蜉行录
作者:野火焚香 | 分类:仙侠 | 字数:23.5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67章 初入书院
太平九年,正月十七,石长生与石虎坐着石跛子的骡子车去往邢州城。
石长生入清风书院,而石虎入金刚门。
自从石长生在狼谷之中救了虎子,二人也算结下患难之交。
虎子在路上与石长生有说有笑,期间虎子问石长生:“你在书院若有人欺负你,就去金刚门找我,我肯定帮你。”
石长生笑道:“我是去读书的,也不是去打架。”
石虎道:“那可不一定,总之有事你就找我。”
石长生道:“好,你有事也来找我。”
石老三在车上深感欣慰,两个孩子虽然没有在一块,也算有个照应。
石跛子却说道:“虎子,你到了金刚门好好学本事要紧,与同门和气相处,等学了本事也不能好勇斗狠,等过几年就到衙门当差,更要规矩。”
石虎道:“知道了爹。”
当日石跛子先送石老三祖孙去了清风书院,卸下行李物什,两家道别,石跛子便招呼石虎上车赶往金刚门。
石虎瞅了几眼清风书院的大门,有几分艳羡也有几分失落,最后还是利索上车。
骡子车离去后,石老三带石长生入了清风书院。
萧玉郎带着几个学生与书院杂工在那里张罗。
石老三与萧玉郎寒暄一会,将石长生交给书院,一番叮咛嘱咐,随后便离去了。
接待石长生的便是韩松,他自入了书院,知道来之不易,更感谢书院恩情,是以一边读书,一边做些杂活,今日有学生入学,他便充了迎客。
韩松帮石长生拿行李往寝舍去,一路上问他谁送他入学,家里是哪里,做什么的等等。
韩松将石长生领进自己寝舍。
寝舍中干净整洁,有四张床,分在两侧相对,两侧各有一张床上置着被褥。
韩松指着北面两张床道:“那是我的床,你来我这一侧,与我对头或对脚睡,南面那张床睡的是知府老爷的公子,乃是邢州城第一恶人。”
石长生听了不以为然,同是学生,能有多恶,想当初虎子不也是恶得很,现在看着也很好。
韩松又去门口迎接,石长生收拾被褥,放置行李不提。
不久,韩松又带一新学生进来,便是林书鸿,只剩一张空床,只能让他睡在最后一张床。
片刻谢仲进来,看到房中床满,瞬间发作道:“韩松,当初你要进这房,我已经不满,若不是先生们说情,早将你赶出去了,这次你又往这里领人。”
韩松道:“先生交代,初春天寒,新生安置各寝舍空床,省得再点火盆火炉。”
谢仲道:“去跟先生说,炭火钱我出,你同他们一起搬去。”
石长生心道,这人果然是恶,正待言语,林书鸿却开口道:“大家同窗读书,如何争这些小事,既然你不愿同我们一起,你自己搬离,我也可以给你出炭火钱。”
谢仲正待反击,颜枢巡察到此。
学生们忙施礼问候。
颜枢对谢仲道:“仲儿,你入学最早,多照顾同窗。”
谢仲道:“大先生,这房中实在拥挤不堪。”
颜枢道:“他人都不嫌拥挤,就你体格大。”
谢仲闻言,忙道:“还有许多空房。”
颜枢道:“空房哪有院中宽敞,这房你要住不得,就住外面院中。”说罢又去看其他寝室。
颜枢一走,谢仲苦着脸,其三人忍不住笑了。
韩松好言道:“谢公子不要苦闷,人多了相互照应,读书玩耍都是好的。”
谢仲道:“你们记着,房中我的东西莫动,我做什么也少去先生那编排告状。”
此话一出,林书鸿不屑道:“谁有功夫管你。”
林书鸿与石长生自然不知谢仲习惯,韩松却是知道,谢仲在房中藏了许多东西,有鞠球、陀螺、爆竹、骰子、骨牌、禁书等等。
是以他不愿意房中人多,韩松来时他还好解闷,人多了怕有人泄密,挨先生责罚。
