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重生之景泰大帝

作者:二百二十斤 | 分类:历史 | 字数:332万

第244章 议定

书名:重生之景泰大帝 作者:二百二十斤 字数:3131 更新时间:2024-11-16 16:00:01

分配好了六名阁臣的职责,内阁之事也算是暂时结束了。

不过朱祁钰还是没有放王直离开,而是对王直提出了要求,那就是,既然内阁掌握了朝政的决断,那也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对此王直并无异议。

权力和责任是对等的,一份权力对应着一份责任,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既然进了内阁,那就要对整个大明江山负责,必然是要尽心竭力,学诸葛武侯鞠躬尽瘁的。

但是当王直将自己的见解当做誓言说出来之后,却没有得到朱祁钰的认可。

“王爱卿以为朕将朝政委托给内阁,就是希望你们学诸葛武侯那样累死自己?朕可没有蜀汉怀帝那么昏庸。”朱祁钰不屑道。

蜀汉怀帝就是刘禅刘阿斗,朱祁钰对于这位亡国之君一直颇为鄙视,虽然后世有人洗白刘禅,说即便是刘备死了之后,刘禅还在位四十年,不过仔细研究过历史就知道,公元235年诸葛亮病逝五丈原之后,曹魏也一直被各种事情牵扯精力,先是和公孙渊开战,而后曹叡病逝,曹爽与司马懿内斗,直到司马家彻底掌握曹魏大权,方才继续和蜀汉全力开战,一战灭掉了蜀汉政权。

简单说来,刘禅只是运气好,继位之后曹魏内部一直有问题,并没有整合好,没时间搭理他而已。

而且刘禅的用人也是一大问题,虽然后世评价刘禅听话,但是他不会用人也是真的,除了后世的那群资本家,哪里还有人将臣子往死里用的,如果刘禅能早点将蒋琬等人提拔起来分担诸葛亮的工作,相信诸葛亮最起码能再活十年,那时候天下估计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所以,朱祁钰并不赞成什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相反,他的用人原则是,到岁数退休,回家颐养天年,同时也给新人让出位置来。

所以朱祁钰直接便对王直说道:“王爱卿,朕和你交代个实话,朕并不打算让内阁阁员一直掌权,而是五年一换,缺额即补,一方面避免内阁阁员做的时间长了尾大不掉,另一方面也要随时引入新人,替换掉不能任事的老臣。”

“你如今已经七十一了,朕不希望你死在任上,所以朕只打算让你干一届,只有五年。”

“这五年里,朕会任命你为内阁首辅,由你领导内阁,你可以全力施展自己的治国理念,朕会全力支持你,但是五年之后,朕不会再让你继续在朝为官,而会让你回泰和老家养老,给其他有识之人让出位置来。”

王直从没想过朱祁钰居然会对自己如此推心置腹,也没想过朱祁钰敢直接告诉自己只剩下五年的仕途,更没有想过朱祁钰居然对于内阁有这样的设计,他现在脑子里只有朱祁钰那句,五年里,你可以全力施展自己的治国理念,这可是天下文人都梦寐以求的机遇啊。

“臣多谢陛下恩典。”王直现在已经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只能对着朱祁钰谢恩。”

“好了,好了,事情已经说到这里,朕感觉已经足够了,再有什么细节上的问题,咱们遇到了再调整,你先回去休息吧,朕今天给你放假了,不必回衙门办差。”朱祁钰大度地给王直放了一天假,让他回去好好休息一下,毕竟这位老臣是自己手里唯一的内阁首辅人选,他要是出点意外,自己可就麻爪了。

王直摇摇头,道:“不必,老臣其实还有一个问题想请问陛下,不知陛下打算何时发布此诏?”

“这个不急,朕还要和其他几位阁员谈谈,看看他们是否会愿意入阁理政,所以朕打算在年底的大朝会上正式宣布,给新年开个头,让朝局在新的一年能有一个新的局面,这段时间你也要考虑一下吏部尚书继任者的人选问题,挑一个配合起来舒心的,免得你进了内阁之后督管起来麻烦。”朱祁钰正色回答道。

“臣明白了,多谢陛下解惑。”王直点点头,道:“臣告退。”

“等等。”朱祁钰突然开口道。

王直疑惑地抬起头看向朱祁钰,道:“陛下还有何吩咐?”

