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故事在民间

作者:4亿闷蛋的梦 | 分类:历史 | 字数:451.4万

第329章 男子贫困潦倒,他心善救乞丐,乞丐:娶回你亡妻可富贵

书名:故事在民间 作者:4亿闷蛋的梦 字数:7742 更新时间:2024-11-25 23:26:42

明朝成化年间,余杭有个叫李大贵的男子,从小父母双亡,他是靠吃百家饭长大的孤儿,虽说活了下来,但从来就没有吃饱过。

李大贵长到十来岁时就不再要饭了,但是他没有土地,只能去周围的大户人家做工混口饭吃,经常是吃上顿没下顿。

李大贵没有技术,只能靠苦力来养活自己,他想这样的生活也不是长久之计,自己没有钱去读书,就想着学一门本事,以后也好安家立命。

李大贵有了学习手艺的想法,接下来他就开始考虑学习什么手艺,想了几日,也没有想出一个所以然来。

此时正是农闲的季节,李大贵没有活干,就去山上采草药换钱,一日,他来到集市上,刚把草药摆在路边,就听见有小女孩的哭声。

他就朝那哭声传来的方向看去,就看见一个小女孩惊恐地看着来往的人流,好像在找人,李大贵想她肯定是和家人走散了,就上去询问。

“小妹妹,你的家人呢?”他走到女孩身边问道。

那个女孩看起来有五六岁的年纪,见到一个男孩来问自己,就低声说道:“我爹爹是卖豆腐的,我和他一起来到街上,走着走着就走散了。”

李大贵问道:“你家在哪里?我可以送你回去。”

小女孩眨巴了大眼睛,有些半信半疑说道:“你真的能送我回去吗?我家在五里铺。”

李大贵经常去附近的村子给人家做工,所以对这一带的村子都很熟悉,说道:“五里铺,我知道,我这就送你回去。”五里铺离集市也就四五里路,李大贵就领着小女孩回家去了。

回到村里,小女孩对李大贵是千恩万谢,非要让他去家里歇歇,喝杯茶,李大贵感觉盛情难却,就跟着小女孩一起回到了家中。

再说小女孩的父亲,在集市上没有找到女儿,心想她可能自己回家去了,就急匆匆地往家里赶,小女孩和李大贵前脚刚进家,后脚他父亲就回来了。

他父亲看见自己的女儿已经回到了家中,赶紧把她搂在怀里,喜极而泣,说道:“你这孩子,我都担心死了。”

小女孩指着李大贵说:“爹爹,是这个小哥哥送我回来的。”

小女孩的父亲说道:“太谢谢你了。”赶紧拿来核桃和红枣让李大贵吃,小女孩又给李大贵倒了一杯热茶,父女俩如此热情地招待,弄得李大贵有点不好意思。

原来这个小女孩叫紫燕,她的父亲叫王东升,是一个豆腐匠,母亲生紫燕时难产去世,如今家中只有父女二人生活。

王东升每天天不亮就起来做豆腐,拿到集市上去卖,小女孩在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她从来都没有跟着父亲去赶过集,父亲说今天有庙会,就带着她去了,没想到人多就走散了。

王东升父女介绍了他们自己,就问李大贵叫什么名字,家中有几口人,李大贵就如实说了自己的情况,父女二人听了,才知道李大贵是一个孤儿,很是心疼他。

王东升问道:\"你一个人靠什么生活?”

李大贵说道:“我也没有土地,农忙的时候就去给人家做工,农闲时就挖些草药去卖。”这时,王东升才注意到门口放着一捆草药。

他想这孩子今天为了送紫燕,耽误了卖药,心中就过意不去,说道:“你今天的草药我要了。”说着就拿出一沓钱给李大贵。

李大贵是个聪明的孩子,知道王东升的意思,就不要他的钱,说道:“明日我去街上买去。”王东升见他不要,也就没有再勉强。

说道:“你家没有土地,靠打零工过活也不是长久之计,你就没有想过要学一门手艺吗?”

李大贵早就想学习手艺了,但不知道要学什么,再说了,不管学习什么手艺,都是要出拜师费的,他又没有钱,如何学?说道:“我也想过学习一门安家立命的本事,可交不起拜师费。”

王东升看李大贵是个机灵的孩子,而且心地善良,就想着把自己的磨豆腐手艺传授给他,自己也算后继有人了,说道:“你愿意学习做豆腐手艺吗?”