当日没什么要紧事,年前虞夫子与萧玉郎的食禄下发,清了所有欠账,给学生们置办了衣衫、文房用具、书本、长剑,又托铁马庄多养了几匹马备着。
学生们领完东西,齐聚书堂,虞夫子与三位先生与他们训话,然后由萧先生带新学生们逛了书院内外。
从南往北看清风书院,白墙黑瓦中间镶嵌着两扇黑漆大门,大门白日常开,夜间关闭,大门两侧木柱上,刻着一副虞夫子手书的对联。
上联曰:春秋道义
下联曰:今古文章
门上是皇帝御笔提的“清风书院”四个大字。
进大门侧方有一房屋,分内外间,里间是卧房,外间是门房,孟伯白日在外间守门,夜里睡在里间,权当值夜。
孟伯五十多岁,出自山东孟府,本来家学渊源,不知什么缘故被逐出家门。孟府和孔府一样,是儒门大家,孟伯被逐出家门后,没有书院敢收留。
孟伯也不愿意去做幕僚文书,更不愿意去做贩夫走卒,渔民农夫。后到了邢州,来了清风书院,夫子便收下做了门房兼管事,孟伯也不嫌繁琐,兢兢业业地把一干事做得井井有条。
孟伯每日叫学子们起床后,便安排杂役们干活,张罗采买、卫生、车马、饭食等一应杂事,还要负责夫子先生们的临时差遣。
说回书院布局。进书院大门,须上五级灰色花岗岩雕砌的台阶,台阶上就是那一尺高的铁门槛。
跨过这个劝学门槛,就进到了书院里面,前庭空旷,两侧各有一颗古松,松下各有一口大缸,时常注满了水。
庭院两侧亦是白墙黑瓦上嵌着黑漆小门,小门内是侧院,院内是两排房屋夹过道。东侧院房屋是器货物什,西侧院房屋是杂役们的寝舍。
前庭大堂内是一尊丈高孔子像,其他除了柱子再无一物,意为君子坦荡荡也。大堂两侧为左右偏厅,乃会客之处。
过孔子像到中庭,中庭院内竹石梅兰点缀,别有雅致。中庭两侧也是黑漆木门,木门里也是侧院房屋夹过道,东侧房屋俱是学子寝舍,西侧房屋是饭堂并洗衣房。
中庭大堂是学生读书写字的地方,两个大缸却是在门口,学生们进出须轻脚步,正衣冠,缸中清水如镜,号称明德鉴。大堂挑高三丈,当年建院时夫子说清风过堂,浩气冲顶,就要三丈高。
过中庭大堂,到后庭,后庭东西两侧有厢房,东侧是夫子居舍并书房,西侧是先生居舍,中间院子里地面上雕了一棋盘,几乎将院子布满。厢房后面本来侧院的位置却没有建房,划归后院了,只在角落留了一扇小门,方便夫子先生们进出后院。
后庭正北就是藏书楼,四书五经,诸子百家,文史着作等等应有尽有,学子们却很少过来借阅诵读,里面多纸张泛黄,灰尘覆盖。
藏书楼后面就是后院,丈高白墙围合,墙边密栽桑杨槐榛等诸多树木,亦有前后高低错落,使书院与墙外繁华街道隔开,闹中取静也。
后院中央有水池,荷花菖蒲点缀,一曲桥蜿蜒跨越,连接南北两岸,岸边点缀有柳,水中摇曳有莲,散卧于岸边的几间草屋,是几位先生精修之地。草屋后面有一稍大木屋,便是夫子的后书房,亦是夫子先生们议事的场所。
书院各厢房有侧门通向外面街巷,方便人货出入。各庭两侧是细廊连通,从南墙直通后院,穿庭多走细廊,使中堂少行人而多庄重,细廊有顶亦可遮烈日雨雪。
这就是清风书院布局,石长生逛了一圈,对自己的读书生涯多了几分憧憬。
一日疲乏,吃了晚饭,洗漱完毕,正待入睡,却听见谢仲与林书鸿又在争吵。
原来二人因为头对头还是脚对脚各执一词。
林书鸿要头对头,谢仲非要脚对脚。
最后谢仲拿出了骰子,二人比点数。
谢仲先掷,一把掷出个一点。
林书鸿道:“我还用掷么?”
谢仲道:“你自然要掷。”
林书鸿随手一掷,出来个两点。
谢仲愿赌服输,收了骰子,闷头睡下。