朱祁钰正色道:“方才朕忘记说了,你这段时间抽空也想想你的治国理念,回头和朕详细说说,这五年时间,你想做哪些事情,如何去做,多久可以做到,都要给朕一份计划,朕也会给爱卿你提一些要求,到时候再详谈。”

“朕是想试试垂拱而治,并非是想搞乱了大明,所以朕不会完全放手,任命之前的查问还是要有的,相信王爱卿可以理解这一点。”

“臣理解,那臣告退了?”王直点点头,问道。

“爱卿回去好好休息吧,朕等着你的好消息。”朱祁钰笑着道。

他此刻的笑容极为灿烂,笑得好像是偷鸡快要得逞的黄鼠狼,亦或是抢到个富家小姐的山大王。

好吧,这两个都不是什么好事,但是朱祁钰要垂拱而治,对于王直来说却是极好的事情。

文臣的春天即将来临。

之后几天,朱祁钰不断召见几位预备阁员和其他朝廷重臣,挨个与他们沟通这件事,取得的结果也很是不错,几乎所有人听到此事,都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只有于谦表达了有限的反对,主要还是在太祖那句后世子孙不得预立丞相,臣工敢言立相者斩的祖制上,因为在于谦看来,内阁阁员权势极大,已经不次于宋朝时候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和参知政事了,相当于李唐时期的中书令、侍中和尚书省左右仆射,联起手来完全可以架空任意一位皇帝,这必然会因此皇帝与文臣之间的争斗,对天下百姓和朝局稳定都颇为不利。

朱祁钰最终还是说服了他,理由简单且充分,大明不能保证每一任天子都是英明神武的,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跳出来个昏君,但是可以保证每一任内阁都是合格的,这样便可以最大程度上确保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

这个理由让心怀大明的于谦也同意了此事,不过朱祁钰认为,于谦同意的原因主要还是他承诺这只是一次试探,若是不行,那就取消好了,反正在于谦看来,朱祁钰也是一个合格的皇帝,即便这次垂拱而治的试探最终失败了,朱祁钰也能承担起治理大明江山的重担,百姓最多苦五年。

和大明江山永固,天下百姓永远安居乐业相比,百姓苦五年,向来以江山社稷为重的他还是勉强能接受的,只是叮嘱朱祁钰要随时关注内阁施政,如果有错误,要及时叫停。

朱祁钰自然答应了下来,因为他也是这样想的。

随着朱祁钰与朝廷重臣的商谈沟通,消息便如同五月的花香一样蔓延开来,逐渐遍布大明的朝野,朝廷上下开始对此事议论纷纷。

文臣们对于朱祁钰要垂拱而治这件事毫无异议,私底下已经将朱祁钰的称呼从陛下逐步替换成了圣天子,毕竟圣天子才会垂拱而治嘛,这样才能众正盈朝,别的不说,自己不就在朝吗?那自己一定就是那个众正之一喽,况且几位大佬进入内阁,尚书的位置就必然要让出来了,下面的人也会逐级提拔,自己岂不是有升官的机会了?这种事情怎么能反对,谁敢反对,谁就是和满朝文官作对。

天下文人更是对于朱祁钰的这个决定高呼万岁,原因很简单,不是他们真的以为天下即将太平了,而是明年开春就要开始院试了嘛,朱祁钰极为重视科举,朝局刚刚稳定下来便将科举之事从礼部剥离出来,单独成立了学部这个衙门,这不足以证明朱祁钰就是那位文人心目中的圣天子了吗?如此重视科举的,历朝历代哪里有过,即便是大明那位极度亲近文臣、被文臣们视为圣主的建文帝,也没有特意成立衙门来管理科举之事嘛。

武将勋贵们对于这件事则是没什么反应,也不容他们有反应。武人想要干涉朝政,那是想干嘛?谋反吗?再说了,朱祁钰成立大都督府,从那之后都察院和五科就再也没有干涉过军方的事情,军方深恶痛绝的监军制度也已经名存实亡了,如今的大都督府,只要管好自己手下那群丘八,防御好零星跑来大明解决的蒙古人,镇压完地方叛乱,剩下的日子要多舒心有多舒心,如今石亨柳溥这群人整日里就在大都督府研究瓦剌和鞑靼的战事,一方模拟也先,另一方模拟脱脱不花,偶尔还有人模拟大明,寻找突袭草原的路线,玩得不亦乐乎,哪里还有时间去管自己插不上手也不应该插手的事情。

倒是地方上的藩王对此表示了反对,不过他们反对有什么用?要兵没兵,要钱没钱,只能在自己的王府里叫嚷两句,反对声连封地都出不去,刚想跳出来反对一下,就被文臣们想方设法压了回去,朱祁钰压根没有在意他们。

当然,这些都是明面上的风声,暗地里的风声则是另一种评价,朱祁钰对此并不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