李大贵一听大喜,说道:“愿意,我当然愿意学。”但转念一想自己拿不出拜师费咋办,就低声说道:“可……可是我没有钱交拜师费。”

王东升一听哈哈大笑说道:“交什么拜师费,只要你愿意学就行。”

李大贵一听,赶紧下跪给王东升磕了三个响头,说道:“师傅在上,请受徒儿一拜。”就这样,李大贵就认了王东升做师傅。

王东升知道了李大贵是一个孤儿,生活非常贫困,就叫他搬来和他们一起住。

李大贵不但聪明,而且好学,没多长时间,就熟练地掌握了做豆腐的各个步骤,做出的豆腐很是鲜香嫩滑,受到了王东升的认可。

光阴似箭,转眼六七年过去了,王东升的豆腐生意越做越好,每天磨三四个豆腐都不够卖的,李大贵想,要是在县城里开个豆腐坊,生意肯定会更好,毕竟哪里人多,豆腐营养高,吃的人自然不会少。

第329章 男子贫困潦倒,他心善救乞丐,乞丐:娶回你亡妻可富贵

于是,他就向师傅说出了自己的建议和规划,王东升一听觉得这个想法很好,就答应了。

卖了这么多年豆腐,王东升手里也攒了一些钱,因此王家豆腐坊很快就在县城里开业了。

来到县城之后,王东升和李大贵负责做豆腐,王紫燕负责卖豆腐,从早到晚买豆腐的人都不断,生意比之前好了十倍也不止。

如今的紫燕已经十五岁了,出落得亭亭玉立,明媚皓齿,容貌十分漂亮,因为她是卖豆腐的,因此人们都称她为豆腐西施。

紫燕有了豆腐西施的名号,生意就更加兴隆了,来买豆腐的人排成长队,有很多男子天天来买豆腐,就是为了看一眼豆腐西施,割豆腐时还能与豆腐西施说上一句话。

整个县城里,除了王家豆腐坊外,还有一家李氏豆腐,一开始,这李氏豆腐的生意还可以,自从王家豆腐坊来了之后,这李家的生意就一落千丈,这让李家豆腐的老板李二虎怀恨在心。

一日,王家豆腐坊门前排了长长的队伍,大家都在等待着买豆腐,突然,几个小混混就挤到了最前面,还对着紫燕挤眉弄眼,吹口哨,后面的人一看有人插队就不干了,于是就叫嚷着不让豆腐西施卖给那几个人豆腐。

其实,那几人是存心来捣乱的,他们站在最前面,也不买豆腐,也不让其他人买,紫燕说让他们让开,别耽误后面的人买豆腐,这几个人就上去拉扯紫燕,说道:“我们今天就是来买豆腐的,不过是要买肉豆腐。”说着发出奸淫的笑声。

紫燕被他们扯着,羞得面红耳赤,呵斥他们放开,后面的人一看到这种情形,也都不排队了,纷纷上前训斥这几个人,场面一度混乱。

在后院里做豆腐的王东升和李大贵听到前面乱哄哄的,就赶紧出来看,就看见有几个小混混正拉着紫燕调笑,紫燕又羞又恼,但也挣脱不开。

李大贵一看紫燕受到欺负,就拿起门口的一根棍子,就朝那些人抡去,那些人一看就放开了紫燕,一起围住了李大贵,不由分说就开始对他进行群殴,王东升赶紧上前去拉,却被那几人踹倒在地。

一拳难敌四手,李大贵很快就被打倒在地,打得是头破血流,还不停地用脚踹她,紫燕哭着扑向那些人,抱住李大贵痛哭。

这时有一顶轿子路过,看到这里围了很多人,轿子中的人就命令轿夫停下。

从轿子里走出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这人是本县的刘知县,刘知县为官清廉,所以县里的人几乎都认识他。

那几个小混混一看是刘知县,拔腿就要跑,却被几个官差给抓住了,刘知县就命他们把那几人带回去关进大牢。

这时,王东升和紫燕已经把李大贵扶进了屋子里,王东升赶紧去请郎中,刘知县也走进了屋里,看到躺在床上的李大贵就问是咋回事?

