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文里的配角小村姑翻身啦
作者:夏西西 | 分类:现言 | 字数:120.2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342章 该回村里了
这个年,他们在京城过的非常热闹。
虽然跟村里的热闹还是不能比,但是一家子围在一块,就很安心了。
而且京城那么大,大家看什么都新鲜。
大家也不是特别想家。
但是初二的时候,朱父他们就坐不住了。
虽然临来的时候,他们都把家里的事托付了人,但是久了还是会担心。
虽然鸡鸭猪该收的收了,该卖的已经卖了,但是光院子里树,都够朱父心里想的了。
还有他娘那里,
他娘可想来京城了。
蔡婆婆前两年一直念叨的着想去京城看看,
虽然朱小琴每次回来的时候,说要带他们去,她都说等以后有机会,等以后。
这就是一辈管一辈的观念了,孙女贴心是孙女贴心。
而且这家里除了她小儿媳妇,就没人提要去京城看看了,
但是李翠翠提这事……
她去那不是去给人添乱嘛。
她可不是愿意给人添乱的人。
有些人越老越轴,有些,比如像蔡婆婆这种的,越老越想要个名声,
她受不了那些说她给人添乱,碍事的话。
出门说话都是,
“我孙女要带我去京城看升国旗,我说的不去,这么大年纪了,去不是给人添乱嘛。”
“我们孩子好啊,特别孝顺,但是他们孝顺,我们这些老东西也得体谅他们啊,可不能天天去麻烦他们。”
而且村里的老观念,这没成家,大家都觉得你还是个孩子,
没家没小的,
去了住哪里?吃哪里?谁来烧?
虽然都是些在朱小琴看来站不住脚的说法,
但是这就是老一辈人的观念。
但是这次不同了,自从知道她孙子在京城买了房,
她还有什么要担心的,而且她儿子儿媳妇也要去看看,
她自然要跟去看看了。
她也想去看升国旗!
但是事情就是那么不凑巧,临来了还能生病,
她能说什么呢,说你们都别去,等我好了一块去?
朱父都能想到他娘在里拍了多少天大腿了。
本来小蔡婶子他们早就想走了,但是正好,京城过年的时候办了个活动,他们就又待了两天。
但是现在实在不能再待了,小蔡婶子心里一直记挂着儿媳妇那工作的问题。
她是不知道张秀兰心里已经做好决定了。
本来张秀兰对于儿子来京城读书,心里一直都有疑虑,
毕竟孩子还小,那么早来不适应怎么办。
但是在看完小姑子给她看的京城的学生学的东西,然后在看看她儿子的课本,
那差距不是一星半点儿啊,就是班里的老师给补了课,跟京城的学生比学的还是少了。
再加上这两次京城之旅,张秀兰骨子里就是个务实的人,什么特别想家这种事,她都没她丈夫来的想的多。
她已经做好儿子来读书她就陪着的决定了。
毕竟小姑子虽然在京城,但是也不能把孩子丢给他姑姑吧,
更别说她小姑子还没结婚,想到这里她都愁的慌,这都二十二了,还没结婚。
她当务之急是找对象,可不是帮他们带孩子。
至于具体什么时候卖工作,还得看看,而且那房子的问题也得处理好,
之前她可是给了钱换的房子,如果辞了职房子就得收回去,什么补偿都没有,她可不干。
朱小琴一听她爹娘准备这两天就回去了,她悄悄的松了口气。
不是说因为觉得他们待久了这些,
而是还好她之前拽着她哥,把离他们学校最近那个邮局边上那个院子买下来了。
她想着自己拽着人去办手续的时候,她哥一句两句三句的,
“等一等,等一等”,
“不着急,过了年再办手续也行”,这些话,
现在在看看,还过完年,年没过完他们都要回去了。
朱建国说这话就是想拖延拖延时间,虽然他小妹跟他说了,有钱就多买几个院子,
但是他也没那么多钱啊,手头的钱他是想开过年扩大点生产用的。
朱小琴本来没准备让他哥短时间一定要再买套房,
但是有时候男人碎嘴起来,那是真的烦人。
光她听到的,他说这房子虽然挺好的,但是住哪里不是住呢,
家里就是住平房也是好的,还能有个大院子。
朱小琴要不是想着存点钱,去股市里走一波,她哪可能现在手上就一套房放着。
四合院这种的,虽然因为不能太高调,所以不能多买,但是手上有钱的话,买个三四套,那不是应该干的事嘛。
而且虽然大家现在说什么出了三环就不是京城了,但是这院子摆个二十几年,那可就是传家宝了。
结果就这么巧,听到了一个平房大院子的房子要卖,
朱小琴一看那位置,离她学校还不远,
这可是好地方啊,虽然大学没什么学区房之类的说话,
但是离京大华大不远的院子,那也是众人一直追捧的。
朱建国被她妹妹一顿说,说到最后好像买了这房子,他儿子就能考上边上的大学似的,
脑袋一热就拍板要了。
回了家后,脑袋一降温,就开始后悔。
朱小琴能给他这个机会?
赶紧催着他就把钱汇了。
朱建国看着那些证明,觉得自己以后不来京城都不行了。
他家里那房子名义上都还是厂里的呢,哪像这两套房,挂的他自己的名字。
哦,不对,那平房挂的是乖乖的名字。
因为之前的四合院已经在他名下了。
回程的路很顺畅,这个时间,进出的人都少,比他们刚来的时候松散多了。
朱父和小蔡婶子他们都是大包小包,这出来了趟远门,不带东西回去,那肯定不合适。
而且给张带了就不能忘了给李带。
结果买到最后,虽然买的都是不值钱的东西,但是数量上来了,也很恐怖的。
不过夫妻俩虽然嘴上说不用买那么多,但是儿子两边都没亏待的做法,还是让两人很高兴。
朱小琴也被分了个包,不止他,三个小的手上都没空着。
亲戚多就是会有这些问题,要不然为什么会有出来打工好几年不回家的人呢,
一直这么回家,谁回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