头呢,说又危险又丢人。”那婶子一边说还瞪了眼在整理笼屉的丈夫。
“你这娘们说什么呢,之前有人被抓你又不是没见过……”
眼看两人就要吵起来了,朱小琴赶紧插了句嘴,
“靠自己的手吃饭怎么能说丢人呢,又不是干什么投机倒把的事,这肯定不能对随便抓啊。”
也是正好这个时候没几个人了,那婶子跟朱小琴聊的挺好,干脆搬了个小凳子坐了下来。
“就是啊,赚钱养家有什么丢人的,我们要能去厂里上班当然想去厂里上班了,但是要能进的去呢。”
说着叹了口气,“本来我家这个手艺好,想托人看看能不能进那些饭店,哎,那店里水也太深。”
“还好现在还好点了,我弟弟他在禹省,说他们市里现在都好多摆摊的了,很少有人抓。”
聊着聊着那婶子问朱小琴是哪个大学的。
在听到朱小琴说她是京大之后,
那婶子肉眼可见的整个人更加兴奋了。
“京大啊,那就是学习最好的人才能进啊,我女儿还在乡下,现在也在努力考试呢。”
“我就想她能不能考回来呢,这每年回城的名额太难等了,不行考到附近,考到沽口也行啊。”
她说着说着有些不好意思,“小同志,你要是有什么学习资料,你看看能不能给婶子点。”
“婶子以后摊子往你们学校门口摆摆,以后你吃早饭不要钱。”
说是这么说,但是真摆过去,至少现在还不太可行。
往大学门口去摆摆摊子不是不行,但是学校里还有很多思维还停留在之前的人。
这种要是被人举报了,真上纲上线一次,也得吃点亏了。
“不用不用,我一周可能来一趟打打电话寄寄东西,这资料我回去准备准备。”
朱小琴本来也要给家里几个亲戚,还有也得给叶枫寄点资料,顺便的事她倒不觉得麻烦。
朱小琴也是想从这夫妻两这里了解一下目前这种小摊小贩在京城的处境。
她虽然对于接下来要做些什么,还处在一个迷茫的阶段,
但是这些事情多了解了解肯定没有坏处。
而且她新的小说,也得开始构思了。
朱小琴回到学校的时候,手上还拎着那对夫妻一定要给她的几个开花馒头和白馒头。
这个时候已经是快十点了,宿舍里果然大家人都不在。
朱小琴把馒头放在桌子上,拿上了她的记载灵感的本子和一本外国译着《三个火枪手》就出发去图书馆了。
这年头因为一些特殊的情况,文学几乎是停滞状态,但是马上伤痕文学就要开始兴起了。
八十年代初的朦胧诗,还有那些爱情故事,江湖传说马上就要把
朱小琴当初基本上把这本小说看完,也是因为作者写的时候基本上是参照事实来写的。
但是看看这种小说还可以,写的话,你要让她写几女争一男这样的故事,这不是她的风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