紫燕就把事情的前因后果与他说了,知县听了若有所思,说道:“你们有没有得罪什么人。”

紫燕说道:“我们一向与人为善,从来没有得罪过什么人。”知县听了紫燕的诉说就告辞了。

李大贵的伤都是皮外伤,经过紫燕的精心照顾,四五天就好了,豆腐坊的生意也恢复了正常。

再说那刘知县,在豆腐坊了解了情况之后,就判断出那几人可能是受人指使来到王家豆腐坊闹事的,回去之后就升堂审问了几人,那几人也都是纸老虎,一声吆喝全都招了。

他们原来是受了李家豆腐坊的指使,故意来王家豆腐坊捣乱的,刘知县就命人把李家豆腐坊的老板带到了大堂审问,有几个小混混的证词,他不得不承认了自己就是幕后指使。

根据当时的法律,判那李老板赔偿李大贵医药费,并杖责二十大板,从此之后,再也没有人来王家豆腐坊闹事。

王家豆腐坊的生意越来越红火,可以说是日进斗金,每天做的豆腐供不应求,为了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他们就开了一个分店,王东升和李子贵分别坐镇一个店,又招收了几个学徒学做豆腐。

王家豆腐的生意红火,豆腐西施的名字也是家喻户晓,很多人爱慕紫燕的美貌,前来提亲,都被王东升拒绝了,因为他知道李大贵和紫燕相爱。

李大贵勤劳肯干,心地又善良,其实王东升早就把他当女婿看待了,为了断了那些人的念想,王东升就选定了一个良辰吉日,让二人成亲了。

婚后,夫妻二人如胶似漆,恩爱有加,小日子过得是红红火火,羡煞旁人。

一年后,紫燕为李大贵生下一个儿子,取名王家宝,家里的生意也是更上了一层楼,李大贵夫妇管理店里的生意,让王东升在家里逗弄孙儿,过悠闲自在的生活。

在李大贵和王紫燕的操持下,王家豆腐坊的生意是蒸蒸日上,生活过得蜜里调油,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就在王家宝五岁的时候,王紫燕生了一场大病。

王紫燕这病来的凶险,一病就卧床不起,李大贵请来县里最有名的郎中来给紫燕治病,可吃了几个月的药也不见好,李大贵看着日渐消瘦的妻子,心中很不是滋味。

第329章 男子贫困潦倒,他心善救乞丐,乞丐:娶回你亡妻可富贵

吃药没有用,李大贵就和岳父商议,到武当山请来青衣道长看看,可那青衣道长看过之后,也是连连摇头,说道:“你们好吃好喝的待她,她想干什就干什,顺着就行了。”说完就走了。

王东升和李大贵听了道长的话是痛不欲生,都在私底下默默落泪,而不敢在紫燕面前表现出来,只说些宽慰的话。

李大贵说道:“道士说了,你没有什么大病,只是过于劳累了,好好歇歇,开开心心的不要多想,很快就会好的。”

王紫燕心里明白,自己的病是好不了了,但她怕家人担心,尽量不表现出忧伤情绪,说道:“我知道了,只是我这一病,辛苦你了。”夫妻两个恩爱,虽然嘴上这么说,但心中却如刀割一般。

中秋节刚过,王紫燕的病突然加重,一下子就昏迷不醒了,一直昏迷了三天三夜才睁开眼睛,李大贵见妻子醒来是又惊又喜,赶紧拉住她的手,眼泪就刷刷的往下流。

王紫燕知道自己就要走了,心中也是悲痛万分,说道:“相公,恐怕我不能给父亲养老送终了,也不能陪你到老,更不能看见家宝长大成人了,我走了之后,就辛苦你了,你一定要好好待他们,好好照顾自己。”说着就咳嗽起来。

李大贵流泪点头:“娘子说的什么话,你不会有事的。”

王紫燕又说道:“我知道你是一个心善,厚道之人,会好好孝敬爹爹的,也会把家宝养大成人,只是想到咱们夫妻恩爱,有一事我放心不下。”

李大贵听妻子这么说,就赶紧问道:“娘子有什么放心不下的事,就给我说,我一定会好好做的,你就放心吧!”

王紫燕说道:“咱们夫妻一向恩爱,可就怕我死了之后,就会忘了为妻。”

李大贵擦去妻子脸上的泪水,说道:“娘子怎么说这样的话,无论什么时候,你都是我心坎上的人,我怎么会忘了呢?”

王紫燕说道:“我对相公只有一个要求,我死了之后,你可以再娶妻,但只求不要剥夺了我的位置。”

李大贵听妻子这么说,心都碎了,说道:“娘子放心,我李大贵今生今世只爱你一个人,我决不再娶。”

王紫燕说道:“相公 还年轻,肯定是要娶的,只是不要忘了亡妻。”说完就咽气了。

李大贵见妻子去世,扑在床上大哭不止,王东升白发人送黑发人也是几度哭晕过去,最可怜的就是那王家宝,孩子刚刚五岁就失去了母亲,趴在床上哭哭啼啼不停,让人看了很是心疼。

