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凝脂美人,嫁给恶霸生娃娃
作者:山川云 | 分类:现言 | 字数:53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11章 恢复高考
秦征去黑市这件事情,一定是瞒不过舅舅的。
虽然舅舅住的这么远,但是对于秦征是做什么的,还是心知肚明的。
要不是因为舅母的身体,不忍心舅母再担惊受怕,舅舅说不定会跟秦征一样,是黑市的常客。
舅舅这次来就是找秦征说这件事情的。
南方有机会。
舅舅的话总结来说就大概是这个意思。
唐宛不做声的在一边听着,不禁感叹,不论什么时候就是有这种对形势相当敏感的人。
今年过年到唐父那的时候,在京市才能感受到一点点风向的转变。
但是舅舅在一个远离城市的小山沟里,就有了这样的敏锐的发现,实在是让人没有想到的。
舅舅说的这件事情大概就是现在政策明显的看着有一点松动的额迹象,到时候南方是非常有市场的,因为那边沿海,很多东西起来的都比较早。
说实在的 ,这些东西在后世的很多人靠自己都想不明白。
秦征跟舅舅因为这件事情从天黑几乎说到半夜,半夜秦征回来睡觉的时候,唐宛早就已经带着朝朝阳阳睡着了。
第二天早上唐宛起来的时候,舅舅已经跟秦征一起准备着朝朝阳阳抓周用的东西。
唐宛都有些吃惊了,他们弄过来的东西甚至唐宛连见都没有见过,甚至还有一个小的金元宝。
好在他们家平时没有什么人过来,朝朝跟阳阳的抓周也不邀请其他人来,不然看见谁看见这东西都得被吓一跳的。
这边吧刚吃完早饭,白奶奶就带着两个小家伙到桌子边来,正好是昨天他们做好的桌子,打磨好了之后还在外面放着没有收进去。
上面被白奶奶用一个红布称着摆满了抓周用的东西。
白奶奶跟秦征一人抱了一个。
“一起放上去吧,看看他们选什么。”这个桌子做的足够大,能够让两个人都站上去。
两小只刚上去就兴奋极了,对着满大桌子的东西不知道拿哪一个。
不过很快两个小家伙就目标明确的往自己看中的东西而去。
朝朝动作很快的朝着摆着的金元宝过去,拿到手之后就要往嘴里放。
阳阳则是对着唐宛放那的书情有独钟,拿起来还在手中晃了晃。
白奶奶看着他们拿起来的东西,说了两句唐宛没有听懂的祝福词。
然后白奶奶才把其他的东西收拾起来,舅舅也像他说的那样,专门给了两个小孩子压礼的钱。
抓周结束,舅舅就要回去了。
他家里离这远,就算是现在出发到家的时候也已经要天黑了。
白奶奶给舅舅准备了不少的东西让他带回去。
唐宛这个时候也没有忘记又给舅舅拿了两瓶灵泉水,就说是这次去京市的时候帮他们带回来的。
舅舅对唐宛的这个灵泉水感谢的很,有了这个东西,舅母现在身体好了很多,甚至看上去跟平常人没有什么差别。
至于舅舅跟秦征商量的事情,现在还没有办法视线,只能说是感受到了一点政策上面的松动,但是实际上一个小老百姓想要在现在的情况中做一点事情,是非常的困难的,时机还没有到。
不过舅舅临走前倒是对着秦征家墙上的玻璃渣自赞不绝口:“这个方法还是挺好的,省得到时候我出门不放心你舅母他们在家,回去我也弄一个。”
唐宛已经好长时间没有想起来墙上的玻璃渣了,突然听到这个忽然有点想笑:“是啊,能防止外人进来。”
唐宛说话的时候看着秦征,就像是在夸奖他一样。
只是秦征抬头看了看那玻璃渣就像是会想到了什么,一句话也没敢接。
舅舅走了,但是留下了做好的桌子,唐宛的学习计划也就开始了。
白奶奶也听唐宛说了这件事情,甚至白奶奶都没有听完,在听唐宛学想要学习的时候,就坚定的支持唐宛,让她去学。
甚至还想主动包揽下来照顾两小只的任务,让他们不要去打扰唐宛学习。
还是唐宛主动的跟白奶奶说一天只要学习一两个小时就可以。
李青跟艳红姐她们也是一样的开始学习起来了。
艳红姐家,孙知青是跟她一起学习的。
两个人每天上工之后还能在一起学习。
而且珠珠被他们带的也很好。
而李青家里就不太一样了。
赵大壮当时也是家里情况不行,就上到了小学,现在让他学习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他支持李青的学习,甚至在李青想要学习的时候会主动 带着孩子出去,省得打扰李青。
下乡之后,他们这些知青也有很长的时间不接触学习了,现在猛然的捡起来自然是有很多不会的地方。
艳红姐跟孙知青还能相互讨论一下,李青就是留着问唐宛,就连罗英有时候有不知道的也是来找唐宛。
前期毕竟也只是一个将学习拾起来的过程,并不是说能学很多的东西。
而且毕竟现在没有明确的消息传出来,他们学习也不知道能不能确定的用上。
但是总归是心中有一个希望。
就在这样日复一日的生活中,经历了麦收又要到了收玉米的时候。
而也是在这个时候,这个平平无奇的收玉米的季节,无数下乡之后扎根在农村的知青们听到了最好的一个能回城的消息。
高考恢复了!
这是1977年的10月份,在农田里面干活的知青们早已经熟练无比,跟从小到大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几乎没有没什么区别。
而村里的大喇叭又像往常一样的响起,这是村里的人们能够接收政策的唯一途径。
正在干活的知青们也跟往常一样,注意着大喇叭中传来的声音。
“恢复高考......”
不管前面用了什么样的词汇,他们从中捕捉到了最值得注意的话题。
这一刻,无数埋头苦干的知青同一时间抬起了头,难以置信的跟旁边的人确认这个消息。
甚至有人把锄头扔下,奔走相告。
这是一场狂欢,是青年命运的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