人死不能复生,虽然有万般不舍,可也只能接受现实,李大贵也只得厚葬了王紫燕,整理心情继续生活,只是到了夜深人静之时,想到昔日的夫妻恩爱,总是泪如雨下。

眨眼王紫燕已经去世一年之久,王东升见李大贵辛苦,就劝他娶一个妻子,李大宝说道:“爹爹,我今生既和紫燕结为了夫妻,那就是一辈子的夫妻,无论生死都是。”

王东升见李大贵这么说,很是感动,但毕竟他才二十多岁,怎么能委屈了他,就再三劝慰,并找来媒婆给李大贵说媒。

一日,媒婆就领来一个女子,这女子名叫小芳,年方十八,长得像清晨刚摘下的黄瓜一样鲜嫩,让人看了眼馋。

媒婆说道:“小芳这女子聪慧伶俐,要是嫁给了李郎,必定是个贤内助,你就轻松多了。

其实这女子心气高,本不愿给人做填房的,可家中贫困,父母就想拿她换几两银子。”

自从王紫燕走了之后,李大贵每天忙于生意,也没有时间去想男女之事,只是晚上一个人的时候倍感寂寞,想着要是妻子活着该有多好啊!

李大贵熬不住寂寞,也想过再娶妻,但想到自己已经在亡妻面前说了不娶的话,心里就很纠结,如今见了这年轻漂亮的小芳,心一下子就活络了起来,把自己的承诺也抛到了九霄云外。

王东升见李大贵有意,就拿来银子给了那媒婆,让她给小芳家里送去,这件事也就定了下来,过了几日,李大贵就八抬大轿把小芳娶进了家门。

小芳是一个聪明的女子,来到王家之后,里里外外都是一把好手,李大贵也轻松了不少,对她也是疼爱有加,只是这小芳的一个要求让他很是为难。

夜里,夫妻二人躺在床上,李大贵要去碰小芳,但那小芳却不让碰,说道:“我为这个家没日没夜地操劳,却换不来你的真心。”说着就哭了起来。

李大贵赶紧劝说:“如今家中只有你一个,不做正妻,但待遇和正妻一样,不都是你当家做主吗?”

小芳一听恼了,说道:“她已经死了,保留这个虚名还有什么意思?我一个大活人,却要给你做妾,当真我就不如她?让人瞧不起。”说着就蒙住头痛哭不止。

李大贵经受不住小芳的软磨硬泡,又想到妻子已经去世这么久了,就打算扶小芳做正房,于是就去给王东升商量。

王东升想到自己死去的女儿,心中难免悲伤,但他是个明事理的人,说一切都由李大贵做主,李大贵见王东升不反对,就把小芳扶正了。

小芳做了正妻之后,一下子就端起了架子,对店里的伙计很严苛,动不动就指手画脚,挑三拣四的,弄得哪些伙计是怨声载道。

对下人严苛还算说得过去,可那小芳居然把自己的娘家人都接到了王家居住,私下里对王东升是横挑鼻子竖挑眼的,总是指桑骂槐,对家宝也没有好脸色,李大贵在跟前的时候,小芳对王东升和家宝很好,所以她做的那些事李大贵并不知情。

只是王东升心里明镜似的,就找来李大贵说道:“大贵啊,如今我也老了,喜欢清净,我想着和家宝回老家住去,我种种菜,养养鸡,让家宝在乡下读书,我们爷孙也逍遥自在。”

李大贵知道小芳的脾性,心想是不是她得罪了岳父,就说道:“要是小芳哪里做的不好,还请岳父见谅。”

王东升只说没事,就是想家了,想回去住,李大贵见状,也就依了他,找来马车把王东升和王家宝送回了乡下老家。

王东升爷孙俩走了之后,小芳一家子住在城里,心情就舒畅了很多,整日里欢天喜地的,日子过得很是欢快,但不知为何,豆腐坊的生意却是每况愈下,一日不如一日,最后就成了入不敷出。

李大贵见家中的生意快要倒闭了,愁得整夜睡不着觉,白天也是吃不下饭,一日,他去城外散步解闷,就看到了一个乞丐。

那个乞丐胡子头发全白了,瘦的皮包骨头,一看就是很久没有吃饭了,李大贵本来心善,就拿出身上的二两银子给了那个乞丐,说让他买些吃食。

老乞丐接过银子,也没有道谢,就装进了兜里,李大贵见他收下,就要离开,那乞丐却叫住了他,说道:“我看你最近有烦心事?”

李大贵一听,心中的烦恼就加重了,忍不住就给那乞丐说了自己家里的事情,说妻子在世的时候,生意红火,妻子走后才一年多,生意就要倒闭了。

老乞丐眯起眼睛,想了一会儿说道:“你这是做了亏心事了。”

李大贵一听感到疑惑,自己经常帮助人,并没有做亏心事啊!问道:“请老人家明说。”

那乞丐说道:“要想你家的生意起死回生,就要再娶你那亡妻,让她做正室,还要把你那岳父接回,好好孝敬,用不了多久,生意就好起来的。”乞丐说完起身就离开了。

李大贵听了那乞丐的话,想到妻子临终前的话,知道是自己辜负了妻子,也没有好好孝敬岳父,对家宝也关心的不够,就心如刀割,泪如雨下,后悔不已。

李大贵回到家中,就把乞丐的话对小芳说了。小芳一听就恼怒道:“你休要听那乞丐胡说八道,你一个大活人要娶一个死人为妻,这还不让人笑掉大牙。”

李大贵说道:“家中生意就要倒闭了,我只能再把紫燕娶回来,才能起死回生,没有别的办法。”说完就吩咐店里的伙计去办这事,气得小芳又哭又闹,又是寻死上吊的,可也阻挡不住李大贵。

李大贵叫人挖出王紫燕的尸骨,装在一个坛子里,抱回家中拜堂成亲,并让王紫燕做正室,那小芳一看,当着亲戚们的面就把那装尸骨的坛子给摔了,李大贵一恼就写了休书把她休了。

如今王家豆腐坊的生意不行了,那小芳被休也就没有什么留恋的,拿着自己平时克扣下来的私房钱,带着一家人就走了。

夜里,李大贵把王紫燕的尸骨放在房里,就代表入了洞房,想到当初夫妻成亲,恩爱有加,如今却是阴阳两隔,躺在床上流了半夜的泪,一直到五更天的时候才睡着。

他刚刚睡着,王紫燕就出现在了他的床前,说道:“相公,我求你把爹爹和家宝接回家中,好好待他们,这样我也放心了。

至于那正妻位置,我也不是非要你为我留着,只要你有这份心就可以了,你明日就把我的尸骨埋了,我也好去投胎做人,以后你尽管娶妻就是,只是要娶贤惠的妻子,才能保生意兴隆,家庭和睦。”

次日,李大贵就风风光光地把王紫燕的尸骨重新安葬了,又把王东升和王家宝接到了城里一起住,店里的生意也是一日日见好,不出一年,王家豆腐坊的生意又恢复了往日的繁华模样。

李大贵从十岁开始就跟着王东升学做豆腐,王东升早已把他当儿子看待,见他一直不娶妻,孤孤单单的也很是心疼,就主动说让他娶妻,李大贵本不想再娶,可拗不过岳父就同意了,说要遇到善良的才娶。

后来,一个要饭的女子晕倒在门口,被李大贵救了,那女子要报恩,就要嫁给李大贵,王东升见这女子长的也俊俏,心地善良,就说让李大贵娶了。

李大贵和那女子成亲之后,只让她做妾,正妻依然是王紫燕,那女子也不争,在家里任劳任怨,对王东升像亲爹一样孝敬,对家宝视如己出,一家人的日子也过得温馨幸福,生意日进斗金。

后来,王家豆腐坊的生意越做越大,在县城开了几家分店,李子贵也成了富甲一方的李员外,他经常救济贫困,帮助乡邻,做了很多好事,妻子又为他生了一儿一女。

王家宝长大之后考中进士,为官一方,他清正廉明,受到了当地百姓的爱戴,他同父异母的弟弟则继承了家里的生意。

李大贵夫妇为王东升养老送终,他们夫妇活到了八十多岁,无疾而终。

各位看官:李大贵本来是一个善良的人,和王紫燕成亲之后,夫妻恩爱,怎奈王紫燕去的早,李大贵就又娶了妻,其实这也没有什么不对的,错就错在他不该有了新人忘旧人,对岳父和儿子都没有尽心照顾。

常言道:“家和万事兴”李大贵的新妻子小芳不是一个善人,对伙计们很是苛刻,私下里挤兑王东升和王家宝,这个家不和睦,所以也就不会兴旺,生意出现危机也是预料之中的事。

幸亏李大贵本性善良,给了乞丐二两银子,那乞丐就点醒了他,他休了恶妻,把亡妻扶正,又把岳父和儿子接回身边,好好照顾,后来又娶了一个贤惠妻子,豆腐坊的生意又恢复了繁荣,家里的日子也是越过越好。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有情有义,不能忘恩负义,家庭和睦才能万事兴旺。

本故事与迷信无关,只是为了宣扬民间文化,